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购物 » 怎样清理粘在筛网上的化肥颗粒
扩展阅读
taobao账号被限制怎样做 2025-09-21 23:09:09
怎样写老爸种的香椿好吃 2025-09-21 23:03:46

怎样清理粘在筛网上的化肥颗粒

发布时间: 2022-11-17 22:08:08

⑴ 摇摆筛都有哪些筛分清网方式

摇摆筛筛分方式:
1、回旋式筛分:两层同样孔径的筛网,让筛过一次的物料再次筛分,以达到更高的筛分精度。
2、回旋式逆向筛分:物料筛分由细→中细→中→粗的方式筛分,粗物料起到一定的清洁网孔的作用。
3、双倍处理筛分:进入筛机的物料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层面上,使单台筛机的处理能力提高近一倍,一台筛机当两台用。
4、组合式筛分:普通筛分+回旋式筛分,提高单台筛机的使用率。
摇摆筛清网方式:
弹跳球清洁:符合食品级的橡胶、硅胶球在筛网下的冲孔板上跳动,弹击金属网,减少网孔堵塞。此系统简单易用、维护方便,适用于大多数颗粒物料。
转筒刷清洁:转通刷由安装在基底盘上的减速齿驱动,在筛网下旋转刷网,清洁物料,适用于球形、结晶及脆性物料的筛分。
超声波清洁:高频率超声波被传输到筛网上,既清洁了筛网,又显着提高了生产能力。适用于大多精细的、大产量的、难筛分的物料。
摇摆筛的仿人工设计原理是为了满足大产量、高精度筛分的需要而特殊设计的一种高效筛分机。适用化学、食品与香料、塑料、矿业、医药、木业及胶合板、冶金、橡胶、饲料、化肥、糖 盐业、再生行业。

⑵ 振动筛筛网老是堵死,怎么处理

筛网堵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种:

1)含有大量接近分离点的临界物料颗粒。即破碎出的石料粒度大小同筛网的网孔大小临界,石料在筛分过程中,这类颗粒卡在网孔中无法顺利过筛造成堵孔,称为临界堵孔。

2)对筛孔具有多个接触点的形状的物料较多。

⑶ 小麦加工成面粉之前,怎样分离出里面的小石头和小颗粒固体杂质

小麦加工成面粉之前,可以用独立的多功能设备分离出里面的小石头和小颗粒固体杂质。

众所周知,小麦中残留的卵石会严重增加面粉的灰度,对面粉的颜色产生负面影响,还会造成设备的过度损耗或磨辊齿的损坏。传统的清理系统使用干式比重去石机来清理类似小麦颗粒大小的石头,并根据小麦的类型和待磨面粉的质量来调整清理系统的长度和复杂程度。随着石头密度和悬浮速度的不同,当风穿过筛网的网孔使小麦在机器中漂浮时,除石机将石头带到带有网孔的平板上,并与小麦流分离。组合式除石机和重力板通常被称为组合式除石机,一些较新的设备集成了抽吸器、分离器、重力板和干除石机。以上就是对小麦加工成面粉之前,怎样分离出里面的小石头和小颗粒固体杂质这个问题的解答。

⑷ 325目的筛网怎么清理

1、可用洗发水浸透污处,再将白醋加水稀释,用刷子蘸上溶液轻轻擦洗,污垢可除,(法宝洗发水、白醋)。2、用布条浸酒精轻轻擦拭污处即可去掉(酒精要选用浓度不小于75%的医药用酒精),(法宝酒精)。3、将污渍用冷水浸湿后,涂些牙膏,抹少量肥皂轻轻搓揉,如有痕迹,再用酒精擦拭即可,(法宝牙膏、肥皂)。
筛网是用金属丝或纤维丝编织而成的,孔径0.15~1mm。能去除和回收不同类型和天小的悬浮物,筛网分离具有简单、高效、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一般用于规模较小的废水处理。筛网有很多种,主要的两种是振动筛网和水力筛网。
所谓筛网是不同与一般网状产品。而是有严格的系列网孔尺寸。并且有对物体颗粒进行分级、筛选功能的符合行业、机构、标准认可的网状产品。筛网不讲“目数”,“目数”只是人们来描述筛网的一种习惯,一时难以克服。筛网不同于一般网状产品,就是它有严格的网孔尺寸,而不是“目数”。筛网尺寸不是孤立的,它有系列网孔尺寸组成,目的是为了分级筛选。

