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烟供仪轨中烟如何制作
一、烟供是把很多物品和食品进行一定比例的粉末制作、调配后进行烟熏式燃烧。烟供粉的制作方法如下:
(一)原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1、香料:人参须30g、肉豆蔻 20g、白豆蔻20g、竹黄20g、冰片20g、香叶20g、草果20g、丁香10g、红花10g ;
2、三乳:酥油50g、奶粉200g、奶酪干(奶酪干)30g ;
3、三甜:冰糖粉50g(白糖粉50g)、红糖粉50g、蜂蜜30g(建议蜂蜜制品)
4、主食:白面粉1000g、小米200g(研粉)、黄豆200g(研粉)、糙米200g(炒香研粉)、玉米粉200g、糯米粉200g
5、助燃与熏香:黄金檀粉1000g、印度红肉檀香粉250g。
(二)制作步骤:
1、用锅将白面粉或玉米粉等主食炒熟;
2、把三乳加里面和面粉搅拌均匀;
3、把各种香料粉碎加进去;
4、把三甜粉碎和面粉搅拌均匀;
(三)说明:以上原材料和重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自己时间情况调整,没有标准法本。只要是人类能吃的谷物,人类能闻的天然香料都可以用于烟供食材。制作烟供食材,关键是慈悲的心,决定作出好的烟供食材用于上供下施。另,现在网上有很多成品,如果没有时间制作可以买现成做好的。
二、烟供和火供都是点燃烟供粉利益鬼神,其主要区别是,
1、烟供供的是烟,火供供的是火;
2、烟供一般是个人仪轨,个人发心;火供是集体仪轨,由具有一定资格的师傅主持,集体发心。
3、烟供和火供的供养对象有四:(1)诸佛、菩萨、本尊;(2)护法及高灵力的天神;(3)六道有情众生;(4)诸鬼魂及饿鬼道。但火供侧重于前两者,也叫“上供”,烟供侧重于后两者,也叫“下施”。
三、烟供和火供就是施食,但其相对简单的施食来说更加庄严,仪轨更加完整。
⑵ 我是一个种烤烟的烤农,请问有什么药能让烘烤出来的烟颜色好看些吗
生产出优质的烤烟,最主要的是三个问题,一是烟叶品种,二是采叶时机,三是烤烟工艺。
品种推荐:红花大金元、K326、NC297、云烟85,不同品种对土壤的适应能力不同,初期你可试种,选择1一2个品种定种。
烤烟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育苗、大田生长和烟叶烘烤三个阶段。
烘烤的好坏直接影响烤烟的品种及生产效益。
烟叶烘烤是反映和决定烤烟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的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烟叶采收质量、烤房设备、烘烤工艺和实践经验等众多因素的有机配合。
所以说烟草的烘烤是一个涉及多类知识的系统的工程并不过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
随着烤烟生产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湿式传统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烟草管理部门的技术引导和资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发展,并显示了独有的优势。新型烤房和与其配套的新技术的到出现,把烟草生产带入智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新领域。初显了烟草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端倪。
我们以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这种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装烟室、加热室和热风循环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装烟室采用双门结构,容积约为70~90立方米。室内两侧墙壁上有三趟搭放烟杆的沟槽,中间设搭烟架。这些小窗口是观察窗,这里设两个排湿通道,中间的是热风循环通道。两侧墙壁上还有两个备用的排湿口。这里是加热室,下面是加热炉,炉上边六根铁管是换热器,它除承担散热作用外还是加热炉的烟囱。这是加热室和装烟室的过渡间。热风循环控制系统由循环风机、鼓风机、数字化控制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干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温度、湿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湿度,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的差值,我们这里称为“干湿差”。
