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怎样拍风景人物照好看
扩展阅读
怎样整合儿童边缘系统 2025-09-18 08:27:35

怎样拍风景人物照好看

发布时间: 2025-09-18 07:06:12

㈠ 旅行途中怎样拍好风光人像照

那怎么才能把眼前的美景拍出震撼的大片效果呢?今天咱们就来分几个方面给大家传授点小技巧!

1.如何利用广角镜头的透视特点

17mm焦段拍摄

广角镜头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所以在拍摄这种有前景的风光场景时,尽量可以利用好这种透视关系,让镜头尽量贴近前景的物体,通过这种畸变的控制让画面显得更有张力,同时广角镜头还有更宽广的视野,可以拍摄到尽量多的天空细节。

50mm焦段拍摄

完全相同的场景下,我用50mm焦段拍摄的画面跟上面17mm的视角相比,完全败下阵来,画面没有冲击力,过于平庸,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广角镜头或者超广角镜头会带来畸变,只要学会利用这些镜头的特质,就可以拍出更好的画面来。

70mm焦段拍摄

有时候我们为了保证画面的工整性,想让横平竖直的线条保持平稳就必须用中长焦段拍摄,比如上图就是70mm的焦段拍摄的,我们看到虽然画面比较工整,但同样也缺失了一些冲击力和震撼的效果,如果在相同的机位,我们换成17mm的超广角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呢?

17mm焦段拍摄

在超广角的视角之下,整个画面马上就显得更宽广了,拍摄到更多的车轨以及天空的部分,大家都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画面的视觉效果对比,这就是超广角的魅力。

17mm焦段拍摄

佳能EF 17-40mm F4L USM镜头性价比极高,让你用最少的资金感受到佳能红圈镜头的素质表现,这颗镜头我也是用了很多年,上面的样片基本都是这支镜头拍摄的。

如果是EOS R或者RP的微单用户也可以选择全新的RF超广角镜头:

佳能RF 15-35mm F2.8 L IS USM有着更高的镜头素质表现,同时F2.8的大光圈,让你在拍摄风光以外,还可以用它拍摄人文人像等题材,也算是RF卡口的必备镜头之一啦。

2.艳阳高照怎么才能让光线更柔和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眼前明明是蓝天白云晴空万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但是相机拍出来以后却是上面这幅德行,要不然就是天空曝光正常,地面成了剪影,要不就是下图这样:

地面曝光正常,天空却几乎成了白背景,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两种方法,如果后期精通的同学可以用包围曝光的时期合成方法去做,如果不会后期合成,那就在前期拍摄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一个简单的GND中灰渐变滤镜就可以搞定:

这种GND滤镜的特点就是一半透明,一半减光,中间部分有硬过渡和软过渡两种,我们只需要把这个滤镜搭在镜头前面,让天空过曝的部分享受到减光的服务,就可以呈现出正常的天地光比了。

稍微对天空减少一些曝光,我们就能看到清晰的地面以及蓝天白云的效果了,下面还有一组对比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从左到右依次是正常拍摄的画面、使用GND滤镜拍摄的画面、后期简单调色之后的画面

3.学会慢门拍摄真正变身风光高手

慢门有什么用?看了上面这张对比图你就明白了,慢速快门可以让画面呈现出特殊的效果,这种效果是肉眼看不到的,正是这种肉眼看不到的效果会吸引观众,让看图的人深深的被吸引住。

慢速快门最常见的效果就是让水面显得想镜面一样平静,让天空当中的云层可以流动起来,当然前提是你拍摄的天空有云,而且风越大云层流动的效果就越明显。

光圈F8、快门速度1/125秒、感光度100

比如这张图片就是普通的参数拍摄的,水面有波纹,一朵朵的白云都静止在天空当中,但是如果我们学会了使用慢门拍摄的方式,就可以拍到下面这样的效果:

