A. 蚌埠有哪些地方吃的比較著名
1、張裕炸雞。不用說了吧,是蚌埠人都知道啊!偶比較喜歡雞排和牛肉串,還有鳳尾!
2、燒餅。你稍稍進去一點,就有一家用爐貼的燒冰,特別薄,酥酥的,吃到嘴裡要化了。不過夾點炸串也是相當美味!
3、牛肉湯。一碗湯加點干絲,再要五毛錢餅夾辣椒,好好吃!
4、雪園餛沌可有人不知道的?不知道的話去吃吃看再說!
5、牛肉湯那路口往東一拐,有家蓋澆飯,我最喜歡他家牛肉蓋澆,一碗絕對飽!
6、湯包。好吃啊。每次路過都要買……。一碗蛋湯,一籠包子,有什麼比這更美味呢?
列舉南崗四路九洲大廈:總體來講,那邊吃的以炸串為主,而且和學校門口的炸串風格口味不太一樣。我進大學時候,看到學校門口的炸串有點蒙,似乎不象蚌埠口味,也不知道是哪流傳來的!偶依然懷念著那邊一家的沙鍋。我就愛拆骨口味的。想起來就讒。具體位置在西城飯店入口100米出,靠南。門臉不大。旁邊還有個買各種小點心的,我也喜歡!哦,對,再往裡面 走一點,有家鐵板不錯,還有點鹵味相當好吃。再來張公山,有名的燒烤啊!!!!!!!大學時候專程打車去吃,來迴路費大於吃飯費……慚愧。張公山那炒貨也不錯,還有很多飯店。
再盤點幾點零散的小吃點。南崗二路有家鐵板面非常不錯。然後在交通局淮河電皮虧影旁邊那個街裡面,有家雞湯面,我建議你一定要去吃!!!
那個路口還有家老爺爺賣的藕粉和炒麵,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吃的,嘿嘿,現在也不知道那爺爺身體還好不?
然後一中門口的燒餅夾裡脊是非常有名的。 雞肉的非常好。
然後大舞台和螞蝦街我們怎麼能忘記呢?
那邊以前有家戚風蛋糕超級好吃,現在好象不做了。就在小肥羊對面,要是誰看到有了記得買斤把的。瑪蝦街吃的我就不說多了,因為我去那邊一般都進店,不太吃小吃。
1. 物美總店旁巴國布衣。這是我在蚌埠吃的最喜帆嘩歡的店了,真汗,還不是徽菜館,是川菜,辣。不過我喜歡他家的那個吊筒魷魚吧,不太記得名字了。環境還可以,晚上有變臉可以看。人均消費50元不到吧。
2、那旁邊的上島。蚌埠沒有幾家咖啡好喝的。上島還算可以。咖啡一般30左右一杯,還有其他飲品也不錯!超級不建議你吃裡面的飯菜。難吃!我們喝點東西享受一下舒服的沙發就可以走了,吃飯您就換家!消費,人均50-100吧。
3、小天鵝。在有沾醬類火鍋裡面這家算我比較喜歡的。北方愛吃麻醬,南方不愛。所以小天鵝醬可能在北方同學眼中口味太淡,不過我覺得真不錯了。然後他家我推薦一道自製魚丸。跟市場上那種純粹用面做的魚丸天壤之別。
4、百大超市旁的巴黎風情。菜還算我比較能接受的!價格也還可以吧,人均30左右。總體來說每種菜都還可以。偶姐姐最喜歡他家醉蝦,不過我不敢吃。
5、瑪蝦街香榭麗舍。在蚌埠屬於走高檔茶餐廳的路線。不過走的很失敗。無論裝修還是陳列。一看到那千瘡百孔的桌布,我只能想起來大排檔!不過菜,也還行吧,說好吃不好吃,說難吃也算不上。相對來說,還能呆著舒服點。人均40左右。(那是從前了,編者注)
6、小肥羊。不用說了。好吃。不過現在越做越差了。菜也越來越少了。唉,真失敗。蚌埠的餐廳都這樣。做好了就開始走下坡路,想著多賺錢卻不考慮長久。人均 50元。
7、辣妹子。便宜。除了便宜我想不出來其他的了。兩個人40就夠了,那麼便宜的地方,你還需要什麼呢?
8、山城。一般吧。實在沒地方去了也是個選擇。
9、天呢,差點忘記了這家酸菜魚!!!好吃啊,就在瑪蝦街中間那個大路口的西南角。門面不大,但是好吃實惠。一盆魚20,再來兩個小菜,實在是很美味又好吃!
10、南崗二路那家上島路口往西一拐,有家滋味小廚王。他家菜真的是好吃便宜實在!我每次回家都要去那吃一頓。菜量在南方絕對算大盤的那種,口味也很不錯。我異常喜歡他們家的涼拌的野菜哦!
11、六中旁邊的永和。那家蘿卜絲餅好吃,酥酥的,才兩塊錢一個。然後我比較喜歡他們家的豆漿了。消費便宜的很。
12、工農路上有一家巴將軍火鍋,也不錯的說。和其他火鍋店價格差不多。
13、草原人家有好多人給態握行我介紹了,我沒試過呢,下次回去試試。
14、小味仙是家連鎖,但是各家店口味還是有差別的。推薦張公山和二七文化宮那兩家。比較便宜人均30吧。
15、中榮街那家餃子不錯,菜也不錯的。其實偶很喜歡以前世紀聯華那的大娘水餃,不過後來不幹了,可惜。人均30吧。
16、秦淮人家,不知道可有喜歡的?我覺得很一般。
17、裕華樓下的怡景灣,小點心不錯,還有幾種小甜冰粥,忘記名字了,也好好吃。菜和飲料一般環境還行。
18、咸亨酒店。比較難找,牛奶廠那邊。嘿嘿,有點特色,不過菜味普通。可以試試。
19、毛家廚房。上次回家一試,實在不好意思評價。湘菜能做成那樣,也真不容易,還沒我做的好呢!不過環境還可以。人均50。
20、懷遠五岔燒全雞。在東山那邊了。比較遠的比較辣的。口味不錯,不過據說現在做的越來越不好了,誰知道呢?
21、甜達斯。它家可能名字也跟哈根家族有點關系,不過東西是一點關系都沒有。甜品不錯。偶喜歡刨冰和香芋西米露還有布丁。
22、曾經我是多麼喜歡的休閑小站。現在是越來越……不過綠豆沙冰我還是一直很喜歡的!嘿嘿,以前喜歡炸菜肉絲飯,還有牛楠飯,還有各種炒飯,蒜容排骨。不過很久不吃了,現在也不知道有沒有或者還好吃不好吃了。突然想起來,忘記了超級有名的蘇三羊肉館,還有郭記煎包。蘇三在工農路上,好找,到那一問都知道。郭記在二十三中對面。很誇張,以前同學早上約出去吃早飯,到哪吃?打個車就去吃煎包了。打車費比煎包貴多了!