⑸ 怎样防止化肥结块(硫酸钾)

防止化肥吸湿结块 化肥因吸湿而引起的潮解或结块,是贮存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而肥料潮解结块不但会给施用造成困难,还会造成养分的损失。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与化肥吸湿结块有关。总的说来,湿度愈大,温度愈高,潮解或结块愈严重。化学肥料的种类不同,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反应也不同。按它们的吸湿性,化学肥料可以分成以下三组: ①吸湿性强对贮存条件要求特别严格的化肥,如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钠、碳酸氢铵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肥料。②有吸湿性对贮存条件有要求的化肥,包括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过磷酸钙、尿素、磷酸铵、石灰氮等。③吸湿性小对贮存条件要求不严的化肥,包括磷矿粉、骨粉、石灰石粉和石膏。原则上讲,任何化肥都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仓库里。但当仓库不够容纳所有化肥时,应优先考虑第一组肥料,第三组肥料中的磷矿粉和骨粉可露天堆放,但堆放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地面平整、紧实的地方,下铺苇席或塑料薄膜,肥料堆成后,上面应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风吹雨淋。有包装的化肥在仓库中应堆码。堆垛离墙要有30~50cm的距离,以便于检查,防止受潮和损坏墙壁。化肥仓库的温度应在30℃以下,相对湿度以40%~70%为宜。应该经常检查,如库内温度和湿度比库外高时,应在早晨或晚间打开窗户进行通风,然后紧闭门窗,以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和湿度。夏季的通风时间,最好在入夜以后,以防傍晚地面蒸发的热气进入库内。在阴雨天气,库外的相对湿度超80%时不宜通风。

⑹ 肥料(颗粒化肥)怎样快速溶解在水里.我想做些肥料水溶液.

1:你可以先把颗粒用工具研磨成粉末;
2:把粉末用温开水重开即可,如果是特殊的化肥不能用温开水就只能凉水了.
3:加速搅拌.

⑺ 筛网堵孔怎么办

振动筛筛分时,根据物料的性质,会产生各种形态的筛孔堵塞。筛孔堵塞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含有大量接近分离点的粒子;
(2)物料含水量较高;
(3)球形粒子或者对筛孔具有多接触点的物料;
(4)会发生静电;
(5)物料具有纤维质的物料;
(6)片状颗粒较多;
(7)编织筛网丝经过粗;
(8)橡胶筛网等较厚的筛网,孔形设计不合理,没有达到上小下大,而使颗粒卡住。
因为需要筛分的物料颗粒大部分是不规则的,因此,堵塞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为有效地防止筛网堵塞,应针对上述筛孔堵塞原因采取措施。当物料粒度较细、泥质含量较多、且筛分粒度较小时,水分对筛网的堵塞就起决定性的作用。当物料中水分大于5%时,如果无条件对物料进行干燥,应对筛面、筛孔作针对性选择。当水分大于8%时,应采用湿式筛分。对片状颗粒较多的物料,则需要改变物料破碎方式及不同破碎方式流程的粒度搭配。合理调节筛网张紧力是减少筛网堵孔的一种有效方法,合理的张紧力使筛网同支撑樑产生轻微的二次振动,从而有效降低堵孔现象的发生,具体做法是,把张紧钩做成恒力张紧机构,即在张紧螺栓上加装弹簧。