这种慢门作品的参数我们应该怎么设置呢?首先我们要先把快门速度设置为30秒,因为M档拍摄快门最慢就是30秒啦(B门先不讲),然后再确定感光度我们就使用ISO100,最后根据你的画面亮度去确定光圈就可以啦,光圈建议至少在F16这个档位,如果逼不得已也可以使用F22这样的最小光圈,虽然画质有损失,但是能让你的画面尽量不过曝。

不过说到不过曝,拍慢门必不可少的两个配件,首当其中的就是这种ND减光滤镜,因为如果你不给镜头带上这个小墨镜的话,别说用30秒拍慢门了,就算是用5秒,估计也会过曝成一张纯白的“极简作品”,所以带上这个ND减光镜才可以使用30秒慢门拍摄,如果是大白天的话,建议使用ND1000或者ND2000这样的滤镜,另外慢门还有一个必备的配件就是三脚架,毕竟30秒嘛,手持肯定不可能了,把相机放在脚架上才能保证画面的清晰度。

30秒慢门拍摄的平静湖面

4.一举两得的堆栈大法

如果你还想玩的更极致,那你一定要了解的就是堆栈大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不用ND滤镜就能拍出慢门效果,而且比30秒的慢门还要更为震撼,因为上图这样的片子基本可以理解为10分钟-20分钟左右曝光时间的超级大慢门,而我们并不需要一张照片的快门速度达到10分钟那么久。

堆栈大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拍摄多张正常曝光的作品,然后在后期过程中合成为一张单幅作品,那堆栈的方法除了可以做单张的超级慢门效果,还可以一举两得的获得一段延时摄影的视频素材,想通过实战教学的方式学会堆栈吗?去课程里,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完整的实战教学视频,比咱们用文字讲解更直观哦!

一、旅行中会出现的场景

在旅行中有很多场景是我们会经历的,例如圆明园、公园一类的景点,或者各地的大学校园,或者艺术区,甚至是宾馆室内,而我最推荐的出片地点是俩个一个是景点或者公园,一个就是各地的大学。

二、利用场景进行拍摄

在很多景点可能都会遇到芦苇荡的场景,这个场景就很出片,但是记得要在靠岸边的侧面拍摄不然你会进到水里的。

当然也可以贴近芦苇荡用芦苇做前景。

也可以把对焦点对在芦苇上,这样虽然看不清被摄者的脸,但是会变得有点意境。

除了芦苇荡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场景,例如可以利用景点的船,可以租或者是就找不能下水的坏船也可以。

让被摄者在船上以船作为道具进行拍摄。

因为背景的环境元素离得比较远,所以可以依靠F1.8的大光圈拍出很好的,虚化背景效果。

除了以上的景点场景之外,还有很多常见的场景,例如说公园常见的木桥就很合适拍照。

但是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光线从侧后方过来会形成很好看的发丝光,很容易出片。

当然很多公园也有很好看的树,例如樱花树或者桃花树。

可以用树枝作为前景,来拍摄,当然如果是绿叶的树也不要紧,后期是可以改变树叶的颜色的。

三、利用镜头焦段进行拍摄

旅游中拍照可以拍摄人物与风光结合的照片,这种照片比较适合用长焦拍摄,这边来举个例子,如果用广角拍摄就会得到下面的结果,人物过小画面不好看。

但是如果使用长焦拍摄,长焦的空间压缩感会让人物与背景变得协调很多,很适合这种风光人像。

所以在这种有背景元素的场景中就很适合用长焦来拍摄。

这次的拍摄使用的就是着名的佳能小白兔。

除了利用长焦的压缩来拍照,我们还可以利用广角的透视效果来拍照。

例如这个场景就可以用广角把人物的脚放在画面边缘位置造成大长腿的感觉。

也可以利用广角镜头的透视关系造成大头照的创意照片。

也可以拍摄一些形式为主的照片,例如人跑步,跑过两棵树之间形成框架构图,形式就大于内容。

㈡ 风光人像摄影技巧

风光人像摄影技巧

在景色优美的地方拍摄风光人像照片,是一件很考验摄影师的工作,无论在主题、取景、构图、用光等方面都需要有比较综合的能力。接下来我搜集了风光人像摄影技巧,欢迎查看。

风光人像摄影技巧

一、关于晴天

1、晴天户外人像摄影:

阳光明媚的日子是进行户外摄影的好日子,充足的光线、愉悦的心情都是拍出好照片的重要保证之一。不过,并不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都可以随便拍摄出好的人像摄影作品来,其中还有不少需要讲究的地方。由于五一假期时值盛夏季节,在晴天的时候阳光直射比较强烈,而在强烈的阳光下面进行人像摄影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时间上一般选择在晴天的上午9点到11点,或者是晴天的下午3点到5点都不错,因为这两段时间太阳位置比较低,光线不是很强烈,太阳在斜射时亮度适中,不像中午的烈日下容易产生难看的阴影。

另外,柔和的阳光下人物的表现也相对好一些,眼睛也不容易受强光影响,拍摄出来的照片显得更自然。在地点的选择方面也比较有讲究,一般在树荫下或者荫凉的地方比较适合拍摄光线柔和的人像摄影作品,而暴露在阳光下面的时候,光线比较强烈,主光光线比较明显,容易利用阳光塑造出比较特别的形象。

太过于强烈的阳光容易造成拍摄对象受光过多而过曝,丧失细节和立体感。

在器材方面,由于晴天的光线比较充足,所以对器材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不过在户外进行人像拍摄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反光板,反光板是比较常用的光线辅助工具,补光、消除阴影、突出眼神等都全靠它的帮助,有了它,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大不相同。

在主光线比较明显的晴天户外进行人像拍摄时,人物轮廓容易因为强烈的光线而产生阴影,这时就要使用反光板进行反射光线或者吸收光线来消除阴影了。另外有些反光板还兼备柔光板的作用,在当柔光板使用时可以将强烈的光线柔散开来,让投射到人物的光线更加柔和。

2、晴天户外风景摄影:

晴天应该是最适合进行风景摄影的天气,因为这个时候光线充足、画面通透度高,色彩鲜艳,比较容易出好作品。而在晴天的时候由于光线的方向比较明显,所以在晴天拍摄风景的时候光线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晴天光线一般分为几种,从照相机后面射向拍摄对象的光叫顺光,相反,从拍摄对象的后面射向相机的光线叫逆光。

从相机和拍摄对象的旁边射过来的光线叫做半逆光或斜光。在逆光或半逆光凡的情况下拍摄时,其光与影的对比会使拍摄对象产生一种立体感。而夕阳西下时的光线刚好是半逆光。在顺光时则变成非常平板的风景影像,在逆光或半逆光时画面便会变得很生动。

二、关于阴天:

1、阴天户外人像摄影:

对于在室外拍摄人像时应该采用哪种类型的光线,很多人往往选择从身后直接照射过来的明亮阳光,直接照射被摄物的正面光。但很多时候这种直射光线会令被摄对象不得不眯起眼睛。如果太阳所处的位置低,眯眼的脸上的光线是扁平的。如果太阳所处的位置高,那么眼睛和鼻子下面就会产生黑影。不管哪个角度,都不尽如人意。

这个时候就不要让被摄对象身处直射的阳光下,也就是应置被摄对象于温和的漫射光线中。而这一点的烦恼在阴天就比较容易得到解决了,正像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拍摄室外人像,许多行家宁可选择多云的阴天,而不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所以说相对于阳光强烈的夏季晴天而言,阴天也许是比较合适拍摄人像的天气。但是在阴天中拍摄人像,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阴天可以实现比较柔和的光线反射而让拍摄对象的受光程度更加理想,但是有时候阴天的光线不足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这时候对相机的要求就比较高了。首先你的相机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到较高的感光度以获取更稳定的快门速度,但是高感光度又会给画质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上面尤其严重,这时候你就应该使用一台数码单反相机了,毕竟高感光度在数码单反相机上面对画质的影响比消费级数码相机上面好多了。

