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脚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脚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布时间: 2023-03-24 09:54:38

‘壹’ 引起脚气的原因是什么

脚气,在医学上称之为足癣,不过,却有着一大美名“香港脚”。脚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引起脚气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我整理的引起脚气的原因,欢迎阅读。

引起脚气的原因

1、首先,香港脚的产生原因。

一般来说,引起脚气的罪魁祸首是脚部的细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等,这些细菌可以分解皮肤的代谢物,不过,在分解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恶臭。

2、其次,脚气的产生还与角质有关。

从专业的角度而言,双脚上的角质层,其所含有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要是在汗液的滋润下,更有利于细菌的成长,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细菌会成几何级的繁殖,从而让脚气防不胜防。

3、就是密闭的空间。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去吃日式料理的时候,会要脱去鞋子,坐在榻榻米上。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要是把鞋子脱下来,臭味自然是飘香四溢。不要说吃东西了,胃口就会大大下降。其实,之所以双脚会成为脚气的重灾区,那是因为我们的双脚一天到晚都裹在鞋子中,而鞋子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要是鞋子本来就是通风性能较差,汗液的话不能够及时吸干的话,这就是脚气产生的温床。所以,很多人在选购鞋子和袜子的时候,都希望能够选用通风、透气的。

4、脚气的形成还与潮湿的环境有关。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黄梅天里,我们要是淋到了雨水后,鞋子进水了,整个人就会心情很差。可是,进了水的鞋子,对于细菌来说,它们可是超级喜欢这样的环境。因为在潮湿、温热的环境下,细菌最容易繁殖了。而脚掌是一个多汗的环境,相比于身体的其他部位,脚掌的出汗频率高出两三倍。汗液、水分、盐分、乳酸、尿素,当这些结合后,我们的脚掌可想而知,不得脚气才怪。

总之,脚气的产生除了与人体质有关外,还与环境、空间等等休戚相关。而且,一般来说,南方人患脚气的比例要比北方人多得多。所以,要想远离脚气的烦恼,我们还是要平日里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享受生活。

治脚气最有效的方法

自疗注意事项:

(1)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 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6) 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自治疗法:

(1) 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3) 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4) 洗脚时,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调匀后,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脚臭即可消失。

(5) 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可除脚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1.家庭用药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3)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4)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足光粉治疗各型脚气,疗效显着,每晚泡脚一次,3次奏效。具体用法可见说明。

2.中药及偏方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3.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4.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预防】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 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脚气和脚气病的区别

脚气和脚气病,只有一字之差,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把它们当做同一种病。其实两者无论是概念、病因、症状还是治疗、预防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甲冉生医师提醒,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把这两种疾病区别开来,否则不但得不到有效治疗,还会加重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两者的病因和症状

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俗称香港脚,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足癣常发生于足距部及趾间,也延至足背及踝部。病变常迁延难愈,易于公共场合传染。根据皮损表现,脚气在临床上分为鳞屑水疱型、浸渍靡烂型和角化过度型三种。

脚气病是营养缺乏性疾病,即维生素B1或硫胺素缺乏病,常因维生素B1或硫胺素摄入量不足、肠道吸收不良及排泄增多等因素导致,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食欲不振、大便秘结,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称脚气性心脏病;还有的有水肿及浆液渗出,常见于足踝部其后发展至膝、大腿至全身,严重者可有心包、胸腔及腹腔积液。

两者的治疗和预防

脚气发生时常伴有继发感染,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在用手抓痒处时,真菌会传染至手而引发手癣。若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会引发甲癣,即灰指甲。此外,脚气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湿疹、脚臭,并传染给家人、朋友。脚气是由真菌入侵引起,要根治脚气,杀灭真菌是关键,特别是隐藏在角质层内的细菌及真菌。甲冉生达克松抑菌膏能快速渗透至皮下组织,杀灭脚气致病菌,从而康复脚气、。爽肤康抑菌膏和洁肤抑菌膏杀菌、抑菌作用效果明显,能够快速消除有脚气引发的脚部奇痒。