還有~
1、百貨大樓後面的小吃街里,十字路口的豆腐腦(要吃雞湯的那種)和隔壁攤上的臭豆腐乾(一定要放她家的醬)味道很不錯。
2、麻辣燙要屬百惠後面路口的那家。麻辣都別放太重,吃完後喝點湯,可爽了。
3、麻辣串有百貨大樓後面推小車的那家很不錯,宏業村步行街路口的那家麻辣醬不錯,地委宿舍里在裡面小路口的那家湯味道很不錯,東西也非常全,但醬一般,建議什麼都不放,吃原味。
4、物美總店對面有一家渝鄉水煮魚,味道不錯。這家的油淋茄子味道也很好,而且很特別。在延安小區東城大廈樓下還有一家,味道是一樣的。
5、環境好、味道好的地方當然要屬香榭麗舍了。不過,消費有些中等偏高。
6、燒烤我覺得還是延安小區的瘦哥(肉串等葷菜)、東大(烤素菜)比較好吃。
7、推薦太陽商社對面巷子里有一家大磊全羊館,他家的羊楔子味道很不錯。經驗之談,進門後直接說要兩份,不然等你嘗過後再要,肯定沒有了。
8、裕華樓下的蔣記米線和肉夾饃都很不錯。
9、南山公園對面的康源板栗味道不錯,而且幾乎沒有什麼壞的。
10、炒貨類的當屬「丁老頭」了,現在在張公山、宏業村、紅旗一路分別有店。
11、花鳥市場和百大後面分別有雪園小吃,裡面的混沌和元宵都不錯。
12、火鍋兩人可以試試休閑小站的小火鍋,很不錯哦。可以吃到18種菜,當然每種菜只有兩人份
13、新世紀南門對面的路口那家酸菜魚也很有名。
14、維也納音樂咖啡里有一種98元的情侶套餐(西餐)也非常不錯。
15、火鍋,鍋底要錢的個人喜歡小肥羊;鍋底不要錢的,覺得還是山城好;先吃鍋底的,還是覺得葉子香辣蝦不錯,當然,大紅袍如果鍋底再實在些,也很不錯。
來文來源:蚌埠論壇 http://bbs.bengbuba.com/thread-56-1-1.html
16、施家窪路口(勞保用品商店東門出口處)西側有家涼麵皮很不錯,我從初中就開始吃他家的了。當然,地委宿舍里的百姓人家超市門口那家也還不錯。
17、茶葉街西邊路口有家牛肉湯味道也不錯。
18、永和豆漿(南山公園西側和鐵路中學對面兩家大紅色牌子的)的排骨飯,極力推薦,本人很愛吃。還有他們家的炒麵也不錯。
19、蚌埠飯店樓下的樂樂杯,那是只要上街就少不了的東西。
20、麥當勞的冰淇淋,肯德基的雞翅膀,麥當勞的麥辣雞腿堡,麥當勞的薯條,肯德基的蔬菜沙拉等等,各有特色。
21、夏天的時候,瑪蝦街的十三香家的油炸蝦不錯,光明街西面華運超市門口那家油炸蝦也很不錯。
22、延安路南北向的公交車站台上的那家老夫婦賣的爆米花很香、很甜。馬路對面那家麻辣串也很不錯。
23、朝陽路上原來老錦亭的巷子里,那家老面館的面很勁道,不過,有點小貴。
24、又想起來一個,在世紀聯華超市大門南側路口,有一家小跑肉(兔子)味道也很好。
25、施加窪菜場向北200米左右,有一家「燕子酸菜魚」,味道比瑪蝦街那家有過之而無不及。
26、「燕子酸菜魚」再向北50米左右,逸仙徠魚館(這你都能找到,服!)的跳水魚也很不錯。
27、心得7中的大磊全羊館家的燒羊腦子味道也好
補充幾個:1,勝利西路蚌埠日報社對面的面館(名字記得好像帶個「君」字),很老的那家,不知現在還開不開,那裡的面做的真好吃,雪菜面,大排面,炸醬面等都很好吃,以前只做早上和中午的生意!店不大,回頭客特多!
2,再往西構建廠那邊,有個老頭買的鹵香乾,很有味道,他其他的啥也不賣,每天下午一大塑料盆,很快就賣玩了!現在出門後,我都有十來年沒吃了,不知現在還有沒有?
3,這個應該還是有的,就是123醫院門口的炸臭豆腐乾,那個臭干做的很地道,聞起來臭,吃起來特香,真是吃了還想吃!真是美味啊!
4,十二中十字路西邊,有家門面不大的飯店,爐子都在外邊一直煮,裡面燒的小雞子,味道也是相當的好!
本主題由 回憶搬到身邊 於 前天 19:00 鑒定為 精
B. 菜品的製作方法
口蘑扒菜心
原料:油菜心、口蘑、鹽 澱粉、濃湯寶
做法:
1.將口蘑打上花刀,用開水焯透;
2.將菜心洗凈,從根部切十字切口;
3.炒勺內放入清湯、精鹽,燒開後放入菜心,口蘑煨2分鍾;
4.然後加入雞精、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盛入盤中即可。
二
菌菇碧綠鮮吊筒
原料:
鮮雞腿菇150克,菜心100克,鮮尤仔200克,薑片3克,蒜茸2克,紅椒件5片,蔥度3克
調料:
鹽3克,味精5克,雞粉2克,紹酒8克,老抽3克,炸雞油3克,胡椒粉2克,蠔油2克,白糖2克,色拉油1000克
做法:
1、將雞腿菇切成6厘米長,厚2厘米的片,菜心去葉切成8厘米長段,鮮尤筒打花,拉好油備用
2、燒鍋下油50克,爆香原料,加入原料炒,加入調料炒勻即可
三
茶樹菇炒牛肉
原料:
鮮茶樹菇250克,鮮牛肉150克,紅椒6克,蒜茸3克,生薑2克,蔥度2克
調料:
食鹽2克,味精3克,雞粉2克,胡椒粉2克,蠔油2克,豉油皇1克,白糖1克,炸雞油3克,(包尾油)色拉油1000克2、味精2克,鹽1克,白糖2克,生抽1克,生粉2克
做法:
1、牛肉切絲長8厘米,厚1厘米,鮮茶樹菇切成8厘米長段
2、將牛肉拉油至熟,茶樹菇炸脆,盛起瀝干油。
3、起火燒鍋下油,將原料爆香,倒入炸好主料,調好味,炒勻再加10克清水炒至干身
4、牛肉切好後要用調料腌制1小時
四
瑤柱百合瓜
原料:
南瓜150克,百合100克,已發瑤柱70克,小蔥度10克,大刀花3克
調料:
鹽2克,味精3克,雞粉1克,白糖1克,色拉油50克,炸雞油5克
做法:
1、南瓜切成4厘米長工凌形,百合剝成片、瑤柱發好剝成絲
2、將南瓜、百合飛水(八成熟),瑤柱飛水瀝干另外放好(備用)
3、起油鍋放入調料、南瓜片、百合片,炒勻到剛熟,勾芡,盛入盤內撒上瑤柱即可。
五
杭椒牛柳
原料:
牛裡脊肉、辣椒、蔥、姜、生抽、老抽、黑胡椒粉、鹽、料酒、澱粉、油
做法:
1、牛裡脊切絲,加生抽、老抽、黑胡椒粉、鹽、料酒、澱粉、油抓勻腌制20分鍾。
2、辣椒切斜段,蔥姜切絲。
3、鍋里熱油,加蔥姜爆香,倒入腌好的肉絲大火滑炒。
4、炒至肉變色時,加入辣椒繼續翻炒,最後根據口味,撒入少許鹽即可。
六
家常豆腐
原料:
老豆腐300克,肥瘦豬肉100克,水發香菌20克,馬耳朵泡椒10克,細紅豆瓣25克,紅油20克,麻油5克,薑片20克,蒜片25克,蒜苗節4克,胡椒粉1克,味精6克,白糖1克
做法:
1、將豆腐切成3.3厘米見方,厚1.5厘米的塊;用鹽開水將豆腐塊煮透,撈出控水;肥瘦肉切成長方片。
2、炒鍋放於火上,下色拉油30克燒熱,逐一將豆腐塊煎成金黃色。
3、炒鍋置中火上,下少許油燒熱,將胡椒粉、白糖、豆腐一同入鍋,燒沸後移至小火燜制,待汁干時,下味精、紅油、蒜苗節,起鍋時將麻油,澆在豆腐上即可。
七
蔥爆小羊肉
食材:
羊腿肉500克,大蔥一根,紅辣椒四個,蒜子五個,香菜三根,姜一塊,蛋清半個,濕澱粉半湯匙,干澱粉一茶匙,鹽1.5茶匙,黃酒半湯匙,生抽一湯匙,糖半茶匙,胡椒粉一茶匙,香醋三分之一湯匙,雞精三分之一茶匙
做法:
1. 蔥切馬耳段,紅辣椒斜切段,姜蒜切片,香菜切長段備用。
2. 羊肉切薄片,用鹽一茶匙,黃酒半湯匙 生抽半湯匙 糖半茶匙 胡椒粉半茶匙 蛋清半個 濕澱粉半湯匙 腌漬20分鍾後,放入一茶匙干澱粉抓勻備用。
3. 鍋里放花生油,5成熱把羊肉放入滑炒變白即刻盛出。
4. 底油爆炒姜蒜片,放入大蔥和紅椒炒均勻。
5. 放入羊肉,鹽半茶匙生抽半湯匙,香醋三分之一湯匙,胡椒粉半茶匙。
6. 炒到大蔥變軟即刻。
7. 放入香菜,香油翻炒均勻。放少許雞精提味。
八
菠蘿蝦球
食材:
蝦仁200g、菠蘿適量、雞蛋清半個、食鹽1小匙、澱粉2大匙、麵粉3大匙、 沙拉醬3大匙
做法:
1、菠蘿切成小塊,淡鹽水浸泡備用(不浸鹽水會澀牙)
2、蝦仁去蝦線,背部破開,加入1小勺鹽揉搓,洗凈瀝干水分備用
3、取一小碗,放入蝦仁、麵粉、澱粉與蛋清攪拌均勻
4、熱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瀝干油分備用
5、干鍋燒熱,放入炸好的蝦仁、菠蘿塊與3大勺沙拉醬攪拌均勻就可
九
農家小炒肉
食材:
五花肉(適量)、紅尖椒(適量)、青尖椒(適量)、姜(適量)、蒜頭(適量)、大蒜(適量)、生抽(適量)、老抽(適量)、料酒(適量)、鹽(適量)、雞精(適量)
做法:
1、紅青尖椒切圈,五花肉切片,姜、蒜頭、大蒜切好備用。
2、鍋中少許油放入肉片煸炒,至肥脂呈透明色,邊緣微微焦黃,不要把肉炒得太過火,免得口感發硬。
3、倒入生抽、老抽和料酒,翻炒。
4、將肉鏟到一邊,爆香姜、蒜頭和大蒜白色部份。
5、最後放入紅、青尖椒翻炒,鹽和雞精調味,即可。
十
香辣蝦
原料:
海白蝦若干,背脊開邊。
配料:
干辣椒,花椒若乾薑、蒜切片,蔥切絲泡辣椒幾個,泡姜一塊也切片。
做法:
1.鍋內倒入油,記得要多一些,比平日炒同樣份量的葷菜油多一倍吧大火燒油至辣,倒入蝦。
2.炒一會,放入干辣椒和花椒,翻炒,讓熱油把辣味和麻味都「壓榨」出來。
3.出辣味和麻味後,放入姜蒜片,泡椒,泡姜(蔥先不要放)
4.姜蒜香味炒出後,加入醬油適量,白砂糖適量,料酒少許快要起鍋時,放入蔥絲,翻炒加適量鹽,起鍋。
十一
紅燒肉
用料:
五花肉 500g土豆 500g豆瓣醬 一小勺乾花椒 一小把干辣椒 七八根八角 1個香葉 五六片冰糖 5顆料酒 老抽 生抽 姜蒜
做法:
1. 上好五花肉洗凈,切塊;加入料酒、鹽,碼味去腥,腌制30分鍾。
2. 調味品A:干辣椒去蒂,剪成小段;乾花椒,薑片,蒜備好待用。
3. 調味品B:八角一隻,冰糖五六顆,香葉五六片、土豆切成小塊備用。
4. 鍋內倒入適量油,四成熱,調至小火,加入調料品A及一勺豆瓣醬,煸炒出香味;調至大火,加入五花肉,爆油,炒至呈現焦黃色。
5. 加入半鍋開水,蓋上鍋蓋,小火燜半小時;此時,加入調味品B,再加入少許生抽以提味,老抽以上色。
6. 紅燒肉燜至半小時後,水已收干大半,加入土豆及一點鹽,燜十分鍾,待湯汁收干即成。
C. 蘿卜干爆吊筒仔做法
具體彎慧的做法具體步驟如下:
准備材料:薑汁100g,醬油10ml,蒜蓉10g,蔥1根,鹽10g,酒10ml,耗油10ml。
小魷魚洗凈後舉燃用開水焯過再泡在冰水中一會.瀝干水.
