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购物 » 偏瘫怎样穿衣服
扩展阅读
怎样自动关门迷你世界 2025-09-21 03:52:02
粤省健康码怎样改密码 2025-09-21 03:45:49

偏瘫怎样穿衣服

发布时间: 2022-11-29 09:21:35

A. 做自己的康复治疗师七:偏瘫患者怎样穿脱衣服

一旦偏瘫患者能坐稳,即可对患者进行穿脱衣服的训练。其训练原则为先穿偏瘫侧肢体,后穿健侧肢体;先脱健侧肢体,后脱偏瘫侧肢体。 偏瘫患者如何单手穿脱套头衫?1.穿套头衫1.1 将套头衫背面朝上,放在双腿上,用健手将偏瘫手套进衣袖内。1.2 将健手套进另一只衣袖。1.3 低头,健手将领口拉开,并让领口套过头部。1.4 用健手将衣服拉下,并整理好。2.脱套头衫2.1 低头,用健手从颈后将衣服拉过头部。2.2 脱去健肢的衣袖。2.3 用健手脱去偏瘫侧上肢的衣袖。 偏瘫患者如何单手穿脱开襟衫?1.穿开襟衫1.1 将开襟衫里面朝上,平铺于双腿上,衣领冲前,用健手将偏瘫手放入衣袖内,并将衣袖拉至肘部。1.2 健手拉住衣领,沿偏瘫侧肩经前向后绕过头部,将衣服带至健侧。1.3 将健手穿进另一衣袖内。1.4 用健手扣好钮扣。2.脱开襟衫2.1 解开钮扣。2.2 脱下健侧的衣袖,再用健手脱下偏瘫侧上肢的衣袖。

B. 偏瘫病人要怎么护理

偏瘫是指肢体某部分的随意运动功能产生了障碍。多由老年人常见而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所引起。病程长,恢复慢,肢体瘫痪的范围越广,肌力损害越大,病人的痛苦就越深。偏瘫的早期表现为软瘫,后期大多呈痉挛。产生肢体挛缩,关节畸形,容易引起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偏瘫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偏瘫后病人半身不遂,不能活动,有的失语,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创伤很大,常情绪激动、悲观失望,对康复失去信心,有的性格变异,哭笑无常,对此,护理人员要好言劝慰,鼓励病人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尽量减少病人的思想负担,要及时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他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

病人瘫痪的程度有轻、有重,有的肢体能动,但力量不足,有的知觉和功能完全丧失。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以不同的照顾。不能单纯用同情、可怜的心情来对待他们,要像对待常人一样对待他们,但又要给予他们必要帮助。一般来说,护理人员要做到:(1)病人的卧室空气要保持清洁流通,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吹对流风,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和清洁,安全使用各种保护用具,如预防褥疮用的气垫充气要恰当(1/2~1/3饱满量为宜),确实垫在皮肤受压处;用护足支架减轻被褥对瘫肢的压力;使用热水袋时防烫伤;发热时用冰袋降温防冻伤(应加布套),定期翻身、拍背,以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2)注意病人的个人卫生,保持头面、口腔、衣服鞋袜的清洁。衣服宜宽大,式样简单而柔软,裤腰部最好用松紧带而不用扣子,便于病人单手穿拉,裤子不宜过长,以免拖地而引起摔跤;有面瘫流涎的可用小毛巾围在颌下,或用围涎;瘫肢的鞋要轻软、防滑,适当比健足的鞋大一些(因患足常有肿胀),用鞋带结牢在踝部,以免拖步时掉落。

(3)偏瘫病人大多有动脉硬化,饮食宜低胆固醇、低脂肪,限制吃动物脂肪或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奶油、动物内脏、蛋黄等。多吃蔬菜、水果,适当的动物蛋白质(瘦肉、鱼、鸡等)。少量多餐,不宜过饱,更不宜暴饮暴食,戒烟酒。不能自己进食的要喂饭、喂水,进食鱼肉不要带刺或碎骨。有面瘫的病人喂饭要从健侧往口慢慢送入。

(4)为了预防瘫痪肢体的挛缩畸形,要尽量保持肢体置于功能位置。各关节的功能位置如下;肩关节的功能位置是敬礼位(使肘与前胸平、拇指指向鼻子);肘关节应屈曲90°,也可变换伸直位;腕关节置于背屈30°~45°,手指轻度屈曲,可握直径4~5厘米长方形物体;髋关节处于下肢伸直位,腿外侧置枕头或沙袋,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关节处于伸直位,防止屈曲性畸形;踝关节背曲处于与小腿成90°位,足底垫沙袋防止足下垂。

(5)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功能锻炼首先要树立信心,循序渐进,待之以恒,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听之任之。一般原则是以健侧带患侧,以下肢促上肢,由卧到坐,由立到走,由支架到徒步,由粗大的一般动作到精细协调动作,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最好对训练的内容和量订出日程表,根据病情和进展情况随时修改。

开始时作被动活动,按摩患肢,大小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以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挛缩、关节僵直。经过一阶段被动活动后,肢体的运动和知觉有所恢复后可做自动运动锻炼,刚坐起时动作要慢,特别是头部转动不宜过猛,可用健手抬患手,上下运动,患者如能运动,可在手内握核桃或钢珠来回搓动。下床活动时应有人搀扶,练习站立,搀扶着或用学步车慢慢走路。病人恢复行动心切,常会出现不顾病情和体力许可与否就进行锻炼,在旁扶持的护理人员要掌握分寸。

如有以下情况者应禁止步行锻炼:血压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或80/50毫米汞柱以下;经常有头痛,头晕者;发热、肺部感染者;心律紊乱或全身比较衰弱者。

步行后出现下列情况说明练习过量,应立即停止锻炼或减量。

运动后心率比安静时明显增快;出现头晕、胸闷、胸痛;有面色苍白、出汗和虚的表现。

(6)部分偏瘫病人出现失语,欲说不能,心情急躁,这时护理人员就要教导病人可以通过写字或手势来表达,更重要的是训练病人发音,重建语言,先教病人发“啊”声,或用嘴吹灭火柴或吹纸片来诱导发音,先学简单的字和词,如“要”、“不要”、“饭”、“尿”等,再慢慢增加词汇训练。也有的老人出现问非所答,有的自己不知道说什么,护理人员应给以高度的同情,并尽可能猜测他想表达的内容。

(7)康复期的病人常常容易跌倒,甚至导致骨折,因此必须有人搀扶,地面应干燥、平整,厕所最好不是蹲便,应有坐式马桶,旁边应有扶手,以便可扶着站起,洗澡要有人协助,浴缸旁和浴缸内可垫以橡皮毯防滑。如有精神疾病,应注意移去锐利用具,以防伤害。