点火后燃烧炉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到达燃烧室顶部,换热器散发的热量被循环风机吸入装烟室,而煤烟经管路直接排到炉外。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热气流穿过上层、中层和下层烟叶的缝隙到达装烟室的底层,再经热风循环通道回到加热室进行新的加热循环。烟叶在热风从表面流过时被加热烘烤。当室内温度过高时,补风门开启,冷空气进入以调整室内温度。而当室内湿度过大时,可打开排湿门降低室内湿度。在烘烤过程中,干湿球温度计随时监测着装烟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并根据事先制订的烘烤工艺,控制循环风机、鼓风机和补风门的工作状态,从而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等多种方式完成整个的烘烤过程。
2、密集形卧式烤房的主要特点:① 采用强制热风循环和温湿度自动控制。实现了烘烤过程的数据化和科学化,控温、控湿准确性高。降低烟叶烘烤风险,有效改善了烟叶的烘烤品质。 ② 降低了烤房高度,装烟卸烟方便,从而减轻了烘烤作业的劳动强度。③ 装烟量大,每座烤房可装烟4500~5000公斤,提高了生产效率。④ 燃烧和换热效率高,降低了耗煤量。每公斤干烟耗煤成本仅为普通烤房的50~70%左右。⑤ 加热室与装烟室分离,可以保证烟叶和烤房的安全。
二、烟叶的成熟采收
因为烟叶的采收质量与最终的烘烤品质密切相关,所以要介绍烟叶的烘烤技术我们还要从烟叶采摘这一环节说起。
不成熟的烟叶和过熟的烟叶在烘烤中变黄和失水速度与正常成熟的烟叶差异较大,极易烤青、考黑或烤成杂色烟。给烟叶的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准确的识别烟叶的成熟程度,适时采摘是烟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根据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和成熟时间的差别,我们把一颗烟株上的烟叶分为:下部烟叶、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从下部烟叶开始成熟到上部烟叶全部成熟,整个采收过程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1、下部烟叶的成熟特征
在烟株封顶后的5~10天,就应注意采收下部烟叶了。除了从采收的时间上估算外,还要注意烟叶成熟时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叶片应出现绿中泛黄的现象。但下部叶片因通风差,采光不匀等因素的影响,叶面颜色往往分布不均匀,所以要先看叶耳和叶基是否为黄绿色,再看叶尖是否开始转黄或枯尖。二是烟叶主茎与烟株茎竿的夹角要比没成熟的烟叶明显增大。三看叶脉应该出现褪色或变白。四是采摘时应有清脆的断裂声,断面光滑,符合这几个条件的下部烟叶就要及时采收了。
2、中部烟叶的成熟特征:中部烟叶一般是在封顶后的30~40天开始进入成熟期。通常是在下部叶采收完成后,停7~10天后再进行采收。成熟特征是:叶面落黄8成左右,主脉全白发亮,支脉变白,茸毛大部分脱落,叶尖叶缘下垂。
3、上部烟叶的成熟特征:上部烟叶要保证充分成熟后才能采收,一般是从封顶后50~60天开始。主要识别特征是:叶面落黄9成左右,主脉支脉变白发亮,茸毛脱落,叶面皱折明显,有时会出现明显的成熟斑块。为了防止烘烤后烟叶出现挂灰,顶部四到六片叶要待成熟后一次性采收。
4、采收注意事项
采摘烟叶时要掐住烟叶茎根部,上下稍用力,尽量减小采摘后留下的伤口,更不能随意扭折,造成烟株茎皮损坏。
采下的烟叶在搬运、装车和堆放时要避免挤压、摩擦和日晒,要放置阴凉处。堆放时要尽量松散,不可太高,避免发热烫伤。
三、编烟和装烟
编烟和装烟是烘烤前的两个重要工序。合理地编烟和装烟能保证同类烟叶所需温度的均匀一致性。如果编烟和装烟的疏密和部位不合理,烘烤中易出现烤糟和烤青的问题。那么,对编烟和装烟的要求是什么呢?
1、编烟的技术要点
一 编烟要在编烟房或阴凉处进行,要搭架编烟不要拖地编烟,编好的烟叶要在遮荫处悬挂。
二 是编杆前要把烟叶正确分类:一类是成熟叶,另一类是欠熟叶,还有一类是过熟叶和可利用的病斑叶。编杆时要把三种类型烟叶分别编杆,保证同杆同类。编好的不同类别的烟叶要分隔清楚不能混淆。
