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麻辣燙怎麼做,一定要好吃哦
麻辣燙的做法主要分為四大步,分別為製作煮麻辣燙的湯底、准備你要燙煮的食材、燙制食材和燙好的食材調味食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麻辣燙湯底的製作,這一步也叫做制鹵水,綠水是由多種香料和調味料熬制而成。鹵水做的好壞直接影響麻辣燙的風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麻辣燙的做法。
1、制鹵水
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瓣(先剁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
1、麻辣燙使用的主料應是比較容易成熟的。不能採用雞翅、雞爪、鴨掌等不容易燙熟的原料。燙制原料時不要擺動過多、過快,掌握好火候,就不會出現不熟的問題了。
2、麻辣燙的製作其實並不復雜,最重要的就是一個步驟炒料,料炒好了鍋底才能更香,成色更好,再配以上好的葯材提香,湯底更是讓人垂涎欲滴。
3、而真正提升口味的關鍵點則在油碟的配製上,麻辣燙的特色就在於此,光是油碟就要十多種材料調配,口感以咸香為主。
麻辣燙的製作技巧
麻辣燙的製作過程工序比較繁瑣,用料也比較多,製作起來必須掌握好技巧才能煮出香辣可口的麻辣燙。麻辣燙的製作技巧有哪些呢?
選料技巧:目前市面上很多的香辛料都會摻雜了一些其他的東西,用這樣的料做的麻辣燙口感差很多。做麻辣燙底料所用到香辛料在各大城市的中醫葯房都有,品質上絕對不成問題,但價格上比較貴。買東西一定要選對的,價格貴賤還
1、各種骨頭原料必須提前洗凈斷塊,否則費火且營養物質析出的少。
2、選用不銹鋼材質的煮具,加熱快,湯色有保證。家庭做法也可以用高壓鍋,出油多但湯量小。
3、熬湯過程中,骨頭原料要經過焯水,撇除血沫,冷水下鍋,水量還要一次加足加夠,不能中途添加,加入蔥、姜、料酒和少量的醋(便於骨頭裡面的鈣質更容易溶出到湯中),不要提前放鹽和味精,谷氨酸鈉在高溫情況下,會產生特殊的化學變化,鮮味隨即消失。
4、大火燒開,小火熬制(保持湯面微開,翻著細小水泡);大火熬制出奶白湯,小火熬制出清湯,道理簡單說來,火大火小,蛋白質乳化的效果不一樣所造成。
1、炒糖時,只能用小火,糖須炒至融化,並向油麵上泛泡才行(泡為金黃色,若炒糊了就不能再用了,那樣湯料是苦的),這樣的湯色才會紅亮而湯內並無甜味。
2、最好使用菜籽原油(即非精煉油),做出來的底料色香味均比色拉油等精煉油效果好些。
② 麻辣燙怎麼做好吃
川府麻辣燙
一、配料
1.清湯配料:骨頭湯適量、雞精2湯匙、味精2湯匙、大棗10個、生薑25克、枸杞5克、胡椒粉2克、大蔥150~250克、番茄100克、平菇100克、豬油100克或者肥肉片100克、鹽適量、冰糖2~4粒,牛油100克。
2.紅湯配料:牛油100克、冰糖2~4粒、辣椒油100克、花椒2克、生薑25克、大蒜50克、味精2湯匙、醪糟水1湯匙。