⑻ 一般影响振动筛筛分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一般影响振动筛筛分效果的因素有:
1、颗粒与筛孔形状
在生产实际中,筛分原料大多为圆柱形(颗粒饲料分级)或不规则颗粒,筛孔既有圆形又有矩形,物料颗粒接触筛孔时的状态对颗粒能否通过影响很大,如一个4×10 mm的颗粒直立时能通过一个孔径5 mm的筛孔,横向则不能。因此,颗粒通过与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只能通过统计的手段加以研究。一般对圆柱形颗粒,矩形筛孔通过性能较好;而对于各个方向尺寸差别不大的不规则颗粒,圆孔的通过性能较好。
2、筛面开孔率
筛面开孔率越大,通过性能越好。保证筛面强度的情况下,编织筛能比冲孔筛获得较高的开孔率,因而前者的通过性能优于后者。
3、物料层厚度
使用平面筛时,如通过振动筛筛面的物料层过厚,料层上部小颗粒通过筛孔困难,会引起误筛率上升,这在原料清理中将增大净原料损失,在颗粒分级中则将降低产量(上层筛料层过厚)、影响成品质量(下层筛料层过厚)。料层过薄则筛分产量太低,也不可取。合适的料层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筛面倾角小、筛体振幅较大时料层可稍厚。理论上,料层厚度由产量决定,但实际使用中,由于筛面进料不均,物料可能集中在筛面一侧,造成局部料层过厚从而影响筛分效果。圆筒筛和圆锥筛存在类似问题,当瞬间物料流量过大时,筛分效果同样受到影响。
4、筛体运动状态
筛分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筛选物料与筛面之间存在适宜的相对运动,产生这种相对运动的方法可以是筛面作水平往复直线运动(回转)、垂直往复直线运动(振动)或二者的组合。筛体仅有水平往复运动或垂直往复运动,筛分效果都不理想。后者由于物料缺乏与筛面的水平相对运动,容易造成料层厚薄不均。实践表明,将二种运动结合起来的回转振动筛效果较好。
5、物料特性
物料的粒度、含水率、摩擦特性、流动性等都与筛分过程有关。物料颗粒粒径存在差异是物料组分筛分分离的前提,而且这种差异越大,筛分过程越容易进行。物料含水率越高、内外摩擦角越大、流动性越差,其颗粒通过筛孔的性能就越差。因此,实际使用中,要获得良好的筛分效果,应根据物料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工艺参数。

⑼ 整动筛网怎么清洗

振动筛网清洗,我们以超声波振动筛网为例,超声波振动筛网的清洗:

1.超声波振动筛在清洗时,温度应控制在30℃—50℃之间,这个温度的清洗效果是最好的。

2.清洗时使用清洗液,清洗液的粘度越高,则清洗的效果就会越好。

3.筛分机在清洗时,声强应控制在1w—2w/mm2左右,声强对清洗的效果影响也是很大。

4.注意360度清洗振动筛,微细粉末可能隐藏于振动筛的各个角落。

定时对振动筛进行维护工作,维护项目有:振动电机注油、筛机各部件紧固、筛网的更换等;超声波振动筛只有做好日常的清理及保养工作才延长筛机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振动筛网是制砂生产线的配套设备,振动筛网的编织结构是预先弯曲成波纹形式金属丝,使两个弯曲卡在相同位置,保证网孔的大小,振动筛网有双向波纹弯曲,紧锁弯曲,双向隔波弯曲,平顶弯曲,单向波纹弯曲,结构坚固,多用于矿山,煤矿,建筑,玻璃厂,石油,五金制品行业等,轧花网有专用养猪用网。

⑽ 制颗粒后疏松或细粉过多因为

您好!制粒的相关方法,希望能帮到您!(一)、湿法制粒
湿法制粒:在药物粉末中加入粘合剂或润湿剂先制成软材,过筛而制成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后再经过整粒而得。湿法制成的颗粒具用表面改性较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形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
湿法制粒机理:首先是粘合剂中的液体将药物粉末表面润湿,使粉粒间产生粘着力,然后在液体架桥与外加机械力的作用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经干燥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
湿法制粒主要包括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及整粒等过程。
1、制软材:将按处方称量好的原辅料细粉混匀,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或粘合剂混匀即成软材。
制软材应注意的问题
(1)粘合剂的种类与用量要根据物料的性质而定;
(2)加入粘合剂的浓度与搅拌时间,要根椐不同品种灵活掌握;
(3)软材质量。由于原辅料的差异,很难定出统一标准,一般凭经验掌握,用手捏紧能成团块,手指轻压又能散裂得开。
(4)湿搅时间的长短对颗粒的软材有很大关系,湿混合时间越长,则粘性越大,制成的颗粒就越硬。
2、制湿颗粒:使软材通过筛网而成颗粒。颗粒由筛孔落下如成长条状时,表明软材过湿,湿合剂或润湿剂过多。相反若软材通过筛孔后呈粉状,表明软材过干,应适当调整。