三是每撮的烟叶要叶背靠叶背。叶基对齐并露出烟杆头4厘米左右,注意绑扎结实,防止脱落。烟杆两端各留出8厘米空头,以备搭挂用。
三是要疏密得当,要求大叶两片一撮,小叶三片一撮,撮与撮间均匀一致。通常一点五米长的烟杆,每杆编烟50~60撮,重量约8~10公斤。重量大含水多的叶片编烟宜稀,每杆可比常规少5~10撮。叶片较小时每杆要比常规多编5~10撮。撮与撮间疏密要均匀一致,严禁一半密一半稀。
2、分炕装烟的原则
根据装烟室内的温度差异我们把室内的空间划分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我们介绍的烤房采用的是下排湿方式,上棚为高温区,过熟的烟叶要装在上棚。中棚属中温区应装适熟的烟叶。下棚属低温区,欠熟的烟叶应放在下棚。这样利用温度的差异弥补成熟上的偏差,可使同炉的烟叶质量趋近一致。这就是我们前边讲的编烟时要分类编杆的道理所在。
装烟时要把握的是装烟密度要适宜,疏密一致。通常相邻两个烟竿的距离为8~12厘米,普通烤房改密集型烤房的装烟竿距为12~15厘米。要确保水平和垂直方向装烟密度均匀一致。烟竿两端的烟叶与墙体或邻杆烟叶要紧密接触,不留空间,否则热气流就会集中流向这些空间,造成同棚烟叶受热不均匀。
原则上,上、中、下三棚都必须装满烟叶,才可烘烤。但若一次采烟量不足时,宁可只装上、中两棚,不可稀装下棚,如两棚装满有剩余,可在门口处搭挂,密度要疏松些,而且两路要对称。
3、装烟时应注意的问题:① 装烟前检查温度计水壶是否缺水或漏水,确认纱布头已深入水槽中,两个风机是否同向运转② 装烟室过潮和过热时不要装烟,过潮时应先点火驱潮,过热时要开门降温,待温度和湿度正常后再装烟。③当日采收、编杆的烟叶要当天烘烤。④ 装满炕后要把室内杂物及散落的叶片清理干净,然后关闭装烟门并封严以防散热。
四、烘烤工艺
密集型烤房与普通标准化烤房的烘烤机理相通,其不同之处在于装烟密度大和实行了强制通风。
密集型烤房的烘烤基本模式仍然是三段式烘烤工艺。对于不同素质的鲜烟,还可在基本模式基础上灵活调整,实施应变烘烤。这样就降低了传统烤房烘烤中对人为因素的依赖程度,使烤烟质量变得更加稳定可靠。下面我们按烘烤过程分段介绍烘烤方法。
1、变黄阶段
烟叶变黄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叶片塌架变软,变黄达到簧片青筋微带青。
① 基本工艺条件
干湿球温度。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至38℃,并保持稳定,误差不超过1℃。干湿球温度相差2℃~3℃,误差不超过0.5℃;稳温时间要视烟叶变化情况而定,一般为30~72小时,当烟叶达到8成黄左右时,以平均4小时升温l℃速度,将温度升到42℃,干湿差由2℃升到4℃左右,并延长时间,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这段稳温时间约为8~12小时。
坚持通风 变黄阶段要持续强制通风,风机先高速运转2~4小时,然后低速连续运转。缩小棚间温、湿度差,促使各棚烟叶的变黄与干燥尽可能均匀一致。
② 灵活控制的因素,灵活控制升温速度,通常雨天烟、薄烟、过熟烟、贪青烟或处于海拔较低的烟区,升温宜快,适当缩短38℃前的低温阶段。而旱烟、厚烟、适熟烟、处于海拔较高烟区,升温宜慢、相应延长38℃前的低温阶段。
灵活控制干湿差 对素质不高、易于烤黑的鲜烟,应将干湿差扩大到3℃~5℃,这样可以预防“硬变黄”现象。对素质较高、有烤青倾向的鲜烟,应缩小干湿差,保持在1℃左右,这样可以杜绝烤青现象。
灵活控制变黄程度 对品质优良、易于烘烤的鲜烟,可提高变黄程度达9~10成黄。对素质较差、不好烘烤的鲜烟,应将变黄程度降低到7~8成黄,让没有变黄的青色部分留给以后定色阶段较高温度下再变黄,这样可以预防把烟烤黑。
2、定色阶段 定色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适时适速定色,提高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要做到42℃叶片全黄,48℃叶脉全黄。在干燥程度上要达到:50℃时叶片半干,54℃时叶片全干。
① 工艺条件 转火升温。烟叶在42℃稳温完成变黄要求之后,开始加大烧火,缓慢升温,转入定色阶段,这个过程的转换俗称“转火”。不适时转火会出现烤黑或烤青烟现象,所以转火时间的早或晚,升温速度的快与慢,是定色阶段关键环节。为了做到适时转火升温,烟农常采取分时段升温方法,其操作要点是: 以平均3小时升温1℃的速度,用12小时将温度由42℃升至46℃,湿球要稳定地保持在38℃~39℃。再以平均2小时 升温1℃的速度,用8小时左右时间将温度由46℃升至50℃,湿球仍保持在38℃~39℃。 然后,以平均每小时1℃的速度升温到54℃,湿球要稳定在39℃~40℃间。最后,在54℃左右稳温12~20小时,确保全炕烟叶干片定色。