3.將以下配料用油炸干、炸香,打成粉末,分成15包,每鍋用一包,用紗布包好,放入湯內煮:丁香30克、三奈120克、八角140克、白扣120克、香果45個、桂皮120克、香葉50片(單獨用低溫炸,時間要短)。
4.蘸料:每個碟子放香油5—10滴,菜油(熟)25—50克(視碟子大小),蒜泥、鹽、蔥節、味精、雞精適量。另加炒香的芝麻、花生碎末增加香味。除香油、菜油外,其他的可根據客人口味自行添加。
二、做法
1.先將骨頭用水泡1小時,用大火熬開後,改用文火熬白,備用。
2。煎辣椒油:將辣椒750克打成粉末,稱取500克裝在不銹鋼盆里,伴入炸干炸香的丁香、三奈、八角、白扣、香果等的混合粉料2湯匙。將菜油1.5公斤倒在鍋里燒開,待其冷到八成熱時,直接淋在辣椒面和香料上,邊淋邊用勺子攪動辣椒面和香料。淋完後過2分鍾,待其稍冷,再加辣椒面250克,花椒粉150克和勻即成。此時的辣椒油、又麻又辣又香。
3.下鍋時,清湯、紅湯都先加骨頭湯,清湯里加入所列配料,紅湯里放入所列配料和香料包,加入所煎的辣椒油100克,加火燒開即可將燙料下鍋涮燙。湯不足時再加骨頭湯。紅湯可加一半開水一半骨頭湯。
4.吃完後可將油用勺子背面蘸出,下次還可用。各種配料的重量熟悉後不用再稱,直接憑眼觀就可操作。豬油:用豬的邊油熬制的豬油效果最好。
③ 怎樣做麻辣燙好吃
(麻辣湯汁、白鮮湯、底料機密配方)
原料:
以穿上竹簽的原料為標准,也有不能穿上竹簽的,如:粉絲,粉條,寬粉,海帶絲等。
調料(底料)秘方:
牛油20斤;菜油5斤;郫縣豆瓣醬4斤;(朝天椒)辣椒2.5斤;花椒2斤;冰糖2兩;姜1斤;蔥0.5斤;八角0.1斤;甘草0.5兩;山奈0.5兩;桂皮1兩;香葉1兩;蓽菝20克;白扣0.8兩;香果0.5兩;沙姜0.5兩;紫草0.7兩;丁香0.3兩;梔子0.5兩;草果0.6兩;醪糟2瓶;豆豉1袋100克;胡椒0.5兩。
製作方法:
(1)將郫縣豆瓣醬剁細,干辣椒去蒂切成節用清水洗干凈並且用清水泡透,將姜去外皮拍松和干辣椒一起泡,然後用絞肉機絞成茸,鉸時將姜也加入絞成茸,冰糖拍碎備用。蔥姜切塊備用;紫草泡透切成小塊備用;各種香料均清水泡透備用;兩種油混合均勻燒至八成熱時端離火口降至四成熱時備用;豆豉剁成茸,將豆瓣醬,辣椒茸,豆豉茸調勻既成香辣醬備用。
(2)凈鍋加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泡好的紫草浸入炸出色時撈出不用,加入蔥姜塊炸香並且發干時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加香辣醬用小火加熱1.5~2小時左右,加香料繼續加熱0.5小時,加入花椒粉末加熱15分鍾,等麻辣味出來加醪糟推勻,水分將盡時端離火口,降至常溫時即得底料。
(3)製法:採用兌鍋形式:麻辣湯汁=白鮮湯+底料+紅油+花椒油+調料=3:2:2:2:1
(4)白鮮湯
一般採用骨頭少而糯米和淮山葯較多的方法燉的色澤發白鮮味較足的鮮湯,在製作時鮮湯一般不加香料;底料:主要突出麻辣味而鮮香味較輕。
(5)調料:
常用的鹽,味精,雞精,蔥花,薑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蝦皮/海米;根據口味不同可以適當調節麻辣口味,若只加底料口味達不到可再加部分辣椒油和花椒油。
(6)提醒:
因吃麻辣燙的口味有的較輕,吃不了辣和麻口味的湯汁,故經營者又添加了咸鮮口味的白湯。白湯=鮮湯+調料。鮮湯同麻辣口味的湯汁一樣。
調料:鹽,味精,雞精,蔥花,薑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西紅柿,香菜段,少許芝麻,雞油,蝦皮/海米。(成碗裝的麻辣燙)
(7)麻辣湯汁秘方:
就是將骨頭制凈放於湯筒中加熱,並且加入江米和淮山葯粉末製成的葯包,燉至湯汁發白時加入香料包燉至粘稠時調入鹽,料酒,雞粉,特製底料(可以將底料中的熟料加入湯汁中燉,在燉底料時只加豆瓣醬等原料製成紅油,辣椒油;花椒油調勻燉至味較濃時,將火調至保持湯汁微開狀態即可)。
(8)可燙的原料:
粉絲,粉條,河粉,海帶,油菜心,綠豆芽,白菜卷,雞肉絲,凈肉絲,豆腐泡等。客人吃得時侯先選料,燙熟後裝於碗中,澆上麻辣湯汁,撒上油酥花生,榨菜絲或丁,蔥絲,香菜段,淋上香油即可。
新式麻辣燙
特點:
麻辣鮮香,辣而不燥,麻而不苦,屬於半渣型。
主料:
乾子彈頭海椒5千克,二金條干海椒2500克,干青花椒2500克,鮮牛油1.5千克,色拉油50千克,雞油5千克,牛大骨鮮湯10千克。
調料:
黃酒30克,白酒6克,醪糟汁20克,冰糖2克,雞粉50克,味精50克,鹽適量。
香料:
小茴香75克,香葉20克,良姜50克,甘草10克,白蔻50克,香茅50克,胡椒75克,香果50克,金砂仁30克,南姜50克,百里香20克,黃桅子50克,桂皮50克,紫草100克,玉果45克,香果30克,木香30克,香果30克,青果20克,香沙35克,香草50克,老薑750克,大蒜500克,紅蔥頭500克,桑根50克,白酒250克。
製作方法:
(1)將所有的香料均打成粉,將2/3的香料用紗布包好,入老油里用溫油浸泡出香;將干辣椒切節,去籽,用溫水泡10分鍾左右,去掉雜物,再入鍋中煮10分鍾至海椒變軟變色,入攪拌機攪細待用;
(2)乾花椒用水泡5分鍾左右,控干水待用;將鮮牛油洗凈,入鍋中用微火熬至全部出油,再加老薑、蔥、洋蔥、白酒,去異增香提鮮;取一大鍋,放入熬好的牛油、雞油、色拉油,下攪拌好的辣椒用微火炒1小時左右至辣椒出香、無水分,加老薑、大蒜、泡好的花椒再炒5一8分鍾,下剩餘的1/3香料炒至出香,關火後加蓋燜至冷卻;取密網,放在大桶上,把炒好的料放在上面,漏干所有的油;
(3)將料渣加牛大骨鮮湯熬20分鍾,再濾渣得汁待用;走菜時,按1500克油:500克水的比例,根據自己的鍋大小加減底料,每鍋放30克剪細的干辣椒、10克乾花椒、30克黃酒、6克白酒、20克醪糟汁、2克冰糖、50克雞粉、50克味精、鹽適量,攪勻即可使用。
技術關鍵:
炒海椒很重要,不能太蝴,否則會發
苦,但又不能太生,否則不香且干辣;海椒要炒干水分,否則產生的油渾、不亮;泡香料的油溫一般在兩三成左右;洗油很關鍵,水不洗干,油不亮,洗老了則油發黑、不香;乾子彈海椒不是很辣但顏色好,二金條干海椒很辣但顏色不好,所以2種都要用。
贈送二
正宗麻辣燙配方大揭密!!!