用薑汁、醬油腌一小時或半天再瀝干.這時准備蒜蓉和干蔥蓉(小洋蔥).香蔥切碎埋答答.紅辣椒切碎起油鍋.
下魷魚炸干身撈起.再爆香蒜蓉和干蔥蓉和辣椒碎.
倒入100ml的清水.鹽10g、醬油10ml、酒10g、糖10g、蚝油10ml,煮開,把魷魚倒入一起煮入味.
下香蔥.這道菜是偏鹹的客家味.我最後加了把粉絲去吸汁.因為兒子不喜歡太鹹的菜.配料要多.而且比魷魚更下飯.
D. 誰知道吊燒魷魚桶的製作方法
菜式來歷 吊燒魷魚桶得自名廚真傳
始終被摹仿,從未被超越。
這只吊燒魷魚桶,低調,但特立獨行,最終,成為長沙美食家口中不能忘懷的一道經典菜式。
坐在二環線南段美食帶上的羊空隱城餐館,該店副董事長羅綺群告訴我們,這只吊燒魷魚桶,出自名廚真傳,經廣州名廚梁振秋(江湖人稱「秋哥」)傳授,在長沙已紮根七八年以上,雖然脆皮叉燒、吊燒燒鵝等後生可畏,但這道吊燒魷魚桶因其定價僅48元每份,顧客深感實惠,且為佐餐佐酒佳食,僅二環線單店,日平均點擊率仍始終保持在40~50份以上,如果羊城餐館當天盛宴大開,點擊率可翻倍至百份以上。吊燒魷魚桶顯然已因羊城餐館成為長沙一道經典菜式。
《星期天·風味》問:何謂吊燒?
羊城餐館答:在廣東,將食材吊起,用炭燒烤,即為吊燒,目前羊城餐館吊燒燒鵝仍用傳統老法,而由名廚梁斗明廳振秋師傅傳授的吊燒魷魚桶,已用新法,即將魷魚過大油,再分解,裝盤,澆燒汁而成,因此有人亦稱此吊燒魷魚桶為燒汁魷魚桶。
老闆自述 生活樂趣就在於下廚
羊城餐館副董事長羅綺群,涉足長沙餐飲業,已達24年之久。1984年,羅綺群父親羅守禮從長沙鐵路退休,即在長沙火車站旁的解放東路搭棚建屋,開創羊城餐館,最初經營面積僅40餘平方米。作為羅家大女的羅綺群即為當年掌勺者,街邊美食攤檔經二十多年艱辛,隨改革開放槐猛歷史潮流前行,終成長沙餐飲業內鼎鼎有名的旗艦級大型食府,在河西開有分店。
雖為長沙餐飲界大老闆,羅綺群女士至今仍時常下廚掌勺,親力親為,之所以有此習慣,她說,有如下四大理由:
一、這確實是她獲得樂趣的生活方式;二、她不想丟掉安身立身之基;三、借下廚,她想與緊跟她24年的老部下始終心連心;四、下廚,可尋找適合客人的口味,或如何讓口味更適合客人。
廚房機密 魷魚不剝「衣」談不上美味
開門見山即問羊城餐館老闆羅綺群,做好一味吊燒魷魚桶最關鍵的一點在哪裡?只要最關鍵的一點,為什麼其他店,不能做到如此美味?
羅綺群想了想說,同樣獲得一隻肉厚新鮮質優的魷魚,同樣製作吊燒魷魚筒,別人不及我,也許就因為,他們不能做到,多花功夫,剝去魷魚身上所附著的一層「衣」(薄膜)。這層附著在魷魚表面的「衣」,食之即感苦澀味,一些店家圖省事,不給魷魚去「衣」,澀味不去,味如何能美。談到選料,她說,一般一份吊燒魷魚桶為兩只魷魚,每隻魷魚須重8兩至1斤,這種魷魚製作最是合宜,製成後的魷魚,不加任何配菜,以實惠和本真見功力和實力。
此外,據介紹,吊燒魷魚桶給人唇齒間的快樂,還在於品味魷魚的「立體感」,有「立體感」的魷魚,質優肉厚入味,且脆爽彈牙,咀嚼的快感最使人難忘。
如何鑄造「立體感」?羅綺群答:得到一隻新鮮上等魷魚,清冼干凈後,須整隻汆入開水中(粵菜稱為飛水),瀝干,再整隻走大油,如此,再切圈、澆燒汁,端上桌時,一隻具有「立體感」的魷魚桶,天然鑄造。
但魷魚桶的入味,並不是最後金黃的燒汁起決定性作用。在清洗之後,「飛水」之前,還有一個用十數種醬料及鹽、糖、料酒腌制2小時的過程,至於是怎樣的配料,當然要保密。
食客趣談 點魷魚桶還為求發財好市
當然,呆燒魷魚筒進入長沙餐飲江湖後,也進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變,比如糖味略有減淡,魷魚桶上撒微辣的辣椒米米,因此有人也把這道粵地引來的菜,視為新湘菜之一。在網路搜索,可以找到長沙烹飪界頭號名廚許菊雲先生曾介紹燒汁魷魚桶的具體製法。
在羊城餐館,吊燒魷魚桶在製成後,因澆上燒汁,色澤金黃,因此此味吊燒魷魚筒,亦被稱為黃金圈,有人認為黃金圈寓意發財好市,一些人張口即說要點「圈圈」。
羊城餐館及其菜品,給長沙人的印象是稍帶些固執地保持其廣式的特色,雖也提供湘菜,但始終未被本土湘菜所同化。羊城餐館也像它的吊燒魷魚桶一樣,特立獨行地笑傲在長沙美食的江湖中。
E. 如何做好包子料理
包子是大家喜愛吃的食物,它的做法很多也比較簡單,但是在製作包子的時候要注意很多的小細節,如果蒸包子的火候掌握不好很容易把包子蒸壞,那麼大家知道包子的做法嗎?怎樣做包子比較好吃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包子的做法大全吧。 狗不理包子 材料 小麥麵粉600克,肥瘦豬肉500克,大蔥15克,味精3克,料酒6克,醬油25克,鹼1克,香油25克,鹽3克,酵母15克。 做法 1.將蔥去皮洗凈切成末備用;豬肉洗凈,剁成肉末,備用。 2.把豬肉末放在盆里,加入醬油、味精、鹽等調料,可以打入一個雞蛋,這樣肉餡比較鮮嫩,再把骨頭湯倒入肉餡中,邊倒邊順同一方向攪動,攪成具有黏性的餡料。 3.將麵粉與酵母摻在一起,用溫水和好,揉勻,待面團發起,對入適量食鹼,揉勻揉透,分成大小均勻的面劑,擀成圓皮,將餡料放入圓皮的中間,收邊捏緊,捏成16個以上的褶,即成包子生坯。 4.將包子生坯擺入屜中,用旺火沸水蒸熟,即可食用。 包子 材料 中筋麵粉300克,水160克,酵母3.5克,白糖適量,鹽適量,餡料少許。 做法 1.麵粉加水發酵揉成團,可以放在保鮮膜中慢慢發酵發酵到兩倍大的時候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把面搓成條切成段。 2.揉至表面光滑。 3.分成12份。 4.然後擀成圓片,在面片底部沾些麵粉,容易出紋路。 5.包入餡料。 6.包好。 7.放入蒸籠中,蒸籠要塗油,或放硅油紙。 8.再次醒發。 9.然後蒸10分鍾左右,關火二分鍾後開蓋。 白菜香菇素包子 材料 精麵粉500g,乾酵母5g,溫水300g,糖一小勺,白菜一大顆,香菇25朵,麻油一湯勺,鹽適量,糖少許,雞精適量。 做法 先將酵母放入溫水中溶解,靜置一小會兒。 麵粉篩過後,加入1。揉成光滑面團,蓋上濕布,放入溫暖處發酵。面團發成原先兩倍大便可。 做餡料,將白菜洗干凈後切碎,放入適量鹽,等到白菜出水後,擠此如干白菜的水分。 將香菇中加入一點點水蒸5分鍾(微波爐高火轉2分鍾也行),蒸好後切成小丁,擠干水分,與3混合,加入麻油,按照自己的口味適量加鹽和雞精,放一點點糖吊鮮味。 面團發廳扒鬧好後,搓成長條,用到切成一個個的小劑子,擀成包子皮,不要太薄。放入餡料,包成包子。 包好的包子靜置醒20分鍾後上籠蒸8分鍾左扮罩右。