连续强制通风 定色阶段循环风机要持续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的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
②灵活控制的因素 灵活控制升温速度,对于变黄快的烟叶,在转火后应快速升温定色。对于变黄慢的烟叶要慢速升温定色,使残留较多的青色在转火后,靠更高的温度和较慢的升温速度完成变黄和定色。灵活控制干湿差,对于素质高、烘烤潜质大的鲜烟叶,要采用相对较高的湿球温度,确保烟叶进行充分和完善变化,实现烤黄、烤熟、烤香。比如在38℃~42℃时,干湿差可以达到3℃;42℃~50℃时,湿球稳定在39℃;50℃~54℃期间,湿球稳定在40℃左右。若鲜烟叶素质不高、不太好烤,则宜控制相对较低的湿球温度。
3、干筋阶段 干筋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全炕烟叶全部烤干烤透,不出湿筋、湿片,无洇筋现象。
① 工艺条件 温湿度控制,干球温度以每小时1℃的速度由54℃左右升温至68℃。其中当升温到60℃时,要适度顿火稳温,等全炕低温区的烟叶完全干片定色后再继续升温,当温度达到68℃后,稳温12~20小时。在稳温过程中,当烟筋仅剩3厘米左右未彻底干燥、但已干缩呈紫色时,即可停止加煤,鼓风机仍需持续运转6小时左右才可停止工作。湿球温度的调整方法是,自干筋期升温开始,逐渐关小进排湿口,使湿球温度迅速调整至41-42℃,最高不超过43℃,最低不低于41℃。直至干筋结束。减小强制通风,干筋阶段初期循环风机要保持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直至炉火熄灭,烤房内温度低于50℃后,才能关机,以防止风机电机损坏和烤房内局部过热而损害顶棚烟叶。
4、特殊工艺措施
① 低温定色 在烘烤返青烟时,除早转火促残存青色在较高温度下完成变黄外,更应坚持在47℃时充分延长时间,并将湿球温度保持在34℃~36℃。以较低的温度和较强的通风使烟叶干燥达60%以上,确保烟叶安全定色。
②湿球“前低后高”定色 烘烤身份较薄、颜色较淡的烟叶时,在干球温度达50℃之前,湿球温度应保持在35℃~38℃间,确保叶片干燥达小卷筒。在干球温度为50℃~54℃时,要采取较高的湿球温度,约39℃~41℃。这样不但可以顺利定色,还可增进烟叶品质。
五 常见的烤坏烟现象
1、青黄烟 青黄烟是指烘烤后黄多青少,浮青、黄片青筋,青黄烟的香气质差,刺激性和清杂气重。青黄烟产生原因:叶片采青,成熟度不够。采收后烟叶没分类编杆,成熟程度差异过大。热炉装烟,烘烤起点温度过高。烘烤中变黄不够,升温过早。转火升温过快,使定色前期烟叶干燥过快。在50度前烟叶未达黄片黄筋,升温后部分烟叶易青筋。
2、黑糟烟 烤后呈黑褐色,光泽暗淡,品质低劣的烟统称为黑糟烟。产生的原因常有:含水较多烟叶在定色期升温过急过猛。进风排湿面积偏小排湿不良。装烟过密,烤房升温性能跟不上。多数叶没能及时定色。编装杆时烟叶疏密不均匀。
3、挂灰 烘烤后叶面上有灰黑、灰褐、灰白、黑褐、红褐色等杂色斑块的烟叶都称挂灰烟。 过熟叶、打顶过低的烟叶和留叶数少于三片的顶部烟叶容易挂灰。变黄期温度忽高忽低。变黄期温度过低,烟叶不失水。定色期45~46℃前升温速度过快,常伴随有糟烟。45~46度后升温过快,常伴随有蒸片。定色期至60℃前烤房温度降低较大且时间长。干筋期降温易形成基部挂灰,并常伴有洇茎。
以上介绍的只是烟叶烘烤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地域、气候、烤烟品种、烤房类型和工艺措施等多方面的差别,烘烤时许多因素都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这就需要农民朋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总结经验,加深对烟叶烘烤特性的了解和把握。在烟叶烘烤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成熟的工艺路线。
1、烘烤原则
四看四定 看鲜烟叶质量,定烘烤技术;看烟叶变化,定干湿球温度;看干球温度高低定烧火大小;看湿球温度高低,定气窗和进风洞开度大小。四严四灵活 烘烤技术应用同鲜烟叶基本素质相适应要严,具体掌握要灵活;干湿球温度与烟叶变化相适应要严,各阶段持续时间长短要灵活;确保干球温度在规定范围内要严,烧火大小要灵活;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要严,排气窗、进风洞开度要灵活。