C. 跪求对偏瘫病人的护理常识

怎样护理中风偏瘫急性期的病人?
中风偏瘫病人的急性期护理对疾病的抢救成功非常关键,特叙述如下:
⑴ 安静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中风偏瘫病人,特别是脑出血病人,要尽量减少探视和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搬动。烦躁不安的病人要选择安静避光的房间,以减少刺激;必要时加上床档防止坠地碰伤。
(2)及时吸氧:中风偏瘫病人都有脑缺氧,临床上常常采用鼻管给氧,操作时要注意病人的鼻腔是否通畅,以及鼻腔的清洁卫生。
(3)严密进行病情观察,如意识、呼吸、瞳孔和血压、脉搏、体温等。
(4)注意饮食和营养:一般发病的l~3日不应进食,因为刚发病的病人可有昏迷、呕吐等,勉强进食可能会导致食物吸入肺内造成感染,但必须有适量的静脉补液。3日以后仍不能进食者,要通过鼻饲保证营养的供应。
(5)定时变换体位,防止褥疮;保持功能体位,防止瘫痪肢体畸形。
(6)保持口腔卫生:要帮助病人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防止病从口入。
(7)大小便护理:中风病人常有排便困难,可让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适当用缓和的泻药、按摩腹部等使之定时排便。对于尿失禁的病人,可以训练其按时排尿,建立条件反射;对于尿潴留病人,若腹部热敷或针灸无效,可以保留导尿,但要尽量缩短导尿时间,并预防尿路感染。

怎样预防和护理褥疮?
中风病人常有肢体瘫痪,不能自己翻身改变体位,身体局部受到压迫,加上瘫痪肢体的皮肤营养功能下降,最容易发生褥疮。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和水泡,以后变成紫红色并开始破溃,破溃初期疮面鲜红有渗出液,然后疮面加深,颜色变暗发黑。好发于胸背、臀部、髋关节、足跟和外踝等受体重压迫处。对于褥疮,预防最为重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定时为病人翻身、按摩,至少2小时1次。
(2)在褥疮的好发部位加用软垫、气圈、海绵垫等。
(3)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有大小便失禁和呕吐物时,及时擦洗干净。不可让病人直接睡在橡胶垫上。
(4)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被褥湿了要随时更换。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可贪图方便将便盆一直放在病人身下。有感觉障碍的病人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5)饮食中加强营养,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增加病人皮肤的抵抗力。
(6)对于已发生的褥疮,要保持创面干燥,涂用消炎生肌的药膏,并采用物理疗法等。
总之,做好褥疮的预防工作,就是要做到勤翻身,翻身时注意检查皮肤、衣服、被单是否平整干燥;受压皮肤发红时,要用手掌揉擦,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怎样护理瘫痪的肢体?
因中风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偏瘫、或单肢瘫、以及两次发作累及双侧肢体瘫痪。病人常伴语言障碍,因球麻痹常有呛咳,或某种程度的智力下降。对病人须加强护理,应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心理护理:重视病人的思想工作。瘫痪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家属须鼓励病人乐观豁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与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配合,尽早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的发生。
(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为此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应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了防止足下垂,应使踝关节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侧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撑物。
(3)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肢体挛缩、畸形。
(4)预防并发症:因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压迫性溃疡—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床铺要干燥平整,并保持好个人卫生,可以擦浴,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在翻身时应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要有足够入量,尤其夏天水分要充足,选择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营养。养成排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在早饭前给1杯热饮料(根据习惯可采用热开水、茶水、牛奶或咖啡等),可促使肠蠕动增加而刺激直肠的排便反射。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10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可用甘油栓或中药。仍然不能排便时,应予灌肠。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应放置导尿管,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感染。
(5)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瘫痪有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脱穿衣服、洗脸、吃饭等。

怎样帮助偏瘫病人树立自信?
神志清醒、思维无障碍的偏瘫病人,常因活动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心忡忡。这种消极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睡眠和食欲。要帮助病人摆脱悲观情绪,医务人员、病人亲属、社会服务机构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进行康复医疗。要将康复医疗贯彻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努力减轻残疾的程度,避免并发症。大量资料证明适时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指导等,对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纠正消极心理等具有明显作用。
(2)进行周密的生活护理,创造温暖的感情氛围。在众多人关心的环境中,患者容易摆脱孤独和寂寞,得到精神的安危和生活的帮助,弥补因残疾带来的不便,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别是中风进展阶段的患者,往往灰心丧气,此时更需要较多的生活帮助。未婚的偏瘫病人,面对婚姻和就来,不可避免地产生沮丧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为此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周密的照顾,需要亲属不厌其烦的安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既正视现实,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3)随着病情的稳定或情绪的好转,要逐渐使病人理智地对待残疾,鼓励其实现自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早期投入康复医疗训练,克服废用性肌萎缩及关节挛缩和僵硬,最大限度地减低残疾的程度。组织文娱活动,提高生活乐趣,使瘫痪病人在一起相互启发,增加参与集体活动和回归社会的意识,消除自卑心理。

怎样调整偏瘫病人的被褥和衣着?
偏瘫病人最好睡带有护栏的病床,可以防止跌落,也有利于以后的康复锻炼。可以在木板床上铺厚软的褥子,有条件的可以用气垫床。大小便失禁时可以在被单下垫一块橡胶垫,被单上垫一张纸尿布,以便及时更换,保持干燥。
偏瘫病人穿的衣服应肥大柔软,穿脱方便,最好是用拉链或尼龙搭扣的,以便于更换。更换衣服时,健侧上肢先换,一侧脱下后马上穿上替换的衣服,以免着凉;更换患侧时,要保护好肩关节,防止脱臼;气温低时要提高室温,盖轻而保暖的被子,不要放置热水袋,以免病人因感觉障碍而烫伤;夏季气温高时,上身不穿睡衣更方便,盖上厚的毛巾被即可,但要注意肩部着凉。

偏瘫康复病人在家出现哪些情况要送医院?
脑血管病不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而且复发率也高。有相当一部分中风偏瘫病人发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中风偏瘫。因此,在家康复的中风偏瘫病人就有可能再次中风偏瘫。通常第二次中风偏瘫比第一次中风偏瘫病情严重,死亡率也比第一次高得多,因此及时送医院,及时得到救治十分必要。
在家康复病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则可能再次发生中风:瘫痪肢体无力加重;偏身出现麻木,或者另一侧肢体出现麻木无力;讲话不清楚或者口吃;喝水呛咳、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眩晕发作伴呕吐;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癫痫发作。此时,必须立即送医院。
此外,中风病人有发热、咳嗽咳痰,或者腹痛腹泻,或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说明患者有其它内科方面的疾病,也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

参考资料:http://www.wz120.cn/zfhl.html

D. 疗养中风偏瘫的有关常识

中风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可安全度过急性期耗电量进入恢复期。此时,最令病人难以接受的是半身不听使唤,讲话发音不清,以及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使病人惊恐、烦躁,甚至抑郁愤世,影响康复。故恢复期护理说甚重要,需由家属耐心细致地护理。一般来说中风恢复期护理可归纳为争取全面康复、预防并发症和中风再发、提高生存质量三个方面。