麻辣燙配方-1
湯汁以雞湯加入桂皮、陳皮、干辣椒段、胡椒、八角、三奈、漢源花椒、豆腐乳汁、醪糟汁等熬制而成。
麻辣燙配方-2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麻辣燙配方-3
配方:
菜籽油半斤、豬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2兩、干辣椒4兩、郫縣豆瓣1袋、冰糖2兩、生薑半斤、大蒜半斤、草果5個、小茴少許、丁香25顆、桂皮5小塊、雞精一兩
方法: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縣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時),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會發苦--把剩餘(中葯除外)一起炒,待生薑大蒜出味後--分5鍋--加水(最好是骨頭湯)--平分加入中葯熬半小時即可。
④ 在家清水怎麼煮麻辣燙
麻辣燙對於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也別是現在的年輕人都非常喜歡吃,我和我的朋友也比較喜歡,不過不會做所以一般都是出去買或者是在麻辣湯的店裡面吃。但是有些人喜歡可是不知道怎麼做,而且也不喜歡辣辣的麻辣燙怎麼辦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帶來清湯麻辣燙的做法吧。
一碗麻辣燙所放的調料:
1.一小平勺(家用的調料勺)味素,一般用梅花牌的。
2.雞粉,大約也是一小平勺。
3.油炸碾碎的花生米,通常一滿勺。花生米炸法:把油燒開,花生米放在漏勺里,炸到略微發黑即可。
4.鹽水。根據口味輕重放,一般半勺即可。鹽水包括:2斤鹽,半斤蒜加適量水,用豆漿機攪碎。然後,將鹽、蒜水放在一起攪勻。不用的時候需冷藏。
5.油料,大約放一中勺左右,比調料勺大很多,比飯勺小很多。香料的組成包括:750毫升醬油5袋,同樣體積的豆瓣醬三袋,香膏16中勺左右,小袋香料三袋左右,一瓶蓋透香王,這些作料放在一起攪勻。
6.麻椒,可以直接放適量,也可以用熱油炸,即把麻椒放在熱油里攪拌即可,需要掌握火候,否則,會炸糊,變苦。
7.辣椒油,正常辣放一中勺,微辣少許,加辣一勺半。燒開五十斤豆油,可以先炸花生,然後熄火,放大約三碗芝麻攪拌,然後放少許辣椒,辣椒黑,先涼一下油,然後放十斤左右的優質辣椒,小火熬,不停攪拌,大約十分鍾左右,將辣椒分開降溫。
8.麻醬,也為一中勺。麻醬的製作也需要一些過程的,三勺花生醬,兩勺芝麻醬,這個比家用的飯勺還要大一些的,七八中勺耗油,四小勺麥芽粉,極少量的花生油、芝麻油、香油,放入適量開水,攪拌!最好用自製的機器攪拌,用電錐做的,去掉頭,換個長的鐵桿,鐵桿頭部焊上一個螺旋式的鐵片,簡易的攪拌機做成了,省時省力。
9.熟油,預先炸花生時可以分出一小部分。不麻不辣,放一中勺,少麻少辣,放半勺,用於加香,正常麻辣不必放。
這就是一碗麻辣燙的底料,然後把粉、菜燙好,放適量熱水攪拌,就是一碗麻辣燙了。
當然,麻辣燙不宜久吃,添加劑適量對身體是無害的,但多了,一定無益。
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清湯麻辣燙的做法了,不知道大家學會了嗎?總聽別人說吃麻辣燙不好,可是自己做出的就能夠很放心的是用了。喜歡吃麻辣燙的朋友們有口福了,以後不用出門就能吃到麻辣燙了多好啊。
⑤ 在家自己做麻辣燙,怎麼做的好吃又健康
加入自己喜歡吃的素小菜。煮好後起鍋,可隨意添加自己喜歡吃的任何想吃的菜。也可以放在電磁爐上邊煮邊吃。、豆豉用料酒稀釋,取30克干辣椒節,入開水鍋中煮約2分鍾後,用清水沖洗,瀝凈水,剁成茸,即成糍粑辣椒,八角,桂皮掰成小塊,草果,白豆蒄拍破,靈草,排草,香葉切食材:番茄、魚丸、肉丸、脆腸、蟹棒、海帶、粉絲、土豆片、生菜、油麥菜、香菜、小青菜、高湯、蒜汁、芝麻醬、小辣椒、花椒油。