脚气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水肿及浆液渗出,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

1、一般治疗:调整饮食,供给乳母和病儿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喂母乳的婴儿应同时治疗乳母,必要时暂停母乳喂养。

2、维生素B1治疗:轻症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B1;重症(如心型、脑型)及消化道功能紊乱者应注意静脉注射忌用葡萄糖溶液稀释,以免因血中丙酮酸增加而加重病情。

预防脚气病重要措施之一为加强粮食加工的卫生监督和指导,防止谷物辗磨中硫胺素的过程耗损。另外应加强营养卫生的宣教,尤于产米地区及以米为主的食者,强调仪器品种多样化及平衡性膳食的重要意义。

‘贰’ 脚气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脚气其实就是由于真菌感染引发的一系列疾病,造成角质层变厚,皮肤经常容易脱皮,还会出现干裂的症状,甚至还会出现红肿糜烂。

在得脚气之前和之后都应该非常注意鞋子的问题,有一些人在夏天的时候特别喜欢穿一些闷热的鞋子,其实这就是引发脚气的一大原因。脚气里面的真菌,其实就非常喜欢湿热的环境,这也符合鞋子里面出现的闷热情况。所以尽量要穿一些透气性比较好的鞋子,每天更换袜子,做到脚部清洁,当然要做到适当的治疗,才能保证脚气不再复发。

‘叁’ 什么原因引起的脚气

引起脚气的原因
杨松主任医师
三甲 湖北省中山医院 皮肤科
导致脚气这种顽疾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患者出现了维生素B1排泄增加、维生素B1吸收障碍、维生素B1需求增加以及维生素B1摄入过少,这些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脚气。

脚气这种不良症状的存在,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困扰,也给患者的亲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很多脚气患者都很想知道,引起脚气这种令人讨厌的疾病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1、维生素B1排泄增加

因为维生素B1在尿中的排泄形式主要为硫胺素本身以及乙酰化衍生物,醋酸噻唑衍生物等等。我们在使用利尿剂时,可使维生素B1丧失过多。此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又或者是出现拉肚子的时候,都会导致我们的体内丧失大量的维生素B1,继而诱发脚气病的出现。

2、维生素B1分解增加

倘若患者吃了某些含硫胺素酶的食物,比如生鱼片、虾类以及咖啡,又比如茶跟一些氧化维生素等等,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硫胺素水平出现下降,引起了脚气病的发生。

3、维生素B1吸收障碍

每个人体内的维生素B1的浓度都是不同的,在人体内的储存量是很少的。一些诸如慢性腹泻、肠结核以及肠伤寒等等这些疾病的出现,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维生素B1吸收障碍的情况发生。此外,比如酗酒以及慢性营养不良这些情况,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吸收障碍的情况。

‘肆’ 脚气的原因有哪些

脚气在医学上陆晌桥称为足癣,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比如感染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以及犬小谨咐孢子菌等。主要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进行传染,比如穿患者的鞋袜或者和患者曾经共用毛巾、浴盆等。
因此预防脚气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浴盆等,同时要注意穿宽松透气的鞋袜。如果自身有真菌感染性疾病,比如手癣、甲癣等,应及时治疗以根除传染源。
脚气的临床表现较多,可以表现为脚趾尖发白、脱皮,还可表现为脚趾缝等部位的红斑以及深在的小水疱,瘙痒剧烈,抓破后可以流水。总之,脚气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疾病,尤其好发于夏季,所以在日常早猛生活中积极预防较重要。