2、烘烤操作流程
控制变黄阶段的温度,以 36一38℃最高不超过41℃基本完成烟叶变黄,严格控制变黄和干叶阶段的水分动态,保持相对湿度80-85%,变黄期脱水40%以上,使定色期脱水量由传统工艺的50%左右下降到35%以下,减少在定色期集中脱水的负担,45一47℃以前升温速度0.33-0.75℃/小时,之后加快为0.5-1.0℃/小时,整个定色期湿球温度控制在37-39℃,最低不少于35℃,最高不超过40℃。烟叶干燥大卷筒后,以1.0℃/小时的速度.升温到68℃,使烟筋彻底干燥,湿球温度控制在43℃以下。
3、几类烟叶的烘烤方法
(1)正常烟叶烘烤 变黄阶段 装烟后关严天窗、地洞和门窗。经若干小时预变黄使叶尖变黄后,干球温度以1℃/小时的速度升到36-38℃,湿球温度控制在35-36℃,保持干湿差1-2℃,稳温延长时间,42℃以前使底层烟叶变黄发软。变黄结束时,下部叶变黄程度要达到八成黄;中上部烟叶变黄达九至十成黄,烟叶凋萎,主脉开始变软、勾尖卷边。
定色阶段 变黄达到要求后,干球温度以 2-3小时升至 54℃,若烟叶失水慢或烟筋变黄慢,须在45-48℃稳温延长时间,使烟筋变黄,部分烟叶小卷筒后,再以1一2℃/小时升温至54-55℃,稳温至叶片完全干燥。随干球温度上升,湿球温度同步上升且稳定在38-40℃。此阶段烟叶变化要求为:50℃以前使中上层烟叶充分变黄发软,达到黄片黄筋,54C稳温到烟叶大卷筒。
干筋阶段 以1.0℃/小时的速度由55℃升温到68℃,最高不超过70℃,直至烟叶完全干燥。湿球温度稳定在40-42℃至烘烤结束。达到全部烟叶充分干燥。
(2)含水量多的烟叶(含水量多的烟叶系由成熟期雨水偏多的情况所形成)
变黄阶段 点火时,关闭门窗,适当开启天窗,干球温度以1℃/小时升至38℃,在38-40℃稳温延长时间,再以1℃/小时升至42-43℃稳定使烟叶变化达到要求。湿球温度同步上升,保持干湿差3℃左右。烟叶变化的标准是:在38—40℃使底棚烟叶变黄四至五成黄,叶片发软,42一43℃达七成黄,主脉变软。
定色阶段干球温度以2一3小时1℃升至45℃,在45-48℃稳温延长,直至烤房内烟叶全部变黄,干燥达小卷筒,再以 0.5一I℃/小时升至54-55℃,稳温至叶片干燥大卷筒。干球温度50℃以前湿球温度稳定在36-38℃,50℃以后湿球温度再逐渐增加1℃。干燥阶段同正常烟叶烘烤。
(3)含水量少的烟叶(系生长和成熟期间天气长期干旱所形成)
变黄阶段 点火时,关严门窗、天窗、地洞。干球温度以 l-2小时I℃升至34-36℃,稳温使底棚烟叶叶尖变黄后,再以I℃/小时升至38-40℃,稳温使底棚烟叶变黄九至十成黄,主脉变软。干湿差1℃左右,温度差偏大时加水补湿。
定色阶段 以1℃/小时升温至 45℃,在 45-48℃稳温延长时间,使中上层烟叶充分发黄发软,然后以1-3小时1℃升温54一55℃,稳温达烟叶大卷筒。湿球温度稳定在38一40℃。干燥阶段同正常烟叶。
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l)升温和稳温是个相对的的概念,某段时间内温度在2℃内上下波动是正常的,对烟叶质量没有明显的负效应。温度指标要求升温0.5℃/小时,实际是表示一小时内温度动态上升0.5℃。
(2)在定色期,不能按照操作指标机械地通过烧小火、关小天窗来达到烟叶变化目标,必须主动烧火火、开大天窗来能动控制温、湿度,以保证烘烤的成功。
(3)烘烤各阶段的各个指标是相对而定的,具体操作中,根据烟叶变化的实际情况可随时进行调整。如下表设有4个温度检查点,若某一点上为未达到烟叶变黄或干燥要求,可通过调整烘烤时间和开闭天窗来实现目标。
(4)烘烤时干湿球温度计挂在烤房底棚,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应用均以底棚为准。
5、回潮和堆放
(1)回潮 借助傍晚至凌晨外界较高的相对湿度,打开烤房的天窗、地洞、房门,使烟叶吸收空气中的水汽,或将烟叶出房放置于地面使其回潮。
(2)堆放 堆放地点要干燥,不受阳光直射,远离化肥、农药等有异味物质;以烟垛形式堆放,烟垛高度不超过1.5米,长宽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同部位、质量的烟叶分开堆放,堆放时叶尖向里,叶基向外,叠放整齐,个别湿筋或温片烟叶必需剔除,堆好后用塑料薄膜、麻布等盖严,并覆盖遮光物,防止烟叶褪色;定期检查,防止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造成烟叶霉烂变质。
⑶ 如何做烟供
居士问:有人说,每天做烟供、施食,如果不能让给这些众生满意的话,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这个说法对吗?
烟供、施食怎么做才是如法的? 每个人都能做烟供、施食吗?