另外是镜头的配置问题,阴天经常显得光线不足,而光线不足的时候除了使用高感光度以获得更稳定的快门速度以外,使用大光圈镜头也是一个获得更快快门速度的方法,不过对于数码单反来说,大光圈镜头一般都是比较昂贵的。在阴天光线不足的时候,三脚架也是较为常用的工具,在光线稍暗,快门较慢的时候,有脚架比没脚架的拍摄成功率要高得多。

2、阴天户外风景摄影:

阴天的光线显得比较柔和,没有晴天那样强烈的直射光线,所以比较适合表现一些安详以及宁静的风景主题。有些表现山村的炊烟和农村田野的景象,实际上是阴天拍摄的,很有气氛,也很有情调。在阴天拍摄风景的时候也很容易遇到光线不足的情况,而这时三脚架的使用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三、关于雨天:

雨天我们可以拍什么呢?浪漫的斜风细雨、街头湿漉漉的小景、还有那激动人心的闪电。雨天的特点是,水产生反光现象,雨中的景物反光较强,下雨的时候,由于光的漫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呈现出与平时不同的色泽。这种光漫射十分神奇地把那些在充足的阳光下常常显得过于艳丽的颜色加以调和冲淡,尤其是拍摄彩照时,人们手中的雨伞因为颜色各异,常会使雨景生色,若能巧妙利用水中的倒影,更易增添情趣。

如要拍出落下的雨点情景,必须选择暗色调的背景,比较适宜选用侧逆光或逆光。雨天光线较暗,曝光时间往往要长一些。雨天最有特色的景色应该算是闪电了,闪电这种自然现象十分常见,而且拍摄这种图象也和拍摄其他的自然景观一样并不是太难。如果你曾经学过关于闪电的摄影技巧,或者听过那些有经验的摄影师告诉你拍摄闪电的秘诀:“f/8,然后就呆在那等待。”这的确是拍摄闪电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但是f/8是没错,可是呆在那可不是一个好的建议,小心闪电下一个光顾的就是你哦!所以在拍摄闪电的时候安全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在雨天拍摄闪电的时候最佳的地点就是高层建筑的窗口,这样除了可以获得不错的视野之外,还能保护好自己心爱的摄影器材。

拍摄闪电是需要运气的,也就是要做到一个“等”字,要求拍摄者具有十足的耐心去等待。闪电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而且速度非常快。无论你的反应速度有多快,等你看到闪电,按下快门,在光圈打开之前,闪电就已经消失了。 所以一些有经验的摄影师就使用小光圈以在同等曝光情况下获得更长的曝光时间,希望在这段曝光时间里面闪电会光顾你的镜头范围之内。

在拍摄时,将相机架在三脚架上,选择一个具有大片开阔天空的前景,如果使用ISO100的感光度,将光圈设置在5.6,将曝光速度选择拨盘拨到“B”或“T”的位置上,释放快门,如果闪电始终在所取景范围之外闪光,一般不会产生曝光过度的现象,可以将快门保持在打开的状态继续曝光,直到闪电出现在取景框所包括的空间后才关闭快门。

如果感觉闪电闪光的位置不够理想,同一张底片也可以按照闪电的亮度不同进行2~4次的重复曝光,只要闪电不在画面中同一区域出现,当然也不会出现曝光过度的困扰了。因此,曝光时间长短的把握,也不是完全取决于光圈的大小,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是否已经拍摄到闪电。

除了拍摄闪电之外,在雨天值得我们拍摄的东西还很多。比如雨中的倒影,所有景物由一份变为两份,景影相融,如果是晚上,更是灯影迷离,值得一拍;在屋檐下仰望飞溅的雨珠,檐下雨滴,用你的相机来凝固飞溅的水花,或是水滴拍打枝叶的动感,考验你掌握快门速度的技能,是个不小的挑战吧;另外在大雨之前的“风雨欲来风满楼”的那种气势磅礴的景色,大雨前浓云翻滚重压下的景物让你体验厚重的压抑,风卷飞云让你感受时日飞逝,为什么不拿起相机记录下来呢?