凈鍋加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泡好的紫草浸入炸出色時撈出不用,加入蔥姜塊炸香並且發干時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加香辣醬用小火加熱1.5~2小時左右,加香料繼續加熱0.5小時,加熬高湯。豬大骨250克,雞骨架400克,蔥姜適量,水2500克。放入鍋里熬4小時瀝出湯既為高湯。在家製作可選擇用現成的火鍋底料,配麻椒和辣椒加濃湯寶來製作。湯調好後,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葷素食材,最好選擇耐煮易入味的。如毛肚,豆腐皮,海帶,魔芋等。
⑥ 做麻辣燙的步驟
麻辣燙怎麼做好吃
材料:魚丸、烤腸、海帶、寬粉、金針菇、鮮蝦、蟹味菇、豆腐泡、干豆腐、油菜、菠菜、蚝油、海鮮汁、芝麻油、香醋、油辣子、芝麻醬、醬油、麻辣油、芝麻醬、花生醬、白糖、香蔥、香菜、蒜末、自然、熟芝麻。
做法:1.將准備好的青菜都清洗干凈。
2.將清洗好的青菜在熱水中燙熟,並且瀝干水分,准備好的硬寬粉需要在溫水中浸泡軟了取出。
3.將蘑菇切成小塊,瀝干水的青菜放入到盆中。
4.將海帶、干豆腐都切成絲,將豆腐泡切成涼拌,一同放入到盆中。
5.將瀝干水的寬粉、鮮蝦、魚丸等都放入到盆中,再加入切好的蔥末、香菜末、蒜末。
6.加入准備好的輔料,如蚝油、醬油、白糖、香醋、海鮮汁、芝麻醬、油辣子、辣椒油、芝麻油、花生醬等等。
7.淋上少量的熟芝麻以及花生碎,將所有的材料完全的攪拌均勻後即可食用。
麻辣燙和麻辣拌哪個好吃
麻辣燙是從四川地區發展起來的,同時四川地區的麻辣燙也是最正宗的,整體製作方法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將食材熟的先後順序加入,然後淋上煮好的濃濃骨頭湯,再加入一些香菜、蔥等芝麻點綴之後,就可以食用了。因為麻辣燙在食材的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並且在味覺上可以增強食慾。
麻辣拌則是蔥遼寧發展起來的,是一種將食物煮熟了以後,加入配料以及湯頭來干拌的食物,主要是在加入芝麻醬、醬油、辣椒油等調味品進行的干拌,在味道上會比麻辣燙更重,再加入一些香菜、蔥等點綴,一碗干拌麻辣燙就做好了。
這兩種食物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乾的一個是濕的,一個注重芝麻醬,一個注重湯頭,一個放辣椒,一個不放辣椒,整體無論是哪種食物都是非常好吃的,也是現在多數年輕人所喜歡的食物,但是更喜歡吃干拌麻辣燙,這是因為干拌麻辣燙沒有那麼辣,而且味道更加清爽,並且沒有麻辣燙味道那麼濃稠,主要是湯的味道,同時干拌麻辣燙中的食物又很多。因此麻辣拌是一款非常不錯的選擇。
干拌麻辣燙的營養價值
多數人在吃麻辣拌的時候都喜歡加入一些芝麻油或者是香油,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著非常豐富的維生素E以及鈣質,配合上醋、蒜的殺菌作用,干拌麻辣燙可以預防我們胃腸出現感染的情況。
干拌麻辣燙中的食物是非常多的,油蔬菜類、豆製品、魚類、菌類、蛋類、薯類等等食材。這些多營養的食物,可以充分的補充我們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使我們身體的酸鹼度達到一個正常的平衡,還可以促進我們的食物。
干拌麻辣燙的熱量並不高,同時在製作的過程中並沒有油煙產生,加上沒有經過高溫的處理,因此對身體並沒有很大的傷害,尤其是在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同時,還不會造成身體發胖的情況。所以適當的吃一些干拌麻辣燙還是有好處的。
干拌麻辣燙的配方和竅門
1.熬制骨湯:在熬制骨湯的時候,我們需要選擇非常新鮮的牛大骨以及新鮮的豬大骨進行熬制,需要小火慢熬,將大骨湯完全的熬白,注意不要使用一些市面上售賣的一些專門用於麻辣燙煲湯的粉劑,這樣不會做出最美味的湯。因為無論是做麻辣燙還是干拌麻辣燙,骨湯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鮮美的骨湯可以提成味蕾。
2.拌醬汁:我們將麻辣燙煮好以後,是沒有其他的調味的,而是淋上特有的干拌麻辣燙的醬汁,因此這種醬汁是需要格外認真的去做的,主要材料為芝麻醬、花生醬、辣椒醬、蒜泥、香菜、花生碎等等,可以根據各自的喜好,以及人群的差別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