争取全面康复

首先要解除病人思想负担,告知病人所有症状通过顽强锻炼,均可在1-3年内逐步改善,使病人摆脱烦恼,保持积极心态。在家里需安排一个舒适、安静、方便的休养环境,它可减轻久病者心身疲惫感,减少行动不便者的烦恼和沮丧。家人融洽相处、气氛和谐对病人是很好的心理支持。耐心细致地照料病人如洗漱、擦身、进食、饮水、使用便器、调整体位等,可减少病人挫折感,增加恢复生活能力的责任感。饮食结构应调整为足量高蛋白、蔬菜水果、低糖低盐你脂肪。喂食时让病人取半坐位,将少量食物由病人健侧放入口中,以利下行。如病人吞咽反射障碍则以半流质饮食为宜,并防止呛咳。食后漱口避免食物残留在口腔。当病情稳定(一般脑梗塞发病一周后、脑出血发病三周后)即抓紧早期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废用性挛缩。先作被动运动,方法是一手握住病人关节近端,另一手握其肢体远端,缓慢地活动关节,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或引起疼痛时为止。每天3-4次,每次时间由短到长。待瘫痪肢体肌力有所恢复,即可指导进行主动运动,如练习仰卧伸手、抬脚、大小关节屈伸转动,逐渐起坐、站立、行走、下蹲,并配合拉绳、提物等运用,逐步提高肌力和关节功能,并进一步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抓握、捻动、扣钮扣、用匙筷、翻书报等以提高生活技能。与此同时结合语言康复训练,与病人对话时讲简短易懂话语,清楚而且缓慢,并给病人充分时间回答问题,讲病人最关心的总是使病人有讲话的愿望。病人由于不能流畅表达意图而急躁时,应予安慰并都会如何回答,还可通过写字、手势等身态语言以弥补和完成讲话内容。对讲话时出现单音、音调不正确不连贯者,应加猜测并予以澄清,使病人知道他的讲话已被听懂,使他乐于接受反复矫正,重建语言功能。

预防并发症和中风再发

中风病人因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受影响,易出现褥疮、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应保持居室洁净和空气流通,注意保肯,保持口腔卫生,随时清除呼吸道貌岸然分泌物,鼓励病人作胸部扩张、深呼吸及咳嗽等运动;定时为病人更换姿势,对皮肤受压处进行按摩,被褥应平整干燥;训练膀腕自行排尿,每2小时给予使用便盆或尿壶一次,便秘者可用缓泻剂或开塞露,避免排便时民间气用力。大便失禁者于臀下置吸水性强的布垫,并及时清除排泄物,清洗局部,以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泌尿道感染。

中风一次发病后有可能再发,尤其是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尽力排除各种中风危险因素,定期复查身体。

提高生存质量

中风病人因缠绵床褥,不能随意志而活动,和社会隔绝,内心十分痛苦,这种局面必须通过病人和家属共同努力加以改善,应培养病人对病后生活的适应能力,避免过度领带家人而丧失锻炼意志。鼓励急性期已过的清醒病人自行进食,自己执行每天的个人卫生和大小便,以及自己做健肢协助患肢活动,利用各种互动方式如谈话、读报、听收音机、录音机、看电视等对病人进行有意义的感官刺激,鼓励病人运用尚存的知觉来克服已出现的缺损,达到功能代偿,逐步恢复交流沟通、认识、思维、感情的重要功能,以回归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怎么样做好中风的护理工作?

中风最常见的是运动的障碍如偏瘫,病人一侧身体和手脚不灵活、无力。甚至不能活动;或一侧身体和手脚感觉麻木。日常生活中如衣、食、住、行以及个人清洁卫生等会有轻重不同的障碍。
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会造成骨关节的僵硬,强直,家属一定要经常帮老人做做按摩。如果是瘫痪在床不能活动的老人,要保持老人的身体处于正常的姿势,比如要帮老人穿上干净的鞋子,两边要用枕头支撑,让脚保持正常的休息位置,不然长期卧床后老人的脚会变形呈外长萎缩位。夏天要经常帮老人勤擦身体,换床单,防止褥疮的发生。
日常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床铺应选软硬适中的床垫,床高以二脚下床刚好碰到地面为最理想。
卫浴设备宜将门槛拆除,并加装扶手及防滑垫,厕所以坐式马桶较安全。

衣物穿着 以穿着舒适,方便更换及容易洗涤为原则。

翻身 如果病人不能自己翻身时,必须要每三、四小时帮其变换一次睡姿以避免褥疮的产生及患肢的痿缩。

饮食 均衡饮食,定食定量; 选用植物油; 少吃甜食及含钠量高的食物; 避免抽烟,喝酒及含咖啡因的饮料。
患肢的复健训练
应照医生指示实施,有效的日常复健对病情恢复有极大助益。

老人中风的日常护理?

正确姿势(坐姿及睡姿)可防止组织紧缩,减少水肿现象,并有助活动能力恢复。

一、睡姿的选择及其它:

中风病人睡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床褥不可太软;病人要三至四枕头去保持正确睡姿;多采用侧卧在患侧的一边(褥病人没有肩痛及其它不适);夜间应采用一个可使病人安睡的位置。

(一) 侧卧在中风的一边 它的好处是可使病人更注意患侧的肢体及增加触感。 (1)作为承托头部,一个枕头已经足够; (2)背部可垫一个枕头,好侧微倾向后; (3)患侧的肩膀应向前伸展,手肘伸直,双手间可放置一个枕头; (4)患侧的髋部要伸直,膝部微曲; (5)好侧腿可放置在舒适的位置,双脚间可放置小枕头。

(二) 侧卧在正常的一边 (1)头部用一个枕头承托; (2)患侧手臂及手部用枕头承托,尽量向前伸,手肘保持伸直,手部不可垂出枕边; (3)好侧的手放置在一舒适位置; (4)患侧的髋部保持伸直,膝部微曲,用枕头承托;

(三)仰卧 (1)头和躯干成一直线,将枕头垫在头和肩膀下; (2) 患侧肩部要高于好侧的一边,手掌向下。

(四)坐姿 (1)体重要平均分布在两边臀部,不要偏坐一边; (2)背部紧靠椅背,双脚平放在地上; (3)手肘放在扶手上,手掌最好向上(如有困难则可向下),如有水肿应用枕头垫起。

理想的坐姿: (1)双足能平放地面,膝及髋部成直角; (2)坐椅不可太软,要有足够硬度以承托体重; (3)要有扶手用以承托上臂,如无扶手则可用枕头或台代替。

二、改变姿势

(一)在床上转身的步骤: (1)要侧卧在患侧的一边时,病人用好脚帮坏脚屈曲(家人可协助屈曲坏脚和维持坏脚在床上); (2)病人双手握紧,举高,并把双手握向患侧的一边; (3)双膝随着上身的动作向患侧的一边放下(家人可协助肩膀及坏脚的转动); (4)当转向好侧的一边时,重复以上步骤。