小訣竅看面團是否發好,用手指沾上適量的麵粉戳一下面團,小孔沒有收回,那就發好了。 面團揉得越久饅頭蒸出來就越好吃,但是不能揉得過久。 面團中加入少量的糖能幫助發酵,且饅頭會更香甜,但不能放太多,否則便是抑制了發酵。 白菜和香菇中的水分一定要擠干,香菇一定要蒸熟。 鮮肉大蔥包子 材料 麵粉500克,酵母5克,泡打粉5克,糖5克,水300克。豬肉(肥瘦3:7)250克、大蔥120克、清水80克、醬油1大勺、五香粉1小勺、食用油1.5大勺、生薑、香油、料酒、白糖少許、鹽3克。 做法 1、將泡打粉、糖放入麵粉拌勻,用溫水調開酵母放入麵粉中揉勻,醒20分鍾。 2、豬肉剁成泥放入料酒、醬油、五香粉、生薑末、白糖、鹽攪拌均勻,再放入清水順著一個方向攪打上勁,放入冰箱冷藏,肉餡凝固後好包。包之前放入剁成碎末的大蔥,再放入食用油和香油拌勻。 3、麵粉醒發後擀成皮包入肉餡,放蒸鍋醒50分鍾。 4、蒸鍋放燃氣灶,開小火進一步醒發,水開後,用大火蒸10分鍾即可。 5、關火後等5分鍾再開鍋拿出包子。 回鍋肉包子 材料 玉米自發麵粉100克,雞蛋1個,上好連皮五花肉半斤,梅乾菜100克,生薑50克。 做法 1.和面,醒面(30分鍾左右)。 2.梅乾菜提前一晚泡發,第二天取出,瀝干水份,切成碎末兒;生薑也切成碎末兒。 3.五花肉先放入開水鍋中煮30分鍾,徹底煮熟它(煮的時候可以在水裡加一些食鹽)。然後取出,晾涼後切成肉末,和梅菜薑末兒拌在一齊。 4.炒鍋燒熱,倒入適量清油,油熱後,把拌好的梅菜薑末回鍋肉餡倒進去翻炒,充分拌勻,讓梅菜吃透油水。炒制五至八分鍾後,加適量食鹽入味,然後盛出待用。 5.把醒好的面團擀成薄薄的包子皮兒,再把炒制好的回鍋肉餡包在麵皮里,捏成包子的形狀,裝入蒸籠。 6.蒸鍋內水燒開,把裝好包子的蒸籠放到滾水上去蒸,蒸半個小時,就可出籠了。 肉鬆包子的做法 主料/輔料: 麵粉200克、肉鬆100克、油適量、鹽適量、鮑魚汁適量、雞粉適量。 步驟: 1、把麵粉,發酵粉放進麵包機里。選擇功能按和面發酵鍵,機器就開始運作了 2、把肉鬆放到盤子里 3、加入鮑魚汁,鹽,油,雞粉,攪拌均勻。 4、把發酵好的面團。揉一下進行排氣,靜止15分鍾。 5、把面搞成小段,切小劑子按扁。 6、干成圓形 7、把麵皮捏出褶子,捏緊收口。依次做好其它的。 8、蒸鍋放涼水,放上包子,蓋蒸鍋鍋蓋靜至15分鍾,然後開大火蒸20分鍾後。 9、關火燜3分鍾即可打開鍋蓋。包子就做好了。 生菜包子的做法: 食材准備:生菜、肉餡、香菇、木耳、小蔥、麵粉、酵母、調味品 製作步驟: 首先做包子皮: 1、將酵母和糖混勻,用溫水泡開,靜置10分鍾。 2、用酵母液加適量水把面和成面團,靜置10分鍾,隨後再揉一次,反復幾次。 3、面團發起到原來的2倍大左右時,把面團按扁再揉勻,讓面團繼續發起到原來的2倍大。 4、把面團揉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按扁,擀成圓皮。 接著包子餡: 1、將香菇和木耳水發,洗凈,擠干水分,剁碎備用。 2、將生菜掰成塊,用開水燙熟,擠干水分,剁碎;小蔥剁碎備用。 3、將小蔥、香菇、木耳和肉餡拌勻在一起,根據個人口味放入調味料調味。 包包子: 1、取肉餡放在包子皮中間,然後把包子皮沿邊緣一個小褶一個小褶捏下來,最後封口。 2、將包好的包子靜置一會,開水上屜蒸20分鍾即可。 白菜包子的做法 做法一 : 食材准備:麵粉、豬肉、白菜、小蘇打、十三香、調味品 製作步驟: 1、在麵粉中加水,和好。再和好的面扣嚴,放在溫暖的地方。 2、將豬肉剁碎,隨後加入蔥花、醬油、十三香、鹽、料酒、少許水,順一個方向攪拌,再放入熟油攪勻。 3、鍋中燒開水,把白菜焯幾分鍾後撈出,晾涼剁碎,瀝干水分。 4、把白菜倒入肉餡里拌勻。 5、在面團中加入小蘇打或鹼面,充分揉勻,隨後靜置十分鍾。 6、捏下一塊面,搓成長條,揪成劑子,擀成圓皮。 7、在圓皮上放入餡料後包成包子,包好後靜置十分鍾。 8、鍋中加水,燒開後把包子放入蒸屜,蓋上蓋蒸15分鍾即可。 做法二: 食材准備:麵粉、肉餡、白菜、調味品 製作步驟: 1、將白菜切碎,加鹽,瀝干水分備用。 2、將白菜放入備好的肉餡里拌勻。 3、麵粉用酵母粉發酵40分鍾左右。 4、將麵粉分成小塊,擀成一個個圓片,再把餡料放進去包好。 5、包子包好後,用保鮮膜裹著,進行二次發酵。 6、將包子上屜蒸,入鍋大火,開鍋蒸20分鍾即可。 香菇菜包子的做法 做法一: 食材准備:青菜、香菇、豆乾、耗油、調味品 製作步驟: 1、將酵母用清水融化;麵粉中放入白糖、酵母水和食用油拌勻,待面團變得光滑,放在溫暖處發酵。 2、面團發酵至兩倍大,用手指戳下去不回彈即為發好。 3、將香菇泡發;豆乾焯水;青菜焯水後放入冰水中過涼,瀝干備用。 4、將以上三種食材切丁,加入調味料拌勻。 5、取50克左右發好的面團,擀成大圓片。 6、在圓片中放入餡料,包好。 7、將包好的包子放到濕的屜布上面,蓋上蒸鍋蓋子,醒10分鍾 8、冷水上鍋蒸,從水開算起,蒸15分鍾即可。 做法二 : 食材准備:麵粉、酵母粉、白糖、水、青菜、干香菇、海米、調味品 製作步驟: 1、將青菜洗凈,放入開水鍋中焯燙,過涼備用。 2、將放涼的青菜切末,擠掉水分,不要擠得過干。 3、海米和干香菇泡軟,洗凈後切碎。 4、將所有食材混合拌勻成餡備用。 5、將麵粉、發酵粉和水等混合拌勻,揉成光滑有彈性的面團。 6、面團上蓋濕布,置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 7、將發好的面團搓成長條狀分割成12個小面團,再將面團壓扁,製成圓皮。 8、在圓皮里包入適量餡料,包好,折褶子。 9、將包好的包子靜置10分鍾,隨後放入涼水蒸鍋,大火燒開後轉中火蒸。 ... 梅菜包子的做法: 食材准備:麵粉、泡發好的梅菜、豬肉餡、酵母、蔥、薑末、調味品 製作步驟: 1、在麵粉中加入酵母粉,再加入溫水和成面團。 2、鍋中熱油,放入肉餡翻炒。肉餡的多餘水分炒干時,放入蔥薑末翻炒。 3、在鍋中再放入老抽、生抽和料酒、蚝油翻炒。 4、將剁好的梅菜也放入鍋中翻炒,並加上糖、鹽、雞精、胡椒粉。 5、面發漲至一倍半以上時,反復揉面排氣,再把面揉成長條,切成劑子按扁成圓皮。 6、在圓皮中放入梅菜餡,包成包子,再醒發10分鍾左右。 7、將醒好的包子放入蒸鍋蒸12~15分鍾即可。 生煎包 發面部分 麵粉、酵母、鹽、糖、牛奶。 餡兒部分 豬肉(瘦肥)、香蔥、鹽、白糖、蚝油、生抽、芝麻油、自製山楂粉、肉桂粉、生粉(兌水)、熟黑芝麻。 做法 (1)做餡 1、肉用料理機絞碎,也可以自己剁。 2、蔥切蔥花。 