常用设备:摇摆式颗粒机、高速搅拌制粒机
筛网:有尼龙丝、镀锌铁丝、不锈钢、板块四种筛网。
3、湿颗粒干燥:过筛制得的湿颗粒应立即干燥,以免结块或受压变形(可采用不锈钢盘将制好的湿颗粒摊开放置并不时翻动以解决湿颗粒存放结块及变形问题)。
干燥温度:由原料必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一些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干燥温度可适当增高到80-100℃。
干燥程度:通过测定含水量进行控制。颗粒剂要求颗粒的含水量不得超过2%;片剂颗粒根据每一个具体品种的不同而保留适当的水分,一般为3%左右。
干燥设备:常用的有箱式(如烘房、烘箱)干燥、沸腾干燥、微波干燥或远红外干燥等加热干燥设备。
4、整粒: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将结成块的粒破碎开,以达到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或片剂的压片要求。

(1)颗粒剂:可用比制湿颗粒所用筛网目数小且在10目(1号筛)以内的筛网,把不能通过筛孔的部分进行适当解碎,然后再按照粒度要求,按粒度规格的下限,过60目或80目(5号筛),进行分级,取10-80目之间的颗粒;
(2)片剂:颗粒可用比制湿颗粒所用筛网目数大的筛网。
5、空白颗粒法:对湿、热不稳定而剂量又较小的药物,可将辅粒以及其它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先用湿法制粒,干燥并整粒后,再将不耐湿热的药物与颗粒混合均匀。将仅用辅粒制成干颗粒,再将药物与颗粒混合后(压片或分装)的方法称为空白颗粒法。
(二)、一步制粒
一步制粒:将原辅料混合,喷加粘合剂搅拌,使粘合剂呈雾状与原辅料相遇使之成粒,同时进行干燥等操作步骤连在一起在一台设备中完成故称一步制粒法,又称流化喷雾制粒。
特点:在一台设备内进行混合、制粒、干燥,还可包衣,操作简单、节约时间、劳动强度低,制得的颗粒粒密度小、粒度均匀,流动性、压缩成形性好,但颗粒强度小。
(三)、喷雾制粒法
喷雾制粒:将原、辅料与粘合剂混合,不断搅拌制成含固体量约为50%-60%的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再用泵通过高压喷雾器喷雾于干燥室内的热气流中,使水分迅速蒸发以直接制成球形干燥细颗粒的方法。
特点:由液体直接得到固体粉状颗粒,雾滴比表面积大,热风温度高,干燥速度非常快,物粒的受热时间极短,干燥物料的温度相对较低,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处理。
缺点:设备费用高、能量消耗大、操作费用高。
近年来在抗生素粉针的生产、微型胶囊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研究以及中药提取液的干燥中都利用了喷雾干燥制粒技术。
(四)、干法制粒
干法制粒:将药物粉末(必要时加入稀释剂等)混匀后,用适宜的设备直接压成块,再破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该法靠压缩力的作用使粒子间产生结合力。可分为重压法和滚压法。
重压法:又称大片法,系将固体粉末先在重型压片机上压成直径为20-25mm的胚片,再破碎成所需大小的颗粒。
滚压法:系利用滚压机将药物粉末滚压成片状物,通过颗粒机破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
干法制粒特点:常用于热敏性物料、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及压缩易成形的药物,方法简单、省工省时。但应注意压缩可能引起的晶型转变及活性降低等。
(五)、中药制颗粒
中药制颗粒:一般多用湿法制粒
1、药材细粉制粒:当配方的剂量不大时,可将药材磨成100目以上的细粉末,加入适宜的润湿剂或粘合剂制软材,过筛制粒。
2、药材稠浸膏与药材细粉末混合制粒:将部分药材制成稠浸膏,另一部分药材磨成细粉末,两者混合制成软材,过筛制粒并干燥。本法可用药材的稠膏代替粘合剂,有利于减少片积体积,应用较多。如仅用稠膏为粘合剂时其粘结力不足时,可加入其它粘合剂。
3、干浸膏制粒:将配方中的药材(除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外)均经提取并制成干浸膏。将干浸膏碾碎成颗粒;或将干浸膏磨成细粉末后再加入适宜的润湿剂(如适宜浓度的乙醇)制成软材后,制成颗粒。