(二)由卧床到坐起的步骤: (1)由平卧转至侧卧在患侧的一边; (2)好手放在身前按着床边; (3)双足垂下床边(家人可协助); (4)抬高头,好手用力撑起身体,坐在床边(家人可扶着肩部及臀部协助病人坐起,及站在病人面前防止向前跌); (5)当侧卧在好侧一边时,坐起的步骤相同,坐起时仍用好手撑起身体。

(三)由坐起到卧床的步骤: (1)如欲侧卧在患侧的一边,先将坏手放在大腿上; (2)交叠足踝; (3)将好手横过身体按在床上,缓慢地放下身体(家人扶着病人肩部及臀部协助病人卧下); (4)当上身卧下时,屈膝及提起双脚上床(家人可协助脚上床); (5)如欲侧卧在好侧的肢体上,好手须放在身旁以放下身体,其余步骤如上。

(四)由床过转椅的步骤: (1)转椅锁紧,放置在病人患侧一边约成45度角; (2)病人坐在床边,双足着地,相距约六吋,双手在双膝之后,交叠放在身前; (3)家人站在病人面前,双膝挟着病人双膝。 (4)家人双手从病人腋下穿过,托着病人肩胛骨; (5)过转椅时家人协助病人将身体向前弯,然后站起,并将病人转至背部向着转椅(家人应保持背部挺直); (6)转椅位置正确时便可将病人缓缓放下,放下时病人身体也要向前弯; (7)由转椅过床的方法基本一样,应由患侧的一边过床.

三、如何穿脱衣服

(一)穿脱内衣 (1)先把衫袖套进坏手。 (2)好手随即穿上另一衫袖。 (3)向前弯腰及把头垂下,好手将领口撑开。 (4)将衣服拉下及整理好。 (5)弯腰,好手从背后将衣服拉过头部,拖衣时头垂下及向前。

(二)穿衬衫 (1)先把衫袖套进坏手及拉至手肘位置。 (2)好手拉着衣领,沿肩膀把衫拉至好侧。 (3)好手随即穿进另一衫袖。 (4)扣好纽扣。

(三)脱衬衫 (1)先将好手衫袖脱下 (2)或用好手从背后将衣服拉过头部,脱衫时头垂下及向前。 备注:不少中风人士感到单手扣钮有困难,解决办法是将纽扣改为魔术带,或利用纽扣辅助器。

(四)穿长裤 (1)将坏脚交搭在好脚上,把裤管套进坏脚。 (2)将裤管拉高直至脚掌露出。 (3)好脚继而穿进另一裤管,将裤头尽量拉高至大腿, (4)穿着双手弯腰向前站起。 (5)把裤子拉过臀部,然后坐下,拉上裤链。 (6)身体较坏不能站起的患者,可躺下,翘起臀部,把裤拉过。

备注:(1)站起时要拉着裤头。以免裤管下滑。 (2)若拉拉链有困难,可改用魔术带。 (五)穿鞋 (1)将坏脚交搭在好脚上穿。 (2)或以鞋拔协助。 (六)穿袜 (1)将坏脚交搭在好脚上穿。 (2)或将坏脚放在矮椅上穿。

来 源:环球远程医疗网
http://www.cycme.com/message_detail.aspx?id=1708

注意事项:

1、创造良好的居室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2、维持患者的心理平衡。首先应在家庭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气氛,解除患者各种顾虑和精神负担,避免情感刺激。

3、注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褥疮、尿路感染、肺炎、肢体畸形、皮肤烫伤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中风病患者的后遗症主要是肢体瘫痪、语言和智能障碍,因此应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防止病人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直。语言和智能的训练也一样。

http://ynzhy.com/show_mt.asp?id=21&topic=%D6%D0%B7%E7%BB%BC%D5%DF%B5%C4%C8%D5%B3%A3%BB%A4%C0%ED%D0%E8%D7%A2%D2%E2%C4%C4%D0%A9%CA%C2%CF%EE%A3%BF&clname=%D6%D0%B7%E7%B7%C0%D6%CE

E. 一般病人和偏瘫病人穿脱衣服的顺序有什么不同

一般病人可以从任意侧穿衣服,没有过多的注意事项,但偏瘫病人不同,要给病人先穿患侧,既无法自由活动的一侧,患侧穿完以后再穿健侧,这样穿起来比较顺当,如果先穿了健侧的衣服,患侧的手或者脚伸不开,就很难穿上衣服了。

F.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第三讲)——ADL之穿衣篇

ADL (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 在康复医学中指日常生活能力,反应了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社区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康复医学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也是维持患者自我最基本生活能力的重要部分。适宜的穿脱衣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穿衣能力,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达到生活的自理。

下面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穿脱衣训练!

一、适用的范围

1.对操作有认知和配合的患者;

2.有稳定的坐位平衡(达到2级或以上);

3.偏瘫侧肌力达到Ⅲ级或Ⅲ级以上;

二、注意的事项

1.首先应选用宽松、简单的衣物,以使患者能够更容易、更快捷的学会穿衣的步骤;

2.必要时可对现有的衣服略加修改,以帮助患者穿脱;

如将纽扣换成挂钩、拉锁或尼龙搭扣;需要系皮带的裤子改成松紧口休闲式裤子等;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训练掌握穿衣服的要领一般平均需要花费2.5~3分钟;而选择开衫、方扣、袖子散口的衣服训练时,患者掌握平均只需要1.25分钟。

3.应选择稳定性好的坐凳,以增加稳定性。

三、具体的训练方法

(一)上衣

1.穿上衣的方法和步骤:

①取坐位;

②将衣服内面朝上平铺在双膝之上;

③用健侧手抓住衣领及对侧肩部,将袖口自患侧上肢穿过,并将领口部分拉至肩部;

④健侧手沿衣领从头后绕过,并将健侧上肢穿进袖口;

⑤系纽扣、拉拉链或者粘上尼龙搭扣;

⑥将衣服各部分整理平整。

2.脱上衣的方法和步骤:

①先将患侧衣服自肩部褪至肘部以下;

②自肩部脱下健侧的衣服;

③用完全脱下衣袖的健侧上肢脱掉患侧的衣服。

3.穿套衫或T恤衫的方法和步骤:

①患者在双膝上整理好衣服,使领子在远端,颈部的标签在上方;患臂的袖子还是垂于双膝之间;

②偏瘫手臂伸进袖子里,健手将袖子拉到肩,然后健臂穿入另一袖子;

③抓住套衫的背面套过自己的头,同时身体前倾使患侧手臂保持伸直。

(二)裤子

1.长坐位--仰卧位下,穿脱裤子的方法:

①长坐位,用健侧手先将患侧裤腿穿过患侧下肢,并拉至膝部上方;健侧下肢穿入另一侧裤腿;

②改变为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努力向上抬起骨盆,同时用健侧手向上提拉裤子至髋,系皮带并整理;

③最后系纽扣,拉拉锁,系皮带并整理。

2.坐位下穿脱裤子的方法:

①椅子坐位,患侧下肢交叉搭在健侧膝上;

②用健侧手将裤腿穿过患侧足部并拉至膝部;放下患侧下肢,健侧下肢穿过另一侧裤腿;

③起立,继续将裤子向上提拉至髋、腰部;

④系纽扣、挂钩、拉锁等,整理;

坐位下脱裤子的方法,做以上相反顺序动作。

3.对女士而言,穿戴胸罩可能是个麻烦。

一种方法是,在胸罩后面缝上一条富有弹性的松紧带,将它系紧,然后像穿套头衫那样穿上胸罩;一些患者可以在双臂穿过带子之前,将胸罩的后面转到前面来系紧。

(三)袜子

穿袜子的方法:

①患者叉握双手,将患下肢抬起交叉在健腿上;

②患者用拇指和食指张开袜口,向前倾斜身体把袜子套在脚上;

③穿健下肢时用同样的程序。

穿袜子时,应注意切不可用健手抓握下肢成交叉放置,因为这将引起偏瘫侧在痉挛模式下强烈后缩。

套袜子之前,患者要使自己偏瘫手臂向前,肩前伸并伸肘。

(四)穿鞋

患者可以用穿袜子的方法穿上鞋,在这里提供一种系鞋带的方法。

①鞋带一端在鞋的一侧打一个结;

②鞋带两次穿过顶端孔以保持固定;

③鞋带打结。(如下图所示)

以上就是康复治疗中 ADL 之穿衣篇的具体内容,希望对想了解康复和有需要康复的朋友提供帮助!

——转自《白云上的风》

G. 协助右侧瘫痪老人穿开襟衣服方法与步骤

一、协助右侧瘫痪老人穿开襟衣服方法与步骤如下:
1、将右侧瘫痪老人小心翼翼的扶坐起来,用热毛巾擦净脸或身上的污物,梳理好头发。
2、将事先洗净的、已经放在手边的开襟衣服抖开,用手拽住老人的右手臂,将衣服从手指端慢慢往上穿至肩部。
3、将以穿至肩部的衣服披到左肩以下,托着老人的左手穿进左边的袖口里。
4、将衣服的衣领整理好以后,再自上而下的扣好衣服扣。
5、整理好上下衣服,就可以让老人自由的活动了。
二、注意事项:
1、协助者必须有孝心、有耐心,不得呵斥、推搡老人。
2、全部的动作务必轻柔,避免给老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老人所穿的衣物,一定要勤洗勤换,保持清洁卫生。

H. 如何照顾瘫痪病人

怎样调整偏瘫病人的被褥和衣着?
偏瘫病人最好睡带有护栏的病床,可以防止跌落,也有利于以后的康复锻炼。可以在木板床上铺厚软的褥子,有条件的可以用气垫床。大小便失禁时可以在被单下垫一块橡胶垫,被单上垫一张纸尿布,以便及时更换,保持干燥。
偏瘫病人穿的衣服应肥大柔软,穿脱方便,最好是用拉链或尼龙搭扣的,以便于更换。更换衣服时,健侧上肢先换,一侧脱下后马上穿上替换的衣服,以免着凉;更换患侧时,要保护好肩关节,防止脱臼;气温低时要提高室温,盖轻而保暖的被子,不要放置热水袋,以免病人因感觉障碍而烫伤;夏季气温高时,上身不穿睡衣更方便,盖上厚的毛巾被即可,但要注意肩部着凉。

瘫痪护理

防尿路感染 正确处理好排尿障碍,因尿潴留放尿管引流的,适当采用夜间持续、白天间断放尿法,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换管,冲洗膀胱,及时清理尿道外口分泌物。对尿失禁者,男性用阴茎套接集尿袋;女性用保护性尿垫、尿布。鼓励多喝水,起冲刷作用。多吃水果,增加水分又补充维生素C、钾等。酸化尿液,预防膀胱结石形成。抬高床头,利于排尿,减少尿逆流感染。

防褥疮 瘫痪病人8至9小时不翻身时,受压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缺血坏死,形成溃疡,医学上称这种压力性坏死病变为褥疮。多发生在体表骨突出及承重部位,如骶尾部、肩岬部、足跟等;愈合时间长;伴局部感染为其特点。

定时协助翻身、变化体位是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白天2-3小时,夜间4-5小时翻一次身,左、右侧翻交替进行,侧身不能少于半小时。翻身后立即按揉受压突出部位、或热敷或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承重部位加厚棉垫或汽垫,起缓冲保护作用。定时协助运动或按摩患肢,防足跟褥疮及恢复患肢功能都有好处。

防便秘 瘫痪病人便秘事小非小,不仅增加排便困难和痛苦,还给护理带来麻烦。

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合理调配膳食,食品多样化,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晨醒刷牙后喝300毫升凉白开水或温蜂蜜水,有润肠、促蠕动之功效。另外加强腹壁肌、提肛肌功能锻炼,在床头另端,牢系结实的布带或皮带,双手用力紧握布带,借助外力拉起上身,尔后放下,连续运动,量力而行。坚持下去,有利排便、防褥疮、增加肺活量,一举多得。

怎样帮助偏瘫病人树立自信?
神志清醒、思维无障碍的偏瘫病人,常因活动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心忡忡。这种消极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睡眠和食欲。要帮助病人摆脱悲观情绪,医务人员、病人亲属、社会服务机构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进行康复医疗。要将康复医疗贯彻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努力减轻残疾的程度,避免并发症。大量资料证明适时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指导等,对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纠正消极心理等具有明显作用。
(2)进行周密的生活护理,创造温暖的感情氛围。在众多人关心的环境中,患者容易摆脱孤独和寂寞,得到精神的安危和生活的帮助,弥补因残疾带来的不便,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别是中风进展阶段的患者,往往灰心丧气,此时更需要较多的生活帮助。未婚的偏瘫病人,面对婚姻和就来,不可避免地产生沮丧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为此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周密的照顾,需要亲属不厌其烦的安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既正视现实,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3)随着病情的稳定或情绪的好转,要逐渐使病人理智地对待残疾,鼓励其实现自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早期投入康复医疗训练,克服废用性肌萎缩及关节挛缩和僵硬,最大限度地减低残疾的程度。组织文娱活动,提高生活乐趣,使瘫痪病人在一起相互启发,增加参与集体活动和回归社会的意识,消除自卑心理。