‘伍’ 脚气什么原因导致的

脚气是因为脚部的皮肤感染了真菌引起的皮肤癣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脚趾间以及脚底汗腺比较多,容易出汗导致局部潮湿,再加上因为穿鞋使脚部不透气,导致局部温暖潮湿,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或者局部皮肤破损后就会引起脚气。脚气主要表现为脚趾间或者脚底有水疱、脱皮或者糜烂等症状,常伴有剧烈瘙痒,夏季比较多见。得了脚气以后,临床上采用局部涂抹抗真菌的药膏来治疗,可以选择使用酮康唑软膏或者特比萘芬软膏。部分顽固的脚气,还需要配合口服抗真菌的药物全身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药物

‘陆’ 脚气怎么形成的

关于脚气怎么形成的,展开谈一下原因以及脚气的类型。

说到脚气,大家对香港脚这个称呼应该不陌生,此前我们也经常谈到,脚气是因为湿气下注了导致的。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黄帝内经谈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黄帝内经也谈到,脾病则四肢不用,意思就是兆侍空脾受损,功能失常,四肢就会出现异常~另外,我们之前也谈过,体内湿气的根源在于阳气和脾的运化~

同时,湿属于阴,在自然界中,湿气也是集中在下面靠近地面的~另外,人的肝肾脾三脏的经络都是从脚趾开始的。那么如果这些脏腑出了问题,或者失常了,自然界中的湿毒之气等病邪,就会首先从脚开始进入伤害人体。加上内部的脏腑如何也失调了,有滞留的湿往下走,一起聚集在下部,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脚气,或者下阴潮湿,都是这些原因,包括女性的很多妇科病,男性前列腺问题,也是和这个相关。

刚谈的这个是导致脚气的根本原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根源还是在一个人的内部开始失衡或者虚了。大家可能还是不知道自己如果有脚气该咋办。

接着具体谈谈常见的几种脚气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常见的脚气主谈纳要有三类,寒湿型脚气,湿热脚气,血瘀型脚气。

1、寒湿型脚气

如果脚很痒,同时汗多潮湿,皮也烂了。这类就属于寒湿型脚气。这类同时还会存在手脚冰凉的问题,关于手脚冰凉,也讲过不少次,大家也应该知道,起主要原因为气血虚或者阳气虚。这也是导致这类脚气的根本原因,身体的亏虚让寒湿容易滞留。这种严重些的会出现脚趾肿胀的情况。

2、湿热型脚气。

对于湿热型,主要的表现就是脚很痒,同时较低的皮烂了,但是是干的。这种也是同刚才那种类似的原因,身体内部和外部,导致有湿气入侵了。同时,因为本身气血虚,受了风、热外邪等,导致筋脉走向族瞎焦枯的方向~然后就表现为脚底起皮,很痒,这种也是常说的干脚气~出现这类的人,有些还同时手也脱皮。手脱皮其实和脚气根本原因是一回事~有的一年四季都脱,而且经常性的痒~有的则是春秋这个季节容易出现。

3、血瘀型脚气。

另外一种是血瘀型脚气,这类和寒湿型差不多,症状也差不多,不过这类主要是把经脉气血给堵住了。寒湿导致血瘀了而出现,这种光除湿解决不了问题。比如经常泡泡脚也难以解决,就是因为经脉气血里面给堵着了~

总的来说,导致脚气的出现,湿是主要的罪魁祸首,其次就是寒邪和风邪。因为人五脏的经脉有三条都是从脚下起的。

有两条是从手上起的。而主要的原因是湿,所以这个问题出现一般在脚上,所以叫脚气了,在手上也会出现,可以脚手气,或者手气,也没毛病。

一般手上出现了,则基本都属于同时有风邪,风邪是阳邪,是向上的,容易出现在手上,比如有些人手上出现脱皮,本质上和脚气是一回事。这是手一般不会捂着,不会有脚气的臭味。

‘柒’ 脚气产生的原因

一、 机体原因

1、多汗

足部多汗潮湿,同时鞋袜不通气,汗液蒸发不畅,致使表皮呈白色浸渍状,尤其以趾间最明显,严重多汗可引起水疱、糜烂或角化过度,很容易继发真菌感染而引起足癣。天生脚汗多的人,因为脚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最容易招来真菌,因此很容易就得脚气。