3、豬肉、蔥花擱一塊兒,放少許鹽、一點點白糖,生抽幾滴即可,蚝油一點,山楂粉及肉桂粉個少許,最後滴幾滴香油,拌勻,朝一個方向攪拌至肉餡兒上勁即可。 (2)發麵包包子 用到了400克麵粉、190ml溫牛奶、20ml白糖、3ml鹽、7ml酵母(酵母稍稍多一點沒關系)。 1、溫牛奶和白糖混合均勻,放入酵母化開,靜置5分鍾以後,酵母活躍起來。 2、將酵母倒入容器中,加入麵粉、鹽,先不要揉,先用筷子攪拌成片狀。 3、接著下手揉,說是要達到三光,盡量做到面光、盆光、手光,不過我揉出來的面團,從來沒有像網上那些高手揉的那麼光滑,但是做到手光盆光這應該就夠了,面團只要不沾手就行,表面是不是很光滑這個應該不影響發酵。 4、器有蓋子就蓋上蓋子,不然就用保鮮膜封一下,放在差不多30-30度處發酵,夏天就正好室溫,我一般是發一個小時,面團發至原來的1.5倍到2倍大,呈現蜂窩狀。 5、把發起來的面團按癟,再揉面團,主要是為了排氣,揉光滑了放著,這時候餡兒也做好了,接下來就准備包包子了。包這個懶人版生煎很簡單,不用為了折漂亮的褶子心煩哈,收口即可,收口處朝下。 (3)煎包子 1、鍋中放一層薄薄的油,包子入鍋排好。 2、先煎至底部起焦。 3、倒入生粉水。 4、蓋上鍋蓋大火先煎,這一步一定要立馬蓋上鍋蓋,小心燙到哈。 5、記得最後轉小火煎上3-5分鍾,這樣就可以吃到焦香的包子底兒嘍。 6、出鍋前撒上芝麻跟蔥花即可。 豆渣麵包子 材料 麵粉,芝麻核桃豆漿渣,醬肉沫,雞蛋,韭菜,胡蘿卜,白菜,粉條,鹽,花椒粉。 做法 1、和面的時候把早上磨豆漿的芝麻核桃豆漿渣一並和入。 2、餡由炒香的醬肉沫、剁碎的炒雞蛋、韭菜、胡蘿卜、白菜、粉條組成,加鹽和花椒粉調味。 3、把餡料包進麵皮,上鍋蒸熟即可。 包子的做法和配方 篇1 雞汁生煎包 食材: 300g雞爪、25ml料酒、300g豬前夾肉、1個雞蛋、400g中筋麵粉、3小勺鹽、適量生薑、10g生粉、1小勺雞精、1/4小勺胡椒粉、10ml生抽、6g乾酵母粉、適量芝麻、適量蔥花。 做法: 1)將雞爪清理干凈後,取一大湯煲,注入大半鍋水,煮沸後下入雞爪、薑片、料酒地、鹽,再次煮沸後轉小火,慢燉2小時,至湯汁濃稠,水份收至一半時關火; 2)濾出湯汁,倒入帶蓋容器中,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4小時以上;等湯汁凝固成凍狀後,倒扣取出; 3)切成小丁;豬前夾肉改切成小丁裝入料理機中,加入一個雞蛋,一大勺料酒,攪打成肉泥; 4)將豬肉餡與雞爪凍混合,加入鹽、生粉、雞精、胡椒、生抽攪拌均勻後,再次放入冰箱冷藏; 5)麵粉置於一大盆中,中間打窩,加入酵母和清水,用筷子攪成絮狀;揉成光滑均勻的面團; 6)蓋上保膜,置於溫暖濕潤處發酵至兩倍大;面團取出重新揉圓,蓋上濕布,松馳20分鍾; 7)搓成長條,分切出小劑子,滾圓按平,擀成圓形麵皮;包肉餡,打褶,包成包子; 8)將包好的包子底部刷上水;放於芝麻碗中,將底部沾滿芝麻;鍋內倒入適量的油,將沾好芝麻的包子生坯整齊的碼放在鍋內; 9)加入清水,水量以剛好沒過包子為宜;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煎至水分完全收干;最後開蓋撒上蔥花即可。 上海小籠湯包 食材: 100g豬皮、250g中筋麵粉、300g豬前夾肉、1個雞蛋、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生薑、10ml生抽、10g生粉。 做法: 1)將豬皮清洗干凈,分切成小片;用刀口將豬皮的正反兩面刮干凈; 2)湯鍋內注入清水,煮沸後下入豬皮;氽至豬皮打卷時撈起濾干; 3)切成小丁;重新注一鍋清水,煮沸後下入皮丁;加入料酒和鹽,攪拌均勻; 4)蓋上蓋,小火燜2個小時;(或者高壓鍋25分鍾)將煮好的肉皮湯,濾出皮丁; 5)倒入帶蓋容器中,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以上;將凍好的皮凍取出倒扣;切成碎末狀; 6)將所有面團材料混合,揉成光滑均勻的面團,蓋上濕布飭20-30分鍾 7)豬肉、雞蛋、料酒、少量薑片加入料理機內,攪打成肉泥; 8)取一大碗,將肉泥與切碎的皮凍混合,加入生抽、鹽、生粉拌勻; 9)將面團搓成長條,分切成小劑子,擀成薄薄的圓形麵皮;包入肉餡,打褶包成小包子; 10)蒸籠內墊掃油,將包子均勻的擺入蒸籠內;鍋中水煮沸後,放上蒸籠,旺火蒸5分鍾即可; 11)生薑切絲,加入鎮江香醋中,湯包蒸好後,蘸食即可。 蟹黃小籠包 食材: 300g皮凍、200g豬肉餡、100g蟹膏、適量香油、適量蔥姜水、適量雞粉、適量冷水、適量白鬍椒粉、適量白糖。 做法: 1)將涼水緩緩倒入麵粉盤中;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包上保鮮膜靜置20分鍾; 2)將五花肉剁成肉糜;肉糜中加入香油、鹽、雞粉各1/3勺,拌勻後分次加入蔥姜水攪勻; 3)加入蟹膏攪拌攪勻;調入適量皮凍順同一方向攪拌上勁;蟹膏、肉糜、皮凍比例:1:2:3; 4)餳好的面團取出揉制幾下,切成小劑子;擀成中間厚旁邊薄的麵皮,包上餡料打摺成形; 5)點綴上蟹膏,做若干包子生坯;生坯擺放小籠內冷水上籠;大火蒸10分鍾即可。 完美奶黃包 食材: 250g中筋麵粉、80ml雞蛋、40g黃油、75g白糖、250g奶黃餡、25g奶粉、10g吉士粉、10g澄粉、3g乾酵母。 做法: 1)黃油置室溫軟化;用打蛋器低速攪打至順滑;加入白糖攪打至發白; 2)分兩至三次加入打散的'雞蛋,攪打均勻;所有的粉類混合過篩,加入盆中;拌成均勻的麵糊; 3)上蒸鍋蒸30分鍾左右,其中每間隔10分鍾取出一次,用打蛋器攪散後再上鍋蒸; 4)蒸好後趁熱攪散,然後用橡皮刮刀翻壓至光滑平整,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1小時以上; 5)將麵粉、水、酵母置於麵包機中,選擇和面程序,攪打35-40分鍾; 6)將打好的面團取出,案板上抹少量油,揉和成光滑的面團; 7)置於盆中,包上保鮮膜,置於28度烤箱或者室溫,發酵至2倍大; 8)取出排氣,重新揉圓,將面團搓長條狀分出小劑子,擀成圓形麵皮; 9)將冰箱里的奶黃餡取出,取一小坨奶黃餡搓成圓形小球,置於麵皮中間; 10)包成圓形包子狀,收口朝下;蒸鍋注水燒上汽,將包子放入鍋內;蓋上鍋蓋,大火蒸15分鍾左右即可。 水煎包 食材: 200g鹵五花肉、500g麵粉、適量油、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酵母、適量韭菜、適量粉條。 