四、关于夜景:

1、夜景人像摄影

夜景人像的拍摄属于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因为需要考虑到前景背景的曝光正常,又要考虑到如何才能让前景人物的影响清晰地留影。的确,这是多数游客在游览夜景的时候遇到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使用相机的自动档拍摄的时候,拍摄时打开了闪光灯,使离相机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确的曝光,但是由于相机闪光灯范围有限加上曝光时间短,使得本来肉眼看来绚丽无比的夜景在相机中显得黑糊糊的一片。

这是因为远处的夜景在拍摄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处的人物因为闪光灯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时间就可以了。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相机的手动档,将快门调慢,同时强制打开闪光灯拍摄。在闪光灯闪过后建议人物维持原来的姿势直到曝光结束,这样就会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不过夜景人像拍摄并不是手动相机的专利,有些高级一点的自动傻瓜数码相机拥有夜景人像这个拍摄模式,也是使用慢快门、强制闪光这个原理来设置的。

在拍摄的时候需要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因为在对背景进行长时间曝光时需要保持相机的静止不动,这时三脚架就成为必需品了。

拍摄前,要先向被摄者交待清楚,闪光灯一亮,并不意味着拍摄完毕,必须维持原先的姿势和位置不动,直到被告知可以改变或离开。闪光灯闪亮对,对帘幕快门而言,是前帘到达片窗一端,接通电源的标志,但后帘此时尚未到达片窗,(用同步快门时间)。

只有待后帘经过片窗到达闭合位置曝光才结束。结镜中快门来说,快门开足的瞬间闪光灯同时闪亮,但闪光后快门尚未闭合。由于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时间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长,闪光灯闪亮后,尚有较长时间快门仍开着,用以感受夜景光线,倘若被摄对象移动,则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会面对镜头,继续感光,这样摄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门未关闭前,被摄对象应维持原状。

2、夜间风景摄影

夜间风景摄影也就是夜景拍摄。愈夜愈美丽这句话对于夜晚的城市而言真是恰如其分的,不眠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色彩、鲜艳的灯光,由此夜景的拍摄成了摄影的一个题材。虽然相机拍夜景有困难,但我们可以靠LCD屏及时检察曝光情况,通过调整色温获得更满意的色彩,这样就为数码相机进行夜景拍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许多中高档数码相机都提供P(自动)、A(光圈优先)、S(快门优先)、M(手动)曝光的拍摄模式,此外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场景拍摄模式,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夜景模式和微距模式两种,还有一些数码相机提供了更细致丰富的场景模式,甚至可以获得傍晚、深夜拍摄模式等功能。

通过这类夜景模式一般情况下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于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新手来说,采取这个方式进行夜景拍摄是最简单可行又具有保障的方法。拍摄夜晚的景致,三脚架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当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用较慢的速度可以拍摄出汽车灯划出的光际或人群流动的景象。

当然,要想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黄昏后华灯初上时分暮霭余辉能有效地将建筑的轮廓分离出来,显出较好的层次感。追求艺术效果的摄影师会在同一位置采用二次曝光的技法,即黄昏时曝光一次,天黑后各种照明、装饰灯开启后再曝光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法在两次曝光过程中相机不可移动,每次曝光量取应曝光量的一半。