2、肥胖

肥胖者更易出汗,趾间潮湿、浸渍而诱发糜烂型足癣。

3、妊亏伍塌娠

很多怀孕的准妈妈们都反映脚痒,有脚气,妊娠时足癣的发病率增高,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引起皮肤抵抗真菌能力下降有关。

4、敏感体质

天生有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等过敏体质,较容易因为抵抗力弱,让真菌有机可趁。

5、其它免疫问题

甚少的脚气患者是因为糖尿病或是身体免疫力低下所引起的,由于身体免疫差,导致抵抗真菌的能力减退,因而容易感染。

二、疾病原因

1、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缺乏胰岛素而引起营养物质代谢紊乱,皮肤抵抗力降低,并发皮肤真菌感染,易诱发糜烂型足癣。

2、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引起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受抑制,从而使真菌大量繁殖引起足癣。例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年老体弱者,因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而易导致真菌感染。

3、足部皮肤受到损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易诱发足癣。

三、足癣的不正规治疗

病人不重视足癣治疗,很多人认为它是“小病”,不去治疗而导致长期不愈,传染源亦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其次,病人对治疗缺乏耐心,稍有好转就自己停药,极易复发。或者因为经费问题半途而废。在通常情况下,足癣的症状消除后,真菌仍然会存活在皮肤鳞屑或鞋袜中,当遇到潮湿温暖的环境,真菌又会大量繁殖,导致足癣复发。

四、不良卫生习惯

1、城市居民大多住套间,进门换的拖鞋在家中大多相互不分,家庭及集体生活洗浴用品分不清,足癣可以直接传播。研究发现,2 人以上患病的家庭达80.4% ,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高;大家庭比小家庭患病率高出12%。

2、有的人追求时尚,夏季不穿凉鞋,一年四季穿皮鞋,或者经常穿运动鞋或旅游鞋,脚部长时间湿热不透气,容易发生足癣。

3、不少年轻人流行一种穿鞋新方法:赤着脚丫子、光脚穿运动鞋、皮鞋等。专家指出,这是一种不恰当的穿鞋方法。尤其是光脚穿着不透气的鞋子,容易诱发足癣。

4、还有一部分人不注意培养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就算足癣已被治愈,一旦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袜,使用他人的脚盆、拖鞋、毛巾,或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和地毯上赤脚行走等,也很容易再次感染而橘塌导致足癣复发。

5、真菌性阴道炎病人大都是因为把内裤和袜子混洗,被袜子上的足癣病菌污染了。手足癣除在手足之间容易互相感染外,最易被感染的'部位就是女性生殖系统。由于女性特殊的生殖生理结构,成了真菌滋生的理想培养基,再加之在较隐蔽的部位,阴部感染真菌也不容易被察觉。所以,将自己或全家人的内衣销圆裤、袜子混洗晾晒,都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家人患足癣或真菌性阴道炎者要特别注意。

6、用手搔抓患病部位可造成自身传染。

7、一双鞋子穿到底:穿鞋子穿了一整天,鞋子中通常都会有汗水、热气残留,一个晚上的时间不足以让鞋子恢复干爽,所以如果只有一双鞋子,可能因为重复的穿着,导致汗水不易排除,真菌容易滋生,导致脚气。

8、长时间穿着不透气、吸汗的鞋袜:长期穿着包得紧紧的鞋子,例如靴子,高筒运动鞋,都可能会妨碍脚部的汗水蒸发,另外不吸汗透气的裤袜,也容易让脚部的汗水无法蒸发。

9、没有保持脚部干燥:很多人都会忘记在洗完澡之后或是游泳之后把脚擦干,尤其是最容易滋生真菌的趾缝,而趾缝一旦有水存在,就不容易蒸发掉,也不容易被袜子吸收掉,就此为真菌塑造生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