做法: 1)需提前做的准備工作:條用溫水泡軟後切碎並倒入醬油腌漬1小時、擇洗干凈的韭菜切小段、鹵五花肉切小丁。麵粉用酵母餳發,把腌漬好的粉條,韭菜段、鹵五花肉丁盛到小盆里; 2)倒入兩湯匙油、適量精鹽後拌勻; 3)把餳好的面團揉勻上勁後,揪成比平時餃子劑子稍大的面劑、擀成薄片; 4)包入調好的餡料,收邊包好;鍋里灑入少許油,鍋熱後把包好的包子碼放好; 5)等包子稍定型後沿鍋邊倒入稀稀的面水,蓋上鍋蓋開大火; 6)等包子熟了,面水快乾的時候再轉圈倒入油,改小火。等面水完全成糊咯吱了即可出鍋。 紅豆餡石榴包 食材: 300g麵粉、3g酵母、5g白糖、150ml牛奶、適量紅豆餡。 做法: 1)牛奶放入微波爐加熱30秒,然後放入酵母、白糖,攪拌均勻,再放入麵粉和成面團; 2)當面團體積增大兩倍時,面就發好了; 3)將面團放在面板上先反復揉搓,再將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 4)將小劑子搓成圓形;將小劑子擀成圓片;將紅豆餡放入圓片里;將圓片四周捏成褶; 5)將圓片四周捏在一起做成生坯;在生坯上點綴枸杞,醒20分鍾,蒸15分鍾即可。 翠衣蒸包 食材: 300g麵粉、70g糯米、50g火腿腸、30g胡蘿卜、2g鹽、3ml香油、5g蔥、2g雞精、適量菠菜。 做法: 1)把菠菜打成汁;打好的汁加麵粉和成面團;和好面團搓成條切成劑子; 2)把劑子擀成皮;糯米飯蒸熟;蔥,胡蘿卜,火腿腸都切好; 3)糯米飯晾涼,加蔥,胡蘿卜,火腿腸。再放鹽,雞精,香油,拌成餡料備用; 4)拌好的糯米包入麵皮;收口,做成花瓶的形狀;做好了上鍋蒸十五分鍾就可以了。 南瓜豆沙包 食材: 200g南瓜、適量糯米粉、適量白糖、適量煉乳、適量豆沙、適量可可粉。 做法: 1)南瓜洗凈,切塊;南瓜泥取出,去皮。加入白糖,慢慢加入糯米粉,揉成耳垂一樣軟的面團; 2)喜歡奶香的,可以加入少許煉乳;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 3)取10克左右糯米粉,加入一克左右可可粉,和成棕色面團;大約5-10克即可,剩下的,可以蒸來吃了; 4)將南瓜面團取出一塊,搓成長條;揪小面劑;按扁成餅;放入豆沙餡;將其包裹收口;再次用掌心搓圓; 5)用刀背在圓球上按壓上一條溝。依次,在上面均分按壓四條;小南瓜就做好了,簡單吧! 6)為了南瓜更像,更生動,再用可可面團,搓成小三角形; 7)放在南瓜上,做南瓜蒂;圓盤刷油,防粘。將小南瓜放在盤子上。蒸鍋燒開水,將盤子放入; 8)大火蒸5分鍾。關火,取出,涼涼即可。 西葫蘆雞蛋素餡 原料: 西葫蘆、麵粉(中筋,低筋皆可)、雞蛋、溫水、豆腐、酵母粉、粉絲、糖、色拉油、蔥姜蒜末、麵粉、水、鹽、生抽、雞精。 做法: 1) 面發好,切劑子擀包子皮待用,西葫蘆擦絲,加鹽適當脫水。豆腐碾碎,雞蛋炒碎,加入西葫蘆絲,豆腐碎; 2) 粉絲冷水泡軟,短暫焯水,切段,拌入餡里,加入蔥姜蒜末,鹽,糖,生抽,雞精拌勻; 3) 包包子,包好的包子再醒20分鍾,冷水上鍋,蒸10分鍾左右即可。 咖喱土豆包原料: 原料: 土豆、胡蘿卜、洋蔥、咖喱醬、低筋麵粉、清水、乾酵母、牛奶。 做法: 1)土豆削皮蒸熟,用匙子壓成土豆泥,胡蘿卜、洋蔥切粒; 2)放少許油,將胡蘿卜和洋蔥粒下鍋略炒,加入咖喱醬和適量清水慢火煮開,喜歡胡蘿卜軟的可以煮得久一點,倒入土豆泥,攪拌均勻,適量調味,小火翻炒讓水分蒸發,注意不要炒焦了。完成後的咖喱餡應該呈膏狀,放涼待用; 3)和好面團,將五個小面團擀成中間厚周邊薄的面片,包入餡料,蒸鍋內加冷水,用噴壺在包子表面噴水(水不能多,要呈霧狀,通常噴壺按壓一下即可),蓋上鍋蓋,再發酵15分鍾; 4)中火,水開後蒸15分鍾。熄火後稍等3分鍾再揭鍋蓋。 創意彩虹包子 原料: 南瓜、紫薯、麵粉、肉餡、牛奶、酵母、綠茶粉。 做法: 1)南瓜和紫薯上鍋蒸20分鍾。拿出來倒去蒸餾水,晾涼備用,牛奶熱溫,融化酵母。分成四份,牛奶一份加入碾碎的南瓜中。同理加入紫薯中一份; 2)南瓜,紫薯分別加麵粉揉成團。白面加一份牛奶加溫水揉團,綠茶粉1匙加白面牛奶溫水揉團。放入溫暖處發酵,肉餡按照調餃子餡的方式調味,發酵兩倍大的四種面團,分別揉回原樣排氣,分別擀成薄片按照喜歡的搭配壘起來,捲成筒滾幾下,切片; 3)取一片擀成圓餅,包入肉餡,做成包子,做好的包子送入溫暖處發酵; 4)蒸20-25分鍾即可。 椰黃包 原料:雞蛋、細白糖、椰汁、吉士粉、黃油、澄粉、鹹蛋黃、低粉、水、白砂糖、酵母。 做法: 1)黃油軟化後加入白糖1打均勻再分次加入雞蛋攪拌均勻 加入椰汁繼續攪拌均勻,澄粉、吉士粉篩入做法1攪拌均勻 鹹蛋黃搗爛後一並加入攪拌成無顆粒麵糊,麵糊倒入鍋內小火煮 用筷子不斷攪拌調勻麵糊逐漸抱小團稍干後離火 冷卻後揉成團備用; 2)麵粉、水、白砂糖、酵母一起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 放溫暖處發酵到兩倍大,發好的面團重新揉勻分成小劑子 每個小劑子擀成中間厚周圍薄的麵皮包入奶黃餡 用虎口收緊; 3) 鍋內放水,包好的奶黃包放入籠屜二次發酵,大約二十分鍾,大火燒開轉中火蒸七分鍾燜一會再開蓋即可。 流沙包 原料:麵粉、酵母、泡打粉、牛奶、咸鴨蛋黃、白糖、牛奶、黃油。 做法: 1) 把麵粉、酵母、泡打粉加牛奶揉成光滑的面團,餳15分鍾,鹹蛋黃蒸熟,用刀背碾碎,加糖、牛奶少許、黃油混合調勻,成餡兒; 2)把面團搓成長條狀,分成10等份,用手壓扁,將餡料放在麵皮中間,捏緊收口,收口朝下排列在蒸屜上,發酵至2倍大; 3)上冷水鍋,中火蒸10分鍾即可,關火後,3分鍾後再開蓋,出鍋。 蜜汁叉燒包 原料: 中筋麵粉、酵母、溫水、白糖、叉燒肉、香菇、大蔥、生薑、蚝油、澱粉、豬油、花椒、老抽、泡打粉。 做法: 1) 把酵母用溫水融化,靜置5分鍾,把糖,泡打粉和麵粉混合,把酵母水倒入,揉成面團。蓋上濕布醒發1小時,醒發好後,掰開面團裡面呈現蜂窩狀。再把豬油加入,揉成光滑面團。鬆弛一刻鍾; 2) 起油鍋,把蔥姜,花椒爆香,香菇切小丁,放入煸炒,把老抽和蚝油倒入鍋中,把澱粉倒水調成稀一點的芡汁。倒入鍋中。用鍋鏟攪動,燒至冒大泡為止關火。晾涼後備用; 3)叉燒切成小丁,攪拌均勻成餡料,把面團分成重約50g若干份,擀麵杖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麵皮。包入適量餡料,左手托著麵皮,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把麵皮提拉起來,再捏在一起,左手大拇指把蘸料往裡按。收口即可; 4)鍋內放適量水燒開後,把包子放入,隔水用大火蒸6-8分鍾。 奶香紫薯包 原料:麵粉、酵母、水、紫薯、黃心薯、糖、淡奶油。 做法: 1)酵母用50ML溫水(30-35度)化開,將麵粉、酵母水、清水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保鮮膜發酵2小時左右,紫薯和黃心薯蒸熟,去皮裝入保鮮袋用擀麵杖壓成泥; 2)紫薯泥倒進碗里加熱一下,加白糖加淡奶油攪拌,將紫薯泥搓成大小適中的丸子,; 3)面團差不多發好了,將面團分成若乾等份,將剛剛的紫薯丸子包進去,收口朝下,面上劃十字花刀,覆蓋保鮮膜室溫下醒10-15分鍾,然後涼水上鍋蒸15-20分鍾,關火後悶幾分鍾再取出即可。