举例来说,第一次曝光时以某一光圈值测得需要1/60秒,则拍摄时用1/30秒,第二次曝光时测得需要1/4秒,拍摄景物时只用1/8秒。另外白平衡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不同的白平衡,将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色调以及所表达的意境。一般来说不要选择自动白平衡,这样会影响到灯光固有的颜色,使之失去特有的色温感觉。如果是拍摄城市夜景的话,一般来说我们都会使用Tungsten(钨丝灯)白平衡,因为用这种白平衡比较接近灯光的效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视乎环境而定。

风光人像拍摄技法

技法一

考察不同的风景特色,在拍摄之前确立比较明晰的主题,使人物造型及表现与风景气氛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将风光类型作个归纳,找出其一般规律,有助于我们在主题确立及技巧运用两个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一、可以让我们根据该类风光的特点确立拍摄的主题,使人、景更好地相融,营造出唯美的意境;

二、根据不同的风光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最合适的表现手法,让作品变得更“出彩”。

1.山川湖畔:这类场景大气磅礴,与女性的娇柔细致形成强烈的反差,拍出来的照片能给人留下唯美、幽深的`感觉。

2.草原平川:天苍苍,野茫茫,佳人融入其中,天、地、人合一,尤其能表现出风光人像自然、清新的特点。

3.特色景区:大片的花海、茅草等富有特色的景物,往往带有较强的季节性,适合拍摄有寓意的主题。

4.森林树木:静谧的林间充满神秘的感觉,让人遐思。其间光比较大,容易拍出富有趣味的照片。这类景点适合拍摄安静、感伤的主题,营造绿野仙踪般飘逸的意境。

技法二

在大场景中拍摄,同样需要合理的补光,避免人物的脸部和服饰掩盖在阴影之中,并减淡强光在人物脸部形成的明显阴影。这样才能在表现风景的同时,使人物获得更好的表现。

在风景区创作,优势与难度都是显而易见的。好的一面:空气品质好,光线通透且方向感强,拍出来的照片清澈明亮。蓝天白云的机会多,不像在城市里,取景框里几乎不敢出现天空。但是,凡事有好就有坏——光线强烈,拍摄人物便容易形成明显的阴影,加上数码相机动态范围较小,一不小心就死白一片或死黑一片,失去细节,因此最好选择在上午或下午稍微晚一点进行拍摄,避免过硬的光线。

在光线处理上,不同角度的光线会带来不同的效果。顺光拍摄:画面明亮,色彩还原充分,容易拍出柔美的画面,缺点是人、景的立体感较差。值得注意的是,顺光拍摄要避开过强的阳光,否则模特的眼睛会因为强光而无法睁开。侧光拍摄:可以勾勒出人、景的线条,明暗对比强,能够展现较为丰富的层次,画面更具立体感,并有色调的明暗对比,照片变得很通透。补光的原则是既保留明暗对比的同时,又应在一定程度上减淡阴影,毕竟我们拍摄的是柔美的女性人像。逆光也是外拍的常用表现手法,它的优点是可以拍出漂亮的轮廓光与闪亮的发丝。在逆光拍摄时,对脸部的补光应该稍弱于背景光,否则会显得不自然。

如果有摄影助理或者有朋友在现场,反光板是经济实惠的补光工具。它携带方便,补光方向容易控制,不致于破坏人物周围的现场光。如果无人协助,轻便的原厂闪光灯是首选,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光比。要记得带上一个三角架作为灯架,拍摄时把架子放在人物附近,根据需要作远近、高低调节。使用无线引发器进行引闪,否则在远距离拍摄时,由于高速同步导致闪光输出范围急剧变小,在相机热靴上闪光是无法照到模特身上的。离机引闪还可以控制补光的方向,使其更符合创作的需求。

原厂闪光灯及引发器比较配套,可实现高速同步,使镜头能够在大光圈下拍摄。市面上的外拍灯最高同步速度一般局限在1/200秒之内,无法让摄影师使用大光圈。此外外拍灯通常体积较大,加上蓄电池,在野外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万一蓄电池耗尽,也无法及时充电,而原厂的便携式闪光灯使用5号电池,非常便于携带及购买。

技法三

到风景区外拍,携带器材应本着便捷、实用的原则。在风景区拍摄,用得较多的焦段是长焦与广角两端——拍摄远处的高山河流时,长焦可以将它们拉近,而拍摄近处大场景时,广角镜头又能尽量地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有趣的是,在都市里常用的“人像头”反而少有用武之地,原因很简单:它们不长不短,既无法将远处的物体拉近,也无法将近处的大场景包容。试想,谁会花大力气跑到美丽的风景区专拍肖像或半身像呢?