三、影响湿法制粒的因素
1、原辅料性质
(1)粉末细、质地疏松,干燥及粘性较差,在水中溶解度小;选用粘性较强的粘合剂,且粘合剂的用量要多些。
(2)在水中溶解度大,原辅料本身粘性较强;选用润湿剂或粘性较小的粘合剂,且粘合剂的用量相对要少些。
(3)对湿敏感,易水解;不能选用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或其它有机溶媒作粘合剂的溶剂。
(4)对热敏感,易分解;尽量不选用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选用一定溶度的乙醇作粘合剂的溶剂,以减少颗粒干燥的时间和降低干燥温度。
(5)对湿、热稳定;选用成本较低的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
润湿剂(moistening agents):使物料润湿以产生足够强度的粘性以利于制成颗粒的液体。润湿剂本身无粘性或粘性不强,但可润湿物料并诱发物料本身的粘性,使之能聚结成软材并制成颗粒。如:蒸馏水、乙醇。
粘合剂(adhesives):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集粘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如聚维酮(PVP)、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纤维素钠(CMC-Na)、糖浆等。
(1)种类
①蒸馏水:水本身无粘性,当物料中含有遇水能产生粘性的成分时,用蒸馏水润湿即可诱发其粘性而制成适宜的颗粒。但用水作润湿剂时,由于物料往往对水的吸收较快,较易发生湿润不均匀的现象,且干燥温度较高,故不耐热、遇水易变质或易溶于水的药物不宜采用。最好采用低浓度的淀粉或乙醇代替,以克服上述不足。
②乙醇:凡药物本身有粘性,但遇水能引起变质或润湿后粘性过强以致制粒困难,湿度不均、使干燥困难或制成的颗粒干后变硬,以及其压制的片剂不易崩解等,可选用适宜浓度的乙醇作润湿剂。乙醇浓度视药物的性质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为30%-70%或更浓。且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湿润后所产生的粘性降低,从一定程度上说,乙醇是一种分散剂,降低颗粒之间的粘性,使粘性过强的物料容易成粒。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做湿润剂,但应注意迅速操作,以免乙醇挥发而产生强粘性的团块。
③聚维酮(PVP):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无毒,熔点较高,对热稳定(150℃变色),化学性质稳定,能溶于水和乙醇成为粘稠胶状液体,为良好的粘合剂。
• PVP有不同规格型号,常用PVPK30作粘合剂。
• PVP水溶液、醇溶液或固体粉末都可应用。
• PVP干粉还可用作直接压片的干燥粘合剂。
• PVP3%-15%(常用3~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对水敏感的药物制粒,制成的颗粒可压性好。可用于那些可压性很差的药物,但应注意:这些粘合剂粘性很大,制成的片剂较硬,稍稍过量就会造成片剂的崩解超限。
• PVP也是咀嚼片的优良粘合剂。
• PVPK30在阿奇霉素颗粒剂中用作制粒的粘合剂,其浓度为5%。
④羟丙甲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
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对光、热、湿均有相当的稳定性,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能溶于水及部分极性有机溶剂,在冷水中能溶胀形成粘性溶液。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但溶于10%~80%的乙醇溶液或甲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
•制备HPMC水溶液时,最好先将HPMC加入到总体积1/5~1/3的热水(80 ℃ ~90 ℃)中,充分分散与水化,然后在冷却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冷水至总体积。
•HPMC作为粘合剂,常用浓度为2%-5%。
•HPMC作为粘合剂的特点是崩解迅速、溶出速率快。
⑤糖浆:蔗糖的水溶液,其粘性较强,适用于质地疏松、弹性较强的植物性药物及质地疏松和易失结晶水的化学药物,常用其50%-70%(g/g)的水溶液。
• 当蔗糖浓度高达70% (g/g)时,在室温时已是过饱和溶液,只能在热时使用,否则易析出结晶。