智渡法师答:1、“烟供”、“施食”是两种修法,“烟供”又称“烧烟烟”即《烧香供养法》,“施食”即《蒙生施食仪》。
2、得到具传承上师传授“烟供”与“施食”法者均可修习此二法。
3、“烟供”是供养以宝生佛等四如来为代表的十方诸佛,诸佛加持后、下施众生,尤其是处中阴身者,令得闻香而解脱;“施食”则是布施饿鬼等鬼道众生。无论“烟供”或“施食”只要按照上师所传授的方法而修习,众生不满意无有是处。
4、要使修者如法,前提是传授者具此传承,修习者如法求学。
⑷ 关于烟供的一些疑问
至于”桑“和”束“的具体差别,我想只有具体请教传法师父(上师)才能得到专业系统的答复。这两个词汇太专业,没有确切传承,可能网罗间的解说未免差异。
我个人理解,您的忧虑或许就来源于”传承的模糊“,也就是得到的开示不够具体(或者理解不够透彻),以及材料来源也不够透彻。当然,这里并非指您的材料有问题或者传法师父所传仪轨有问题。而是说,对于您来说这两者把握都不是很有信心,还是有疑虑之处。
对此,我想能够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求得”确切来源的材料“及”仪轨“。由此所有疑虑都会打消。您说得没错,网上的解说确实不易清楚理解。
对于运行”烟供“而言,个人意见,最好是”材料(烟供粉)“以及”仪轨“都是同一出处,有确切的师父(上师)开许传承,这样更为有依据,信心也会充实。
由于不能发”疑似广告“。所以相关讯息不能发布,如需帮助可以网络私信。不求您采纳此回答,仅提供帮助信息...
⑸ 烟叶烘烤技术
按烘烤过程分段介绍烘烤方法:
1、变黄阶段
烟叶变黄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叶片塌架变软,变黄达到簧片青筋微带青。
①基本工艺条件
干湿球温度。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至38℃,并保持稳定,误差不超过1℃。干湿球温度相差2℃~3℃,误差不超过0.5℃;稳温时间要视烟叶变化情况而定,一般为30~72小时,当烟叶达到8成黄左右时,以平均4小时升温l℃速度,将温度升到42℃,干湿差由2℃升到4℃左右,并延长时间,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这段稳温时间约为8~12小时。
坚持通风变黄阶段要持续强制通风,风机先高速运转2~4小时,然后低速连续运转。缩小棚间温、湿度差,促使各棚烟叶的变黄与干燥尽可能均匀一致。
②灵活控制的因素,灵活控制升温速度,通常雨天烟、薄烟、过熟烟、贪青烟或处于海拔较低的烟区,升温宜快,适当缩短38℃前的低温阶段。而旱烟、厚烟、适熟烟、处于海拔较高烟区,升温宜慢、相应延长38℃前的低温阶段。
灵活控制干湿差对素质不高、易于烤黑的鲜烟,应将干湿差扩大到3℃~5℃,这样可以预防“硬变黄”现象。对素质较高、有烤青倾向的鲜烟,应缩小干湿差,保持在1℃左右,这样可以杜绝烤青现象。
灵活控制变黄程度对品质优良、易于烘烤的鲜烟,可提高变黄程度达9~10成黄。对素质较差、不好烘烤的鲜烟,应将变黄程度降低到7~8成黄,让没有变黄的青色部分留给以后定色阶段较高温度下再变黄,这样可以预防把烟烤黑。
2、定色阶段定色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适时适速定色,提高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要做到42℃叶片全黄,48℃叶脉全黄。在干燥程度上要达到:50℃时叶片半干,54℃时叶片全干。
①工艺条件转火升温。烟叶在42℃稳温完成变黄要求之后,开始加大烧火,缓慢升温,转入定色阶段,这个过程的转换俗称“转火”。不适时转火会出现烤黑或烤青烟现象,所以转火时间的早或晚,升温速度的快与慢,是定色阶段关键环节。为了做到适时转火升温,烟农常采取分时段升温方法,其操作要点是:以平均3小时升温1℃的速度,用12小时将温度由42℃升至46℃,湿球要稳定地保持在38℃~39℃。再以平均2小时升温1℃的速度,用8小时左右时间将温度由46℃升至50℃,湿球仍保持在38℃~39℃。然后,以平均每小时1℃的速度升温到54℃,湿球要稳定在39℃~40℃间。最后,在54℃左右稳温12~20小时,确保全炕烟叶干片定色。
连续强制通风定色阶段循环风机要持续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的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
②灵活控制的因素灵活控制升温速度,对于变黄快的烟叶,在转火后应快速升温定色。对于变黄慢的烟叶要慢速升温定色,使残留较多的青色在转火后,靠更高的温度和较慢的升温速度完成变黄和定色。灵活控制干湿差,对于素质高、烘烤潜质大的鲜烟叶,要采用相对较高的湿球温度,确保烟叶进行充分和完善变化,实现烤黄、烤熟、烤香。比如在38℃~42℃时,干湿差可以达到3℃;42℃~50℃时,湿球稳定在39℃;50℃~54℃期间,湿球稳定在40℃左右。若鲜烟叶素质不高、不太好烤,则宜控制相对较低的湿球温度。