对于褥疮,预防最为重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定时为病人翻身、按摩,至少2小时1次。
(2)在褥疮的好发部位加用软垫、气圈、海绵垫等。
(3)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有大小便失禁和呕吐物时,及时擦洗干净。不可让病人直接睡在橡胶垫上。
(4)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被褥湿了要随时更换。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可贪图方便将便盆一直放在病人身下。有感觉障碍的病人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5)饮食中加强营养,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增加病人皮肤的抵抗力。
(6)对于已发生的褥疮,要保持创面干燥,涂用消炎生肌的药膏,并采用物理疗法等。
总之,做好褥疮的预防工作,就是要做到勤翻身,翻身时注意检查皮肤、衣服、被单是否平整干燥;受压皮肤发红时,要用手掌揉擦,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1)重视病前调护,预防或减缓痴呆的发生。
老年痴呆是缓慢发生的疾病,多数病人说不出明显的发病日期,而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应积极防治导致痴呆的各种危险因素,如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情绪抑郁、环境污染等。老人在离退休后,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培养兴趣,从事力所能及的脑力和体力活动,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脱离家庭,不脱离社会。
(2)帮助料理病人的日常生活。
痴呆老人在卫生、饮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家属督促或协助。安排病人合理而有规律的生活,要求他们按时起床和就寝,进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减少感染的机会。个人卫生包括皮肤、头发、指甲、口腔等的卫生,要求早晚刷牙、洗脸,勤剪指甲,定期洗头、洗澡,勤换内衣、被褥。给予卫生指导,采取措施制止不卫生行为,如随地大小便、捡地上东西吃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被,居室常开窗换气,被褥常晒太阳。长期卧床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褥疮等护理。对病情较重的病人,要协助料理生活,照顾营养饮食、衣着冷暖和个人卫生。
白天尽量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如养花、养鱼、画画、散步、太极拳、编织等,另外,也可读报、听广播、选择性看一些文娱性电视(忌看恐怖、惊险及伤感的节目),使病人充分感受生活的乐趣,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病人往往有睡眠障碍,要为病人创造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入睡前用温水洗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等。不要给老人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病人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
(3)加强病人的功能训练。培养和训练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必须强调,帮助病人料理个人生活,并不是什么都去帮病人做,也不是看着病人自己去做就不管了,其含义是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其目的是为了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延缓智能衰退。人的大脑、躯体、四肢的功能都是用则进、不用则退。对轻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买菜做饭、收拾房间、清理个人卫生,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安排一定时间看报、看电视,使患者与周围环境有一定接触,以分散病态思维,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活跃情绪,减缓精神衰退。对中、重度痴呆老人,家属要花一定时间帮助和训练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如梳洗、进食、叠衣被、人厕,并要求其按时起床;家人或照顾者陪伴患者外出,认路、认家门;带领患者干些家务活,如擦桌子、扫地;晚饭后可让患者看一会儿电视。坚持一段时间后,有些患者生活可以基本自理。注意,切不可图省事,一切包办,那样反而会加速痴呆的发展。
家属应多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广交朋友和参加社会活动。加强思维、记忆、计算能力等训练。有言语障碍者进行口语锻练和训练。通过交谈,病人的言语、思维等能力得到训练。瘫痪的病人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强直。
鼓励活动,保障睡眠。可根据病人平时爱好,鼓励其多活动,但活动量不宜过大,外出活动时要有人伴随,以防撞车、撞人、跌倒或与人争执。每天应保证有6至8小时的睡眠,夏天尽量午睡。 (4)饮食护理。
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尽量保持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老年痴呆患者多数因缺乏食欲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对这些病人,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保证其吃饱吃好,对吞咽有困难者应给以缓慢进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者,要适当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
(5)注意安全护理。
对中、重度痴呆患者要处处事事留意其安全。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迷路、走失,衣袋中最好放一张写有病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卡片或布条,如万一走失,便于寻找。行走时应有人扶持或关照,以防跌倒摔伤、骨折,对居住在高层楼房的痴呆老人,更应防止其不慎坠楼。洗澡时注意不要烫伤。进食时必须有人照看,以免呛入气管而窒息死亡,吃鱼注意被鱼刺卡住。,病人所服药品要代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服下肚。睡床低,必要时可加栅。不要让患者单独承担家务,以免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等意外。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其看得见、找得到的地方。家里的药品、化学日用品、热水瓶、电源、刀剪等危险品应放在安全、不容易碰撞的地方,防止病人自杀或者意外事故发生。最好时时处处不离人,随时有人陪护。
(6)改善家庭环境。
家庭设施应便于病人生活、活动和富有生活情趣。家庭和睦温暖,使病人体会到家人对他的关心和支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7)注意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痴呆老人反应迟钝,不知冷暖及危险,很容易发生躯体疾病,患病后又不能主诉身体不适。所以对老年痴呆患者要密切观察,注意其饮食、起居、二便变化,如发现有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未及时发现而致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因合并躯体疾病而死亡。

