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判斷孔雀魚生子時間
擴展閱讀
怎樣做扣肉才好看又好吃 2025-09-17 09:00:12
華為手機拍照怎樣測光 2025-09-17 08:05:47

怎樣判斷孔雀魚生子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6-08 18:47:31

A. 怎麼能准確判斷孔雀魚要下崽

這個很容易判斷,一般是母魚肚子比平時大出很多。並且肛門附近的黑斑變大。前提是母魚一定要和公魚飼養一段時間,並且水溫在35度左右。要餵食比較營養的物質,比如說是活魚蟲等。水質要清潔,含氧量豐富。條件具備的話,一般一個月下一窩30條左右。

B. 孔雀魚一般在一天的什麼時候繁殖

通常在早上生產。

1.
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至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後代,性成熟遲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

2.
孔雀魚繁殖時要選擇一個較大的水缸,水溫保持在26攝氏度,多種一些水草。

3.
雌魚產仔後,要立即將其撈出,以免仔魚被吃掉。或用塑料片圍成漏斗狀隔離牆,侵入水中,將產仔雌魚放在漏斗中,使仔魚產出後從漏斗下方空洞掉入漏斗外的水體中。

4.
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每次可產10至8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故有百萬魚之稱。繁殖時應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後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

C. 孔雀魚生產時間判斷

孔雀要生的時候有幾個特徵,肛門發黑,肚子後側半透明發亮,肚子很大,游速慢,不喜歡游動。喜歡自己呆著,別有公魚追了。呼吸速度快。有這些特徵的時候 馬上撈出來 用一半原來的水兌一半晾過2天以上的新水,中午撈出來,放在太陽下進行催產。剛生出來的小魚不到一厘米,催產的時候要餵食,喂飽了就不吃小魚了。一半大概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生完,看情況而定,慢的會幾個小時。生完把母魚撈出去放在另一個容器里單養幾天恢復體力後放回原缸,小魚暫時不要換水,保持水的清澈,一個星期以上再換水。如果水實在太不好了,也可以提前換,但水必須是晾過兩天以上的水。

D. 如何可以較準的判斷出孔雀魚生小魚時間段!

如果母魚成功受精後黑斑處會越來越大(肚子越來越大)(有時還可以見到小仔魚的眼睛…另如果母魚拉大大粒便就是差不多要生了。母魚快生時表現還有可以為急游或待在一旁不動,最明顯的表現,你只要看到母魚肛門處凸出就快要生小仔魚了)…祝魚魚康康。

E. 孔雀魚什麼時候生,大概多久

見題回答,看照片這幾條孔雀魚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生小魚寶寶,這是根據觀察泄殖器顏色得出的結論,通常大家都是觀察孔雀魚尾部的泄殖器顏色:
1.孔雀魚尾部的泄殖器顏色越來越深,表明離生小魚的時間越來越近。
2.如果飼養環境適宜,成年的孔雀魚一般每個月都要產仔一次,不必太著急。
3.快生小魚時候的孔雀魚泄殖器顏色,參見下圖。


上述僅僅是個人養殖經驗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F. 如何判斷孔雀魚快生了

若是孔雀魚快生了,那麼它的肚子會變成接近方形的形狀,自我保護意識會增強,會經常四處的躲藏,如果其它魚類靠近,孔雀魚還會發起攻擊。等到快要生時,孔雀魚還會排出黑色的排泄物,需向魚缸里添加水草、青苔等,耐心等待孔雀魚下崽。

1、肚子成形

孔雀魚懷孕時,肚子會不斷的膨脹,如果孔雀魚快生了,那孔雀魚的肚子會變得近似方形,這時需向水中添加水草、青苔等,耐心的等待孔雀魚生產。

2、四處躲藏

若是出現孔雀魚四處躲藏,其它的魚類靠近時,它也會發起攻擊,驅趕其它的魚類,這也是孔雀魚快生了的表現,使它的保護、敏感意識增強。

3、黑色排泄物

對於怎麼看孔雀魚快生了,平時孔雀魚的排泄物很難看到,但孔雀魚快生了時,那麼就會排出黑色的排泄物,最多等待一天就會生了。

G.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

1、母魚本身是有胎斑的,在為受孕時胎斑很小不仔細看看不出來,但是隨著母魚的產期臨近,胎斑又大又黑看起來十分明顯。

2、母魚在水中游動不規則,因為體積的膨大影響了孔雀魚的游動,而且母魚會找個隱蔽的地方躲起來,這主要是為了安全生產。

3、母魚不吃飼料食慾不振,外觀顏色要比平常鮮明,在魚缸上線游動尾部貼著缸底,有位腹內魚仔的成長,母魚肚子變重。

4、母魚肚子部份接近方形,體內魚仔規則排列故而呈方形,肛門突出,同時在生產前兩天會喜歡獨處,對於接近它的魚會追咬。

(7)怎樣判斷孔雀魚生子時間擴展閱讀:

孔雀魚如果難產的解決方法:

1、魚水反復升溫後冷卻

可以放入專用的加溫棒逐漸提高水溫,到一定的溫度後再移出加溫棒,等水自然冷卻,如此反復。這種方法有助於刺激孔雀魚母魚幫其催生。

2、換全新的水

把臨產孔雀魚母魚換到全新的水中,兌水過程要緩慢輕柔,這樣既催促母魚生產,還能防止母魚生病,而且能給剛出生的小魚一個乾凈的環境。不少人主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在換水或下葯後懷孕的孔雀魚突然生產,這也是一樣的道理。

3、人為輕擠壓幫助

如果以上方法都用過了還是無濟於事,那麼輕輕而且緩慢地從頭到尾順次擠壓孔雀魚腹部,但千萬不要把母魚體內小魚全部擠出,因為很有可能會擠出臍帶,會對母魚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導致其死去,剩下的一部分,母魚自己能順利地生出來。(此方法有一定難度,因為掌握不好力度,便會失敗告終,所以慎用)

H. 孔雀魚如何判斷要產仔

1、體型見方。孔雀魚母魚的肚子會稍稍表現出平滑的方形。就是快要生產小魚了。

2、胎斑的顏色比較重。一般的孔雀魚胎斑為黑色,白子的胎斑為橘紅色。

3、肛門凸出。臨產時會發現孔雀魚肛門明顯外凸。

4、行動表現。即將生產或者生產過程中的母魚多數會表現為兩種狀態,有的會上竄下跳,有的會很安靜的躲在一個角落。

孔雀魚剛出生的子魚,當天不喂,因為一是先使其適應環境,二是有卵黃囊還未吸收完。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豐富並易於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這個時期使子魚盡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

(8)怎樣判斷孔雀魚生子時間擴展閱讀

孔雀魚產仔後注意事項

1、小幼魚出生前後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過0.5。

2、產仔後,要立即撈出母魚否則母魚有可能吃掉魚仔。

3、小幼魚出生的第13-14天便須被撈起到大缸養育。

4、親魚產完撈出繁殖缸後,需要單獨靜養1-2天才能放回主缸。

5、親魚會連續這樣生產約11次,11次里頭3次產仔很少,隨著體型的增大會越來越多。

6、雌魚一生總共可生產22-25次,但生產11次後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才開始第二期的排卵。

7、產後讓雌魚單獨靜養3天,然後放回種魚缸,以避免被雄魚過早地追傷,影響之後的生育質量。

8、繁殖時應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後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最好引進同品種魚進行有目的遠親雜交,以防次品種退化,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