3、干筋阶段干筋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全炕烟叶全部烤干烤透,不出湿筋、湿片,无洇筋现象。
①工艺条件温湿度控制,干球温度以每小时1℃的速度由54℃左右升温至68℃。其中当升温到60℃时,要适度顿火稳温,等全炕低温区的烟叶完全干片定色后再继续升温,当温度达到68℃后,稳温12~20小时。在稳温过程中,当烟筋仅剩3厘米左右未彻底干燥、但已干缩呈紫色时,即可停止加煤,鼓风机仍需持续运转6小时左右才可停止工作。湿球温度的调整方法是,自干筋期升温开始,逐渐关小进排湿口,使湿球温度迅速调整至41-42℃,最高不超过43℃,最低不低于41℃。直至干筋结束。减小强制通风,干筋阶段初期循环风机要保持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直至炉火熄灭,烤房内温度低于50℃后,才能关机,以防止风机电机损坏和烤房内局部过热而损害顶棚烟叶。
4、特殊工艺措施
①低温定色在烘烤返青烟时,除早转火促残存青色在较高温度下完成变黄外,更应坚持在47℃时充分延长时间,并将湿球温度保持在34℃~36℃。以较低的温度和较强的通风使烟叶干燥达60%以上,确保烟叶安全定色。
②湿球“前低后高”定色烘烤身份较薄、颜色较淡的烟叶时,在干球温度达50℃之前,湿球温度应保持在35℃~38℃间,确保叶片干燥达小卷筒。在干球温度为50℃~54℃时,要采取较高的湿球温度,约39℃~41℃。这样不但可以顺利定色,还可增进烟叶品质。
⑹ 为什么要做烟供,有什么仪轨,做烟供必须天天做吗
人要吃东西进食,佛菩萨需要供奉,供养,六道的恶鬼,众阴身这些都需要。发心做烟供能得诸佛菩萨欢喜,让六道众生得离解脱。这就是做烟供的功德福报。
在家自行做烟供时,可分为桑束,桑也就是说早上行烟供,以上供诸佛菩萨,束的话就是傍晚5-11点做烟供,行下施六道众生。在做烟供的同时可默念一些咒语,具体可参考网络烟供。这样就是做烟供的一般方式。烟供每天都可以做,发善心也是最重要。其次也要选择纯质没有不如法的人工化学添加的烟供香粉,雪域天木自己常用,某宝熏香蜜语请过,做烟供不错。希望您能够采纳。
⑺ 我的烟供体会,一起来探讨一下
我烟供1到2年了,自己做过烟供食子,在这网上买过食子,当然自己做,买都可以,我是在他们家买的酥香宝敬佛堂,从刚开始一天都坚持不下去,到后来的稳定,到现在的每日必做,感觉有很多体会想说,在网上看到说,烟供可以和业主搞好关系,可以美容,就开始瞎捣鼓,买好烟供材料第一次就是一颗颗做好的,一次点上10颗,就开始按照仪轨烟供,第一二天,感觉心慌,做了个有感应的能给了我启发,坚持一个月的时候,吃完饭开始烟供,把烟供盘放好,拿出去,结果手好像被人拍了一下,很快的感,盘掉了下去,感觉很邪门,但是我觉得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违缘不成??于是重新搞了个放好接着念仪轨,但是这件事坚定了我烟供的决心,因为我觉得消业障这种东西就算有感应也是梦里罢了,现实中不会太大改变,这件事情让我相信了,因为一个星期后,我有次去喝喜酒没有烟供,回家时候感觉脑子疼,想不出为什么!想着太晚了,不搞烟供算了,结果更疼,想想还是做吧!自己吃了饭,有情众生还没吃,于是开是烟供,过了20分钟,搞完仪轨后,突然发现头不疼了=_=,才知道头疼是叫我不要偷懒!!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都是烟供再睡觉的!烟供最大的感应是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前几世是西藏的小男孩,结果被妈妈割了小鸡鸡,又或者是再集市,很多人买东西,或者档口,大家买吃的,包子馒头,炒粉,我最奇怪的是一次梦里喝了一碗大碗茶,最近一年有个奇特的梦,梦见我给一个不认识的女人的小孩喂东西!感觉烟供最大的感觉就是善资粮多了,能接触很多的善知识,即使有些没能坚持很多,但是一定程度上来说,结缘了一部分书,愣严咒,妙法莲花经,僧伽咤,心经,金刚经,也都抄写或者诵持了!烟供后来感觉研究下来感觉可能材料的不同效果会有很多不同呢!我学会烟供后,开始自己买铜的锅子自己制作,用最好的材料,具体配方参考,四臂观音烟供粉制作,自己做的烟供粉非标香,每次点一个那种烧烤的速燃碳,用铜勺子挖一点烟供粉放上去感觉,特别舒服!!闻着那个味道!真的有种食物的味道!例如我最近烟供会放奶粉进去,有师兄说,奶油和奶粉都是加入烟供好材料,众生享用到了会非常舒服的,消除业障会非标快!!!!烟供施食我都感觉是非常棒的,施食我一般都是念六字大明咒加舍字再丢出去,这样很简单,用馒头加持,一般人没时间可以简单操作!有时间还是因该按仪轨去做,才是如法!!我个人觉得用咒语加持于烟供食子香上有非常不错大感应!我是加持地藏灭罪真言7遍!!还有不空绢索咒7遍!如意轮咒7遍,如一切事坛的大随求心咒7遍,效果不错!再念烟供仪轨!!
