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傷保險網上申報怎麼報
法律分析:
首先先啟動網頁瀏覽器,登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平台,點擊紅框所示連接,可進入工傷保險的登錄界面,在登錄處輸入中心分配的用戶名、密碼和驗證碼,點擊登錄即可進入工傷險網上申報系統,若用戶未成功登錄系統,系統將重新顯示登錄窗口,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密碼以及驗證碼,點擊登錄按鈕,既可登錄工傷險網上申報系統。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Ⅱ 在網上申請工傷認定的流程是什麼
工傷申報認定的流程: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和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決定是否受理;根據審核需要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Ⅲ 工傷保險網上申報步驟
啟動網頁瀏覽器,登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平台,點擊紅框所示連接,可進入工傷保險的登錄界面,在登錄處輸入中心分配的用戶名、密碼和驗證碼,點擊登錄即可進入工傷險網上申報系統,若用戶未成功登錄系統,系統將重新顯示登錄窗口,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密碼以及驗證碼,點擊登錄按鈕,既可登錄工傷險網上申報系統。
拓展資料:
工傷保險,
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工傷保險的認定 勞動者因工負傷或職業病暫時失去勞動能力,工傷不管什麼原因,責任在個人或在企業,都享有社會保險待遇,即補償不究過失原則。
工傷保險,又稱職業傷害保險。工傷保險是通過社會統籌的辦法,集中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遭受意外傷害或職業病,並由此造成死亡、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勞動者及其實用性法定的醫療救治以及必要的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這種補償既包括醫療、康復所需費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費用。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工傷鑒定流程有三個步驟,分別是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職工應享有的待遇及救濟途徑。工傷認定申請即可由用人單位提出,也可由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應提交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工傷認定決定是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的規定,確定職工受傷或者職業病是否屬於工傷范圍,是否符合工傷的基本條件的書面決定。
Ⅳ 網上申請工傷認定怎麼申請
工傷認定信息提交及查詢用人單位通過互聯網登陸「天津市勞動保障網」後進入勞動保障單位申報平台——使用電子認證證書登錄——點擊勞動業務圖標——工傷認定申報管理——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新增——保存——提交。未通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行政部門)審核的,點擊「重新申報」,按照行政部門審核意見修改後重新進行申報。
適用范圍該系統具備工傷認定信息(即:工傷認定申請表)網上提交和認定信息查詢功能。適用於全市參加工傷保險、領取勞動保障電子認證證書的用人單位。個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不在此系統受理范圍。
對申報信息及工傷認定流程,用人單位可登陸信息系統進行查詢。對已通過審核的,應及時攜帶書面「工傷認定申請材料」到行政部門辦理工傷認定受理手續。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Ⅳ 怎麼在工傷保險網上申報
網上申報工傷保險,應當登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平台,進入工傷保險的登錄界面,在登錄處輸入中心分配的用戶名、密碼和驗證碼,點擊登錄即可。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職工不繳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應當簡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