F. 怎樣烙家常餅,才能使烙出來的餅比較厚
發面餅的基本配方是:麵粉650克、面肥150克、油150克、精鹽10克、鹼面4.5克。製法:先將麵粉放入盆內,加入酵母、溫水350克和成面團,發嫩酵,將酵面發起,揉勻,揪100克1個的劑,擀成長方形面片,刷油,撒鹽,捲成筒狀,盤起來擀成圓餅,即成生坯。然後將餅鐺燒熱,刷汪,用中火加蓋烙制,視餅均勻發起後,再翻烙至兩面呈淺黃色,餅上刷一層熟油,臨出餅鐺之前淋些清水,燜至熟,食用時切成三角塊即可。
發面餅暄軟,咸香。製作關鍵是發面不要發得太老,要發嫩酵。烙餅時,火不能太旺,餅鐺太熱烙不熟。
烙餅的製作過程,
拉絲烙餅以上好白面為原料,製作時,將麵粉倒入盆內;加人少量的精鹽和少量的花椒面,拌勻,倒入適量的溫開水,用棍順一個方向纏繞,成如拉麵條一樣軟硬。面和好後,還必須在上面灑少許水,雙手用力反復揉搓,直到面團光潤不粘為止、然後揪面團,擀成方形圖片,刷一層豆油(或菜油),撒上蔥末、,順邊卷回,切塊,捏攏兩邊(以防油流出)揉勻,用擀麵杖擀成圓薄餅,餅胚就做好了。 餅胚做好後,餅鐺放在微火上燒熱,先用濕布將餅鐺擦一下試一試熱度,若冒白氣就是太熱,可適當降低火力;若一擦即干並不冒白氣,即可將餅放在餅鐺上,先在餅鐺上刷上油,再刷油於餅面,烙兩分鍾後翻過來,再刷上油烙兩分鍾。以後反復地翻,若油幹了隨時刷顫塌些油。前後約烙十分鍾,兩面均呈金黃色時,從餅鐺上取下。抖成細絲一團,放入盤中即可。
烙餅主要在和面
和面要點:1、用溫水和面 2、在適當加點蘇打水 3、和好的面不能硬 4、和好的面要放一小時左右
面餅層次做法:1、把面趕成薄片狀 2、抹油 3、撒點麵粉 4、捲成筒狀
關於令餅柔軟的point:
1.麵粉請選用中筋麵粉(既非高筋,也非低筋)。因加工程序不同麵粉的柔韌度也不同,按強度由高到低分為高筋、中筋、低筋。我一般用市售餃子粉烙餅,硬度恰好。
2.和面時請用一半涼水一半開水。如果你一共打算放兩杯水,那麼請務必保證其中一杯是100度的開水。類推的話,如果放一杯水,請保證半杯是開水。涼、熱水加入的順序並不重要。
3.麵粉和水的比例完全靠經驗和運氣,信條是寧軟勿硬。面如果和硬了,舉盤皆輸。
4.和面要花大力氣。如果特別鍾情「東方紅」,請選用超長史詩版,而非男爵的快餐搖滾版。
5.和好面之後用濕毛巾蓋上醒20分鍾。
http://news3.xinhuanet.com/food/2004-10/20/content_484.htm家常烙餅的製作(圖解過程)
http://www.esanenu.com/new/Article_Show2.asp?ArticleID=42自己做蔥油餅(圖解)
http://www.jqeat.com/zhmc/ms/200410/1001.html北京烙餅
http://cdcd.scol.com.cn/Mos/Confect/3455.aspx檸檬乳酪餅做法[圖]
http://ddp.haocb.com/bbs/ShowPost.asp?id=1402:[原唯大創]韓國點心-醬餅做法[圖]
家常烙餅
烙餅材料:麵粉3杯 滾水1/2杯 蛋2個;豬油、鹽各1小匙 冷水1杯
作法:
1.將滾水沖入麵粉中,輕輕攪拌,再加入蛋一起攪拌均勻並仔細和成面團,軟硬度可以水及麵粉調和,太黏可以再加麵粉,太干則再加冷水,和好之後放置約20分鍾
2.面團搓成長條狀,整條抹油,再平均分成10等份,每份面團抹油拉長,團繞重疊成螺旋狀,再壓平,展開成厚0.5公分圓形面餅,將鍋燒熟,放入面餅以干鍋慢火烙烤約10分鍾取出,食用時,再由周圍往茄山圓中間,上下合掌拍打壓散拉松,即成香酥可口的烙餅。
蔥油餅
麵粉一斤加六兩水,少許精鹽和好揉勻,搓成長條切成劑。將小香蔥切碎與鹽,油拌勻,面劑按扁,擀成薄片,加上蔥油,捲起,由兩頭擰擠起來,用手按扁,擀薄,刷油,平鍋烙熟即可。
巧做蔥油餅
蔥油餅烙餅時先不要在干鍋里放油,扞的餅要薄要軟(和面要多放一點水),電爐調至4,待雙面攤約2-3分鍾,在餅上加少許油塗抹,再雙面烙約5分鍾,這樣烙出來的餅外焦里嫩!
黃金餅[圖]
http://cdcd.scol.com.cn/Mos/Nosh/3138.aspx
麵粉500克,泡打粉5克,酵母5克,雞蛋2個,芝麻150克,椒鹽、油少許。
1.把麵粉加水、泡打粉、酵母和勻,擀成薄片後,刷上一層油,撒上少許椒鹽捲成卷,揪成劑子後製成圓形面餅待用。
2.把雞蛋打開後刷在面餅上,面餅蘸上芝麻後稍醒,上屜蒸熟,取出待用。
3.在鍋內加入油燒至4-5成熱,將蒸好的面餅炸至金黃色即可。
百層死面餅 (或稱干層死面餅)
將白面用清水和好,擀薄,上抹一層豬油或清油後,捲起來切成塊,然後再擀薄貼到鍋里烙熟,做此餅,需要高超的技術,把握好火候,否則就會做得干硬不好吃。
果子額分 是過年過節的上等食品。其做法:在發面里摻進用清油炒爛的南瓜泥、砂糖或蜂蜜、清油、雞蛋等,等發好後,將面團擀薄並切條揉成比小指頭還細一些,長約5—6厘米,在油鍋里炸熟。其特點:酥軟,香脆,保存時間再長也不會干硬,始終保持酥脆的特點。
懶人牛奶煎餅 [原]
http://www.blogcn.com/user59/jyairport/blog/26022952.html(有製作圖)
用料:
麵粉1杯,雞蛋一個,牛奶150毫升左右,牛肉腸一根,青豆(毛豆撥的)適量,芝麻適量,鹽適量。
做法:
1.先把麵粉和雞蛋混合,慢慢加進去牛奶、鹽。等牛奶麵糊充分攪勻,稀稠合適了加入肉腸丁和青豆。
2.烤盤刷油,把牛奶麵糊倒入烤盤。
3.200度烤箱大約8分鍾。上色就好了。
這是剛出爐的,沒想到比一般的煎餅還有些發,可能是牛奶的作用吧。我沒有加任何發酵粉一類的東西。
口味是外酥內軟,松軟咸香的,我做的是鹹味的,大家可以隨意更換內容和口味。
發拉哈額分(發面餅).