I. 瘫痪患者日常生活起居应注意什么

重庆康盾老年科专家提醒你怎样调整偏瘫病人的被褥和衣着 偏瘫病人最好睡带有护栏的病床,可以防止跌落,也有利于以后的康复锻炼。可以在木板床上铺厚软的褥子,有条件的可以用气垫床。大小便失禁时可以在被单下垫一块橡胶垫,被单上垫一张纸尿布,以便及时更换,保持干燥。 偏瘫病人穿的衣服应肥大柔软,穿脱方便,最好是用拉链或尼龙搭扣的,以便于更换。更换衣服时,健侧上肢先换,一侧脱下后马上穿上替换的衣服,以免着凉;更换患侧时,要保护好肩关节,防止脱臼;气温低时要提高室温,盖轻而保暖的被子,不要放置热水袋,以免病人因感觉障碍而烫伤;夏季气温高时,上身不穿睡衣更方便,盖上厚的毛巾被即可,但要注意肩部着凉。 瘫痪护理编辑本段防尿路感染 正确处理好排尿障碍,因尿潴留放尿管引流的,适当采用夜间持续、白天间断放尿法,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换管,冲洗膀胱,及时清理尿道外口分泌物。对尿失禁者,男性用阴茎套接集尿袋;女性用保护性尿垫、尿布。鼓励多喝水,起冲刷作用。多吃水果,增加水分又补充维生素C、钾等。酸化尿液,预防膀胱结石形成。抬高床头,利于排尿,减少尿逆流感染。 防褥疮 瘫痪病人8至9小时不翻身时,受压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缺血坏死,形成溃疡,医学上称这种压力性坏死病变为褥疮。多发生在体表骨突出及承重部位,如骶尾部、肩岬部、足跟等;愈合时间长;伴局部感染为其特点。 定时协助翻身、变化体位是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白天2-3小时,夜间4-5小时翻一次身,左、右侧翻交替进行,侧身不能少于半小时。翻身后立即按揉受压突出部位、或热敷或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承重部位加厚棉垫或汽垫,起缓冲保护作用。定时协助运动或按摩患肢,防足跟褥疮及恢复患肢功能都有好处。 防便秘 瘫痪病人便秘事小非小,不仅增加排便困难和痛苦,还给护理带来麻烦。 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合理调配膳食,食品多样化,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晨醒刷牙后喝300毫升凉白开水或温蜂蜜水,有润肠、促蠕动之功效。另外加强腹壁肌、提肛肌功能锻炼,在床头另端,牢系结实的布带或皮带,双手用力紧握布带,借助外力拉起上身,尔后放下,连续运动,量力而行。坚持下去,有利排便、防褥疮、增加肺活量,一举多得。 怎样帮助偏瘫病人树立自信编辑本段神志清醒、思维无障碍的偏瘫病人,常因活动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心忡忡。这种消极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睡眠和食欲。要帮助病人摆脱悲观情绪,医务人员、病人亲属、社会服务机构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进行康复医疗。要将康复医疗贯彻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努力减轻残疾的程度,避免并发症。大量资料证明适时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指导等,对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纠正消极心理等具有明显作用。 (2)进行周密的生活护理,创造温暖的感情氛围。在众多人关心的环境中,患者容易摆脱孤独和寂寞,得到精神的安危和生活的帮助,弥补因残疾带来的不便,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别是中风进展阶段的患者,往往灰心丧气,此时更需要较多的生活帮助。未婚的偏瘫病人,面对婚姻和就来,不可避免地产生沮丧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为此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周密的照顾,需要亲属不厌其烦的安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既正视现实,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3)随着病情的稳定或情绪的好转,要逐渐使病人理智地对待残疾,鼓励其实现自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早期投入康复医疗训练,克服废用性肌萎缩及关节挛缩和僵硬,最大限度地减低残疾的程度。组织文娱活动,提高生活乐趣,使瘫痪病人在一起相互启发,增加参与集体活动和回归社会的意识,消除自卑心理。 对于褥疮,预防最为重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定时为病人翻身、按摩,至少2小时1次。 (2)在褥疮的好发部位加用软垫、气圈、海绵垫等。 (3)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有大小便失禁和呕吐物时,及时擦洗干净。不可让病人直接睡在橡胶垫上。 (4)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被褥湿了要随时更换。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可贪图方便将便盆一直放在病人身下。有感觉障碍的病人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5)饮食中加强营养,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增加病人皮肤的抵抗力。 (6)对于已发生的褥疮,要保持创面干燥,涂用消炎生肌的药膏,并采用物理疗法等。 总之,做好褥疮的预防工作,就是要做到勤翻身,翻身时注意检查皮肤、衣服、被单是否平整干燥;受压皮肤发红时,要用手掌揉擦,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1)重视病前调护,预防或减缓痴呆的发生。 老年痴呆是缓慢发生的疾病,多数病人说不出明显的发病日期,而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应积极防治导致痴呆的各种危险因素,如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情绪抑郁、环境污染等。老人在离退休后,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培养兴趣,从事力所能及的脑力和体力活动,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脱离家庭,不脱离社会。 (2)帮助料理病人的日常生活。 痴呆老人在卫生、饮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家属督促或协助。安排病人合理而有规律的生活,要求他们按时起床和就寝,进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减少感染的机会。个人卫生包括皮肤、头发、指甲、口腔等的卫生,要求早晚刷牙、洗脸,勤剪指甲,定期洗头、洗澡,勤换内衣、被褥。给予卫生指导,采取措施制止不卫生行为,如随地大小便、捡地上东西吃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被,居室常开窗换气,被褥常晒太阳。长期卧床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褥疮等护理。对病情较重的病人,要协助料理生活,照顾营养饮食、衣着冷暖和个人卫生。 白天尽量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如养花、养鱼、画画、散步、太极拳、编织等,另外,也可读报、听广播、选择性看一些文娱性电视(忌看恐怖、惊险及伤感的节目),使病人充分感受生活的乐趣,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病人往往有睡眠障碍,要为病人创造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入睡前用温水洗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等。不要给老人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病人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 (3)加强病人的功能训练。培养和训练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必须强调,帮助病人料理个人生活,并不是什么都去帮病人做,也不是看着病人自己去做就不管了,其含义是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其目的是为了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延缓智能衰退。人的大脑、躯体、四肢的功能都是用则进、不用则退。对轻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买菜做饭、收拾房间、清理个人卫生,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安排一定时间看报、看电视,使患者与周围环境有一定接触,以分散病态思维,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活跃情绪,减缓精神衰退。对中、重度痴呆老人,家属要花一定时间帮助和训练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如梳洗、进食、叠衣被、人厕,并要求其按时起床;家人或照顾者陪伴患者外出,认路、认家门;带领患者干些家务活,如擦桌子、扫地;晚饭后可让患者看一会儿电视。坚持一段时间后,有些患者生活可以基本自理。注意,切不可图省事,一切包办,那样反而会加速痴呆的发展。 家属应多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广交朋友和参加社会活动。加强思维、记忆、计算能力等训练。有言语障碍者进行口语锻练和训练。通过交谈,病人的言语、思维等能力得到训练。瘫痪的病人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强直。 鼓励活动,保障睡眠。可根据病人平时爱好,鼓励其多活动,但活动量不宜过大,外出活动时要有人伴随,以防撞车、撞人、跌倒或与人争执。每天应保证有6至8小时的睡眠,夏天尽量午睡。 (4)饮食护理。 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尽量保持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老年痴呆患者多数因缺乏食欲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对这些病人,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保证其吃饱吃好,对吞咽有困难者应给以缓慢进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者,要适当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 (5)注意安全护理。 对中、重度痴呆患者要处处事事留意其安全。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迷路、走失,衣袋中最好放一张写有病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卡片或布条,如万一走失,便于寻找。行走时应有人扶持或关照,以防跌倒摔伤、骨折,对居住在高层楼房的痴呆老人,更应防止其不慎坠楼。洗澡时注意不要烫伤。进食时必须有人照看,以免呛入气管而窒息死亡,吃鱼注意被鱼刺卡住。,病人所服药品要代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服下肚。睡床低,必要时可加栅。不要让患者单独承担家务,以免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等意外。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其看得见、找得到的地方。家里的药品、化学日用品、热水瓶、电源、刀剪等危险品应放在安全、不容易碰撞的地方,防止病人自杀或者意外事故发生。最好时时处处不离人,随时有人陪护。 (6)改善家庭环境。 家庭设施应便于病人生活、活动和富有生活情趣。家庭和睦温暖,使病人体会到家人对他的关心和支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7)注意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痴呆老人反应迟钝,不知冷暖及危险,很容易发生躯体疾病,患病后又不能主诉身体不适。所以对老年痴呆患者要密切观察,注意其饮食、起居、二便变化,如发现有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未及时发现而致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因合并躯体疾病而死亡。