•强酸或强碱性药物能引起蔗糖的转化而产生引湿性,不利于压片,故制颗粒时不宜采用。
•糖粉为干燥粘合剂。
•蔗糖有一定的吸湿性,其吸湿性与纯度有关,纯度差的吸湿性更强。
•有时与淀粉浆合用以增强粘合力,有时也用蔗糖粉末与原料混合后再加水润湿制粒。
⑥羧甲纤维素钠(carboxymethycellulose sodium CMC-Na)
• 是纤维素的羧甲基醚化物,不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媒;溶于水时,最初粒子表面膨化,然后水分慢慢地浸透到内部而成为透明的溶液,但需要的时间较长,最好在初步膨化和溶胀后加热至60 ℃ ~70 ℃,可大大加快其溶解过程。
•常用浓度为1%-2%。
•在药剂中应用最多的是取代度等于0.7的产品,可溶于60%的乙醇液。
⑦淀粉浆:俗称淀粉糊,适合作对湿热稳定的药物的粘合剂,一般浓度为5%-30%,10%为最常用。制法有两种:冲浆法、煮浆法。
•冲浆法:系将淀粉先加少量(1-1.5倍)冷水,搅拌,再冲入全量的沸水,不断搅拌至成半透明糊状。此法操作方便,适于大量生产。
•煮浆法:向淀粉中徐徐加入全量冷水搅匀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至糊状即得。此法不宜用直火加热,以免底部焦化混入黑点影响外观。此法在生产中已少用。
•淀粉浆能均匀地润湿物料,不易出现局部过湿的现象,且有良好的粘合作用,是应用较广泛的粘合剂。
•玉米淀粉完全“糊化”(糊化是指淀粉受热后形成均匀糊状物的现象)的温度是77 ℃。
⑧胶浆:常用10%-20%的明胶溶液和10%-25%的阿拉伯胶溶液等。适用于容易松散及不能用淀粉浆制粒的药物。
⑨其他纤维素衍生物
•甲基纤维素(MC):可溶于水,成为粘稠性较强的胶浆。但应注意:当蔗糖或电解质达一定浓度时本品会析出沉淀。
•乙基纤维素(EC):溶于乙醇中,主要用作缓释制剂的粘合剂,常用的浓度为2%-10%。可用其乙醇溶液作为对水敏感的药物的粘合剂,但应注意本品的粘性较强且在胃肠液中不溶解,会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目前,常用于缓、控释制剂中(骨架型或膜控释型)。
•羧丙基纤维素( hydroxypropyl cellulose HPC)
是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含羟丙基53.4%~77.5%(含7%~19%的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常作崩解剂)。白色粉末,易溶于冷水,加热至50 ℃发生胶化或溶胀现象;
可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二醇中。
本品可作湿法制粒的粘合剂,也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
(2)粘合剂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与原辅料本身的性质有关:如原料粉末细,质地疏松,在水中溶解度小,原料本身粘性差,粘合剂的用量要多些。反之,用量少些。
②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考虑粘合剂及粘合剂的溶媒。选用无水、干燥温度低的粘合剂及其溶媒。
③与混合时间有关:在制软材时混合时间起长,软材的粘性起大,制出的颗粒起硬。
④与粘合剂浓度有关:在其它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粘合剂浓度越大制出的颗粒越硬。
⑤当辅料在处方中的用量占80%以上时,在不影响主药性质的前提下,应重点考虑辅料的特性来选用粘合剂。如用蔗糖作辅料,其用量达到80%以上时,就要考虑到“蔗糖遇水粘性变较强”的特性,选用非水溶媒来溶解粘合剂(只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媒的粘合剂就不适用),降低颗粒之间的粘性,相对增强颗粒内部人的粘性。举例:阿奇霉素颗粒剂:处方中蔗糖的比例超过80%,用95%乙醇配制5%PVPK30作粘合剂制粒时的成粒性比用20%乙醇配制5%PVPK30作粘合剂制粒时的效果好,前者一次性成粒可达90%,后者一次性成粒只有50%。
⑥同一粘合剂,选用不同溶媒时其粘性和制粒效果不一样。
⑦对于粘性过强的物料,可采用“先加乙醇润湿分散、再加粘合剂”的方法使制粒时成粒效果更好。如:在再林颗粒剂、阿奇霉素颗粒中就采用此方法,效果较好。
⑧根据原辅料性质,可采用两种粘合剂制粒。如:在再林颗粒剂中采用“先加乙醇润湿分散、再加CMC-Na粘合剂、最后加糖浆”进行制粒。
3、制粒搅切时间:
制软材时搅切时间应适度掌握,一般凭经验掌握,用手捏紧能成团块而不粘手,手指轻压又能散裂得开。
搅切时间长,粘性过强,制粒困难;
搅切时间短,粘性不强,成粒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