⑻ 如何自制烟供粉
所需材料:肉豆蔻、白豆蔻、石膏、红花、草、丁香、酥油、全脂奶粉、酸奶、白糖、红糖、蜂蜜
1、用铜锅炒或锈钢锅用火熔化50克酥油炒斤面粉稍微炒用炒久要酥油炒入面粉
2、炒面粉其余三白三甜各50克混匀
3、再加入6味香药材各10克混匀
4、放冰箱冷藏晒干收藏更易霉变
最主要还是要靠咒语佛号的加持才是最重要的。烟供粉要制作前是要先做点准备的!除了当日全天要素食,身体要沐浴,洁口,戴上口罩。制作前最好还是要念送祈请文修一段简单的仪轨表示慎重 。
(8)怎样让烟烘出好颜色扩展阅读
烟供时间:
桑:农历十五日左右,盈满圆月日最吉利。一般人改运除障,宜选农历1~15日中间之吉祥日。若每天施烟供者不用择日。闭关者每天一次,以上午至中午之间施供最适宜
诉:闭关时大多选择黄昏时刻。一般修行人随时皆可。若布施中阴亡者,视他生前三餐吃饭时间之习惯为主。鬼神随时皆可,不须另择时辰。厉魔则黄昏最适宜。
烟供之功德:
1、房间不安静、不吉祥,熏之可驱除鬼厉。
2、着魔、内心不安、精神异常闻香迅速除魔。
3、精神萎靡、身软无力、闻香可提神。
4、装藏时用之。
5、修法、灌顶……等用以迎请诸佛迅速降临。
6、可种福德、智能资粮。
⑼ 烟供的方法和步骤
烟供可以自己做,不需要有师父代或者是传承的,不过一定要如法,仪轨要是如法的,烟供的用品也不能来源不敬,或者有很多商家制作的不够如理,随便用木屑之类的,没有真正众生需要的食物和药物,我们既然有缘遇见佛法,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可以去搜销量高一些的,价格不能太便宜的烟供药供,我身边的人用紫竹林的,用了就知道好不好,自己做了一段时间烟供之后会有感觉的,不敢说是感应,但是自己都觉得轻松很多好像帮助了很多人一样。
如果是自己在家做的话阳台就可以了,很多人对这个都不了解,以前经常被人家误解的,以为在搞什么神神道道的,所以一开始尽量避开人多的时候,安静的时候做吧,还有多回向左邻右舍,给他们的冤亲债主,减少一些做烟供的阻碍,最后一点就是千万不要放弃,能做烟供是大福报,很多人担心自己施食鬼神吃不到,那岂不是白做了吗?于是到处找感应,比如施食的时候有没有起风啊;追求梦境,觉得我做梦了,梦里有一大堆人吃饭了,那我就施食成功了,如果没做梦,老是担心,老是考虑要不要继续施食......这是一年前的我,也是很多初发心施食的同修常见的问题。
其实感应是有的,但不一定我们能够觉察得出来(事实上也没必要把注意力放到所谓感应上了,我们只管施食,就一定会如佛经说讲的积聚大福德),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善心一起,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恶心一起,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我们的一个起心动念或者是做了一件善事,福虽还没到,本来要有的灾祸都却没有了,本来做生意要亏大血本的现在不亏了,本来要丢命的现在只是擦伤了一点点......你说,这些不是感应吗?只不过我们不能觉察而已,但上天不会亏待我们的呀,因果不会亏待我们,佛菩萨更不会亏待我们!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施食的人诸佛菩萨天仙龙神护如眼睛,不会让我们受到伤害的,因为有我们这样一群施食的佛子,无量的饿鬼都能够得到利益呀,不仅是饿鬼得利益,我们自己也能够如经上所说获得很大的利益,我们把施食的功德回向给累劫
⑽ 种植烟的时候,怎样才能让烟叶不上斑,而且还烤得好。
烤烟是一种需要养分比较全面的作物,不但需要大量的氮、磷、钾而且还需要镁、硼、局部补锌、氯等元素”,长期栽种一是土壤养分的片面消耗,烟田全钾、速效硼、交换镁的亏缺加剧,养分供应不平衡,影响了烟株的生长发育,烟株瘦小,生产速度缓慢,烟叶产量下降,成熟度变差,烤后烟叶组织紧密,颜色灰暗,油分少,不耐贮藏,烟叶可用性下降。二是连作使病原菌取食和繁殖留下了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多年连作危害烟草的病虫源大量滋生,导致病虫危害加剧,烟田黑胫病、根黑腐病、根结线虫病和赤星病的发病率升高。在实行区域化种植的基础上,必须要合理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