J. 3个月偏瘫病人怎么锻炼,怎样治疗,该怎样护理

怎样护理中风偏瘫急性期的病人?
中风偏瘫病人的急性期护理对疾病的抢救成功非常关键,特叙述如下:
⑴ 安静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中风偏瘫病人,特别是脑出血病人,要尽量减少探视和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搬动。烦躁不安的病人要选择安静避光的房间,以减少刺激;必要时加上床档防止坠地碰伤。
(2)及时吸氧:中风偏瘫病人都有脑缺氧,临床上常常采用鼻管给氧,操作时要注意病人的鼻腔是否通畅,以及鼻腔的清洁卫生。
(3)严密进行病情观察,如意识、呼吸、瞳孔和血压、脉搏、体温等。
(4)注意饮食和营养:一般发病的l~3日不应进食,因为刚发病的病人可有昏迷、呕吐等,勉强进食可能会导致食物吸入肺内造成感染,但必须有适量的静脉补液。3日以后仍不能进食者,要通过鼻饲保证营养的供应。
(5)定时变换体位,防止褥疮;保持功能体位,防止瘫痪肢体畸形。
(6)保持口腔卫生:要帮助病人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防止病从口入。
(7)大小便护理:中风病人常有排便困难,可让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适当用缓和的泻药、按摩腹部等使之定时排便。对于尿失禁的病人,可以训练其按时排尿,建立条件反射;对于尿潴留病人,若腹部热敷或针灸无效,可以保留导尿,但要尽量缩短导尿时间,并预防尿路感染。

怎样预防和护理褥疮?
中风病人常有肢体瘫痪,不能自己翻身改变体位,身体局部受到压迫,加上瘫痪肢体的皮肤营养功能下降,最容易发生褥疮。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和水泡,以后变成紫红色并开始破溃,破溃初期疮面鲜红有渗出液,然后疮面加深,颜色变暗发黑。好发于胸背、臀部、髋关节、足跟和外踝等受体重压迫处。对于褥疮,预防最为重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定时为病人翻身、按摩,至少2小时1次。
(2)在褥疮的好发部位加用软垫、气圈、海绵垫等。
(3)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有大小便失禁和呕吐物时,及时擦洗干净。不可让病人直接睡在橡胶垫上。
(4)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被褥湿了要随时更换。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可贪图方便将便盆一直放在病人身下。有感觉障碍的病人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5)饮食中加强营养,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增加病人皮肤的抵抗力。
(6)对于已发生的褥疮,要保持创面干燥,涂用消炎生肌的药膏,并采用物理疗法等。
总之,做好褥疮的预防工作,就是要做到勤翻身,翻身时注意检查皮肤、衣服、被单是否平整干燥;受压皮肤发红时,要用手掌揉擦,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怎样护理瘫痪的肢体?
因中风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偏瘫、或单肢瘫、以及两次发作累及双侧肢体瘫痪。病人常伴语言障碍,因球麻痹常有呛咳,或某种程度的智力下降。对病人须加强护理,应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心理护理:重视病人的思想工作。瘫痪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家属须鼓励病人乐观豁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与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配合,尽早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的发生。
(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为此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应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了防止足下垂,应使踝关节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侧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撑物。
(3)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肢体挛缩、畸形。
(4)预防并发症:因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压迫性溃疡—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床铺要干燥平整,并保持好个人卫生,可以擦浴,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在翻身时应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要有足够入量,尤其夏天水分要充足,选择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营养。养成排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在早饭前给1杯热饮料(根据习惯可采用热开水、茶水、牛奶或咖啡等),可促使肠蠕动增加而刺激直肠的排便反射。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10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可用甘油栓或中药。仍然不能排便时,应予灌肠。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应放置导尿管,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感染。
(5)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瘫痪有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脱穿衣服、洗脸、吃饭等。

怎样帮助偏瘫病人树立自信?
神志清醒、思维无障碍的偏瘫病人,常因活动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心忡忡。这种消极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睡眠和食欲。要帮助病人摆脱悲观情绪,医务人员、病人亲属、社会服务机构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进行康复医疗。要将康复医疗贯彻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努力减轻残疾的程度,避免并发症。大量资料证明适时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指导等,对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纠正消极心理等具有明显作用。
(2)进行周密的生活护理,创造温暖的感情氛围。在众多人关心的环境中,患者容易摆脱孤独和寂寞,得到精神的安危和生活的帮助,弥补因残疾带来的不便,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别是中风进展阶段的患者,往往灰心丧气,此时更需要较多的生活帮助。未婚的偏瘫病人,面对婚姻和就来,不可避免地产生沮丧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为此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周密的照顾,需要亲属不厌其烦的安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既正视现实,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3)随着病情的稳定或情绪的好转,要逐渐使病人理智地对待残疾,鼓励其实现自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早期投入康复医疗训练,克服废用性肌萎缩及关节挛缩和僵硬,最大限度地减低残疾的程度。组织文娱活动,提高生活乐趣,使瘫痪病人在一起相互启发,增加参与集体活动和回归社会的意识,消除自卑心理。

怎样调整偏瘫病人的被褥和衣着?
偏瘫病人最好睡带有护栏的病床,可以防止跌落,也有利于以后的康复锻炼。可以在木板床上铺厚软的褥子,有条件的可以用气垫床。大小便失禁时可以在被单下垫一块橡胶垫,被单上垫一张纸尿布,以便及时更换,保持干燥。
偏瘫病人穿的衣服应肥大柔软,穿脱方便,最好是用拉链或尼龙搭扣的,以便于更换。更换衣服时,健侧上肢先换,一侧脱下后马上穿上替换的衣服,以免着凉;更换患侧时,要保护好肩关节,防止脱臼;气温低时要提高室温,盖轻而保暖的被子,不要放置热水袋,以免病人因感觉障碍而烫伤;夏季气温高时,上身不穿睡衣更方便,盖上厚的毛巾被即可,但要注意肩部着凉。

偏瘫康复病人在家出现哪些情况要送医院?
脑血管病不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而且复发率也高。有相当一部分中风偏瘫病人发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中风偏瘫。因此,在家康复的中风偏瘫病人就有可能再次中风偏瘫。通常第二次中风偏瘫比第一次中风偏瘫病情严重,死亡率也比第一次高得多,因此及时送医院,及时得到救治十分必要。
在家康复病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则可能再次发生中风:瘫痪肢体无力加重;偏身出现麻木,或者另一侧肢体出现麻木无力;讲话不清楚或者口吃;喝水呛咳、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眩晕发作伴呕吐;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癫痫发作。此时,必须立即送医院。
此外,中风病人有发热、咳嗽咳痰,或者腹痛腹泻,或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说明患者有其它内科方面的疾病,也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

参考资料:http://www.wz120.cn/zf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