在风景区免不了要爬山涉水,因此,使用变焦镜头是一个合理化的配置。有些摄影师钟情于定焦镜头带来的完美成像,但是,在风景区拍照,风通常较大,频繁更换镜头会让素有“吸尘器”之称的数码相机成像元件吸入更多的灰尘,如果遇上雨雪、寒冷天气,还会让模特和相机承受更大的压力。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变焦镜头越做越好,定、变焦镜头之间那点细微的成像差别一般人用肉眼是无法分辨的,更何况在风景区拍摄,很多情况下为了保证景物的清晰与质感,并不会一直使用最大光圈,而变焦镜头在收小光圈之后,成像水平又可以“更上一层楼”。

建议使用双肩摄影包。长时间背单肩包,肩膀容易受伤。在行进过程中,沉重的单肩包难以让身体获得平衡,而景区的道路通常是崎岖的,保持身体的平衡才能保证安全。双肩包还可以让人腾出双手,在上下坡的时候抓住身边的树木、缆绳等固定物,或者拄根拐杖。

其他摄影技巧

一般摄影

拍摄出好的摄影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器材、耐心,以及一些必要知识。

所谓“摄影”,就是对一些景物的局部或者全部进行拍摄,以被摄物体的独有特征之美来吸引观众。但在拍摄时近景时,通常由于相机离被摄物体很近,所以很容易因为相机的举握不稳定而影响像质。不过你可以通过购买一些适当的器材来克服这些问题。拍摄好的摄影作品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一、使用三角架

拍摄时必须将相机安装在一个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机的晃动。尽量的将相机靠近被摄物体,并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阴影。

二、调焦轨

虽然它不是拍摄时的必备品,但是调焦轨却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装置可以帮助你拍摄出好的特写镜头。调焦轨能够使相机以非常小的增距沿着X和Y轴线移动,能够精确的控制相机的位置和画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动三角支架来达到理想的位置则是非常麻烦的。

三、使用快门线

即使你已经将相机安装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你在按快门的时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机产生晃动,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建议你最好还是使用快门线。

四、使用黑色或有色背景

在拍摄时,当被摄物体的背景为黑色,那么就能够使拍摄出来的图像看起来最清楚。你也可以使用模糊的背景,特别是当被摄物体的色彩很浓的时候。

五、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反光卡

使用一个白色的卡片或是用一张铝箔包在卡片上,将光线反射在被摄物体上,以照亮物体上的阴影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这张卡片出现在被拍摄范围内。

六、一定要有耐性

有时候,即使是一阵微风也会使拍摄到的特写镜头出现模糊的情景。在这个时候,你就一定要有耐性了,最好是等到风过了之后再进行拍摄。同样的,在户外拍摄时,当天上的云将太阳遮住了,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后再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会比多云时拍摄的照片的色彩更鲜艳、明亮一些。

七、运用好构图

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对于构图,他已达到手中无剑,剑在心中的境界,他认为:“构图在于平衡,每个人对平衡的处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时,已没有招式名称,只凭自己的功力去化解。关于相机在构图中的位置。他认为:“你越能忘记你的器材,越能集中你的题材和构图,那么相机只是你眼睛的延续,再没有其他意义。”