是每天都離不開的日常主食,其做法:面和得較柔軟,面團發酵透後,將面團擀薄,,佔在鍋底,三翻九轉即熟,其大小因鐵鍋的大小而異。一般直徑約三四十厘米左右,厚度為1厘米左右,烙發面餅,一般用生鐵鍋,掌握火候是關鍵,把握住火候,烙出的發面餅才酥軟可口。
鍋盔
是錫伯族別具風味的食品之一,分發面和死面兩種,無論是死面的還是發面的,裡面都要摻加許多奶子、清油、豬或羊油、奶油。雞蛋等。有的還加食糖,這樣烙出來的鍋盔特點是酥、軟、脆,時間長了也不易發硬。適於當作旅行食品,大小和發拉哈領分差不多,厚度則為2—3厘米,主要是用微火烤熟。
昆布額分 大小和發拉哈額分差不多,將發面和得硬一些,擀到2—3厘米時貼在鍋里,用微火焰熟,熟後厚度達2—5厘米左右。
索絡霍額分 將發面揉成巴掌大(厚度有4一8厘米)以後,貼進灶膛壁.借灶膛中熱灰的余熱將其烤熟。這樣做出宋的額分不會烤糊,也不會死心,是外出勞動者的好食品。
芝蔴餅
芝蔴醬(花生醬)1勺用少許水調開,糖2勺,雞蛋1隻打散,麵粉1勺。用大碗把以上攪拌後,倒入已放油平底鍋攤,雙面攤約1分鍾,再凃上芝蔴(花生)醬,把餅捲起,簡單易做,香甜好吃。
我的美味蛋餅做法(咸、甜兩種口味)
http://blog.bcchinese.net/tothesky/archive/2005/03/15/13274.aspx(圖)
1.鹹味蛋餅:
首先,准備好這些DD
配料:麵粉(喝湯的小調羹大約5滿勺),雞蛋(一個到兩個),清水(一碗),火腿腸(一根,用火腿腸比較經濟,有蝦仁代替就更好了,呵呵),榨菜細末(一調羹),蔥末(一碗,蔥放在蛋餅里很好吃,所以可以多些)。
調料有:鹽(家裡鹽罐里的那個小勺子兩勺),味精(一勺),糖(半勺,為什麼要加糖?好象上海人做菜都會加一點,據說可以吊出鮮味),胡椒粉(兩勺),黃酒(半調羹,如果蛋放的多,就要放點黃酒,否則有餅有腥味,如果放的少,酒不加也可以)。
做法:1.把麵粉放到一個大碗里,打入雞蛋攪拌調成麵糊,調和均勻後一點點加水。麵糊的粘稠度么,就是提起筷子緩緩滴下來的程度,但也不要太幹了,否則不容易攤。(雞蛋直接放在麵糊里的理由是,這樣做出來的蛋餅很嫩)。之後在麵糊里放入鹽、味精、糖、黃酒,攪拌均勻。
2.把火腿腸切成細末,然後和榨菜末、蔥末、都放入麵糊,攪拌均勻。
3.好,開始做了,鍋子里倒油,大約是一調羹的油,不用太多,倒好後傾斜旋轉下鍋子,使鍋底都薄薄地塗上一層油,這樣就不會沾鍋了。等油熱了1分鍾左右,把攪拌好的麵糊慢慢倒入,右手倒麵糊,左手傾斜旋轉鍋子,使麵糊均勻地成為一張餅的樣子,這個蛋餅可以做的厚一點,因為裡面是嫩嫩的,可以當糕點吃。麵糊都倒入後,火調小,大約熱1分鍾,下面的底就結牢了,然後用鍋鏟輕輕地沿邊鏟起來,翻面。熱到單餅的表面都呈金黃色的時候,再撒些蔥花,就可以用鍋鏟切成四份,取出裝盆。吃之前,稍撒上胡椒粉。
如果兌的比較稀,可以做出薄脆的效果,也滿好吃的:)
特點:外脆里嫩,蔥香可口。
2.甜味蛋餅
甜蛋餅用的就不是水拉,而是牛奶,在牛奶中加糖,可以多放點,因為是甜蛋餅嘛,然後在麵糊里加雞蛋,再少許加些油,攪拌均勻後就可以上鍋子做餅了,最後快好的時候,刷上一層蜂蜜。這也是上海的特色面餅,象徵著母親的愛哦.
特點:松軟甜美
餡餅
原料: 麵粉,豬肉(或牛肉),大蔥,香油,鹽,醬油或黃醬。
做法: 一斤麵粉對半斤左右溫水和好,將肉剁碎,用切碎的蔥和調料和成餡。包餡方法有兩種:一是先把面擀成大片,把餡鋪在上面,捲起盤成圓餅用擀麵杖輕輕擀薄;二是先把面做成劑,擀成片後包餡,再擀薄。上鍋烙時,用刷子在餅的兩面刷些油,烙熟即可。
煎餅
玉米面,小米麵,綠豆面按3:2:1混合泡透攪成糊狀,均勻攤在平鍋上,用刮子刮平,烙熟,烘乾即可。注意火候起初火大點,烙烤火小點。
蘿卜絲煎餅
材料:中筋麵粉2杯,水1杯, 油1湯匙 ,鹽適量
餡:白蘿卜絲半斤 胡蘿卜少許 蔥末2匙 香油1匙 鹽適量
做法:
1.中筋麵粉加水、油及鹽拌勻後揉成面團,醒20分鍾,備用;
2.白、胡蘿卜都刨絲,加入少許鹽腌一下,擠乾水份,同蔥末拌入麻油成餡;
3.將醒好的面團切成五等份,每份擀開包入餡,用掌心壓成薄薄的圓餅,平底鍋燒熱,加油,將餅煎至2面呈金黃即可。
注意:面團揉好後一定要醒,要讓麵筋恢復彈性。
玉米烙餅
這個玉米餅要乘熱吃,而且玉米也不用太多,天氣熱的晚上一碗綠豆湯,一張餅,或者再來點粥,真是極清淡,健康。
做法:袋裝甜玉米瀝開水,本來是可以進微波爐轉轉,但發現轉了有可能變硬,所以還是省省吧。然後麵粉,水(或者牛奶),糖,混合玉米調成漿。平底鍋一層油,五成熱,把漿放下去,慢慢烙,翻面,兩面都煎黃就好了。很簡單的,想晚上偷懶不做飯,就試試好了。
泰國炸雞肉餅
配料:(1)雞絞肉6兩、魷魚(剁碎)1/4杯、(2)紅咖哩醬1/2大匙、鹽1/4小匙、糖,太白粉各1小匙、蛋1個、泰國檸檬葉(切碎)2片、蘇打粉 1/8小匙、 四季豆(切碎)3大匙、炸油適量。
製作方法:1.將(1),(2)料用攪拌機或用手攪拌至有粘性,隨入四季豆拌勻。手沾水做成6個肉餅。 2.炸油燒熱,中火將肉餅炸約5分鍾至熟。
G. 吊筒的做法 醬油皇吊筒的做法步驟
1、用料唯仔:鹽物脊適量;老抽適量;姜5片;魷魚筒1斤;冰糖適量;魷魚筒綽水備罩山滲用。
2、做法:適量油,下姜蒜爆香,倒入魷魚翻炒,落鹽,適量老抽調色,起鍋。
H. 在家自己怎樣灌腸,要用多少鹽水
(1)肛門要
清讓空御潔腸道,具體操作如下:
①器具:
或
6~10cm,膠皮軟管約1m左右,
專用吊筒一個。
②液體:使用0.9%的溫鹽水,約37℃左右,上下不能超過1℃,量約為500~1000mL。
③
在術前2~3小時,把吊筒置於高於肛門坦岩30~90cm的地方,用
或
與膠皮管相連接,然後在
上塗
,輕輕插入肛門6~10cm,使溫鹽水灌入腸道,讓患者休息一會兒,可使其排出腸道的積存糞便及鹽水。
(2)
灌腸方法與鹽水灌腸是不同的。
治療
灌腸首先是葯物的選擇:
①選擇有消炎抗菌的葯物,如
,50~80mL,溫浴後,保留灌腸。
②選用有
、收斂固腸的
,煎取汁50~80mL,保留灌腸。
其次,要用
緩緩將葯汁注入腸道內,葯汁溫度宜保持在37℃,葯液入腸道後,要囑患者
,盡量長時間保虧雹留至不能忍便意時,才可排出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