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先天储铁不足: 如果婴儿是早产儿、双胎儿或多胞胎,母体通过胎盘给婴儿的铁储备可能会不足。 母亲在怀孕期间吃素或本身缺铁,也会导致婴儿体内铁储备不足。
2. 辅食添加不当: 46个月的婴儿应开始添加辅食,若单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6个月后仍不添加辅食,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建议首先给婴儿添加强化铁的米粉,之后逐渐添加蛋黄等含铁食物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3. 铁吸收障碍: 婴儿存在慢性腹泻等影响胃肠道对铁剂吸收的疾病,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部分婴儿出生后做过手术,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也可能影响铁剂的吸收。
4. 铁丢失过多: 肠道寄生虫感染、肠息肉等可导致肠道呈现慢性失血状态,从而引发婴儿缺铁性贫血。
⑵ 刚出生的宝宝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生儿贫血的病因很多,可由失血引起,亦可由再生不良或溶血所致,其中以失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较多见。 新生儿失血性贫血,新生儿失血性贫血占新生儿贫血的5%~10%,大致可分为3大类 : 1.产科意外,脐带胎盘异常; 产科意外,胎盘和(或)脐带畸形。 2.胎儿与母体或双胞胎之间的血液转输。 3.新生儿内出血。新生儿急性失血30~50ml,可致苍白甚至休克。
⑶ 什么是婴儿的生理性贫血
婴儿生理性贫血是指出生后的婴儿由于体内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减低引起的一种贫血表现,这是每个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所以称为婴儿生理性贫血。
为什么出生后的婴儿体内会发生红细胞破坏呢?
婴儿出生前叫胎儿,在母体内的胎儿没有肺的呼吸运动,也就是不可能通过肺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那么胎儿机体细胞所需的氧从哪获取呢?首先母亲通过肺呼吸运动吸入氧气、母亲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将氧带到胎盘并传递给胎儿红细胞,但胎儿红细胞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只有母亲红细胞血红蛋白运氧能力的一半,这样胎儿的造血器官就必须产生更多的细胞和血红蛋白来携带氧气,才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胎儿出生时的血红蛋白可高达190g/L以上。
出生后,婴儿肺呼吸运动开始,红细胞带氧能力明显增强,不再需要胎儿时期那么多的红细胞了,机体便“指示”骨髓减少红细胞的生成;而此时胎儿时期生产的红细胞也开始破坏;再加上出生后的3个月是婴儿生长最快的时期,血液液体容量的增加大于红细胞生成量的增加,原有的红细胞浓度被稀释。
上述因素的综合结果便是:出生后1周内血红蛋白逐渐下降,一般要到8周后方才停止,出生后2-3月血红蛋白可降至90-110g/L。这种正常生理变化引起的短暂贫血状态称为生理性贫血。在血红蛋白下降过程中,机体又“指示”骨髓逐渐增强造血能力,一般在半岁左右血红蛋白回升至正常水平,达到120~160g/L。
胎儿出生前,母体会给他(她)一份特殊的礼物——造血原料储存在胎儿体内,这些原料能保证胎儿出生后至少3个月的造血需要。尽管每个婴儿出生后都会出现生理性贫血,但一般来讲,足月产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很少降至90g/L以下,但早产儿生后3-6周血红蛋白可下降70-90g/L,这是由于早产儿从母亲那儿得到的造血物质较少,再加上早产儿出生后生长速度比足月儿快,血液液体容量增加相对更多、红细胞浓度稀释更大的原因所致。
生理性贫血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所以无须治疗。但应注意喂养的食物中必须富含造血需要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