小雅各布斯还认为:“构图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在取景器中的某个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感受进行安排的。因此,怎样构图,和怎样选择主体、光线、色彩一样,也能成为一个摄影家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个或一组形状或形式起主导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体积、位置和其他形状等,都是为主导因素服务的。“构图中的对比,是指大与小、明与暗、近与远、主动与被动、平滑与粗糙、色彩的浓艳与轻淡等等的对比。要多利用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它们使主体影响整个构图。例如,恰当地利用对比法则,照片就会具有强大的魅力。”有些人或许对构图有天赋。

当画面中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过小,或画面的空白空间比较单调时(例如拍摄夕阳下的高楼大厦时),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欠曝形成剪影作为前景,通过黑色的剪影既可以压迫观众的视觉投向被摄主体,同时黑色剪影也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我们甚至可以运用以剪影作为主体的边框,形成方、圆或变异的各种形状,使平常的景物具有独特的画面形式感,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宁过勿欠”与“宁欠勿过”的两种曝光原则

关于摄影坛里“宁过勿欠”与“宁欠勿过”的两种曝光原则,各有各的观点,两者都有为数不少的支持者。顾名思义,“宁过勿欠”指的就是“宁可过曝也不可欠曝”,只要曝光直方图不超出右边界,就可以放心地过曝,这样反而能让画面最大限度地干净细腻,并且感光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宁欠勿过”指的是“宁可欠曝也不可过曝”,因为欠曝带来的图片不够亮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后期PS补救回来,而一旦过曝、丢失细节,拿什么软件都难以解决了。

婚纱摄影

面部表情要自然真实,略带微笑

拍照最忌表情僵硬,婚纱摄影时也不例外,如果新娘面相呆滞木讷,像是被人强制安上去的一般,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虽然拍结婚照是非常甜蜜开心的事,新人也切忌笑的自然不要太过,微笑最好。

身姿端直,打起精神

拍摄时身姿端直才有美感,切忌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的,再好的摄影师也拍不出好照片来。

姿势张弛有度,优雅美观

拍照时可以摆各种各样的姿势,或微微扬手,或稍微侧身,或低眉沉思,或翘首远盼……配合摄影师的建议,新娘可以摆出很多优美的姿势。这里应注意动作的幅度,张弛有度,优雅得体,动作切忌过于张显而流于夸张,也不能过于细微而显得忸怩作态。

巧用道具,增添美感

新娘手持扇子会增添一种古典韵味;双手捧花会让新娘和花朵相得益彰;贴近自然会独得一份清新和宁静;而靠近新郎会让新娘看起来更加甜美幸福……凡有所依,必添美感。

保持妆容,完美结束

婚纱摄影持续时间较长,有的甚至会持续一天,这时候我们就应该确保婚纱礼服的整洁干净、新娘妆容和发型的完好无缺。

婚礼摄影

1、有时侯爱是不需要说出来的,一个微小的动作,无声的爱更能打动人心,“LOVE”,手势、背影,此处无声胜有声。

2、镜子一向是摄影中运用最多的小道具,从镜子折射中拍出的照片效果总是出其不意,效果极佳。新娘借着镜子与伴娘站在了一起,相得益彰,妙然有趣,互动得非常到位。

3、除了新娘,孩子是婚礼上最容易捕捉精彩镜头的人,当他们站在一起,女人与小孩,美丽与童真,在这一瞬间,幸福的未来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记录永恒。

4、谁说婚纱照上的新郎必须中规中矩,偶尔的搞怪也是不错的创意,当然有伴郎的作伴更好,感情越深越二,这样的婚纱照记下的是新郎与哥们之间满满的基情之爱。

5、出嫁的女儿总是要哭的,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不用去拍流下眼泪的瞬间,或与父母或与祖母母亲新娘三代人一起手手相牵,温情默默足以打动所有来宾。

6、婚礼礼成之后的新人相拥亲吻有太多的创意可以拍,让所有的来宾蒙上眼睛,假装没有看到他们的甜蜜,其实在心底每个人都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