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探究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实验中,分别用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能发出白光的三个手电筒上
(1)因为玻璃纸透明,因此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吸收;因为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若隔着红色玻璃纸看一束黄光,看到的将是黑色; (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红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因此一束黄光射在红色不透明物体上,看到的物体颜色是黑色的. (3)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色光. 故答案为:(1)吸收;黑;(2)漫反射;黑;(3)吸收. |
② 写十个生活中不常见的颜色
胭脂,朱膘,朱砂,三青,三绿,署红,花青,藤黄 ,赭石。
③ 怎样知道各种化学物质的颜色
既然是初中生,就没必要记那么多.
溶液的颜色:
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
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一、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④ 孩子识别颜色的简单方式都有哪些
孩子对颜色的识别,从很小就开始了,颜色的识别方法无处不在,作为父母要抓住时机引导。
一、通过购买孩子专用的色卡训练孩子进行颜色识别
对孩子进行颜色识别训练,有专门的色卡,通常色卡上有颜色、中英文颜色名称,有的还有出现该类颜色的物体图片。
通过色卡的训练,孩子能鲜明的区分出各种颜色,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还能同时把中英文名称给记住了。
四、其他无处不在的颜色识别引导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颜色的识别引导无处不在,比如红色的旗帜、白色的墙面、黑色的汽车等等,只要用心,总能随时随地找到识别的物体。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不可或缺,能做好学习训练和思维引导,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都说三岁定终身,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到终身已定才开始。
⑤ 我能看清楚各种不同的颜色,可是看色盲表的时候有的就认不出,为什么
应该算是色弱(下面是摘录)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
5.全色弱
又称红绿蓝黄色弱。其色觉障碍比全色盲程度要低,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其它并发症。在物体颜色深且鲜明时,则能够分辨;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患者也少见。
6.部分色弱
有红色弱(第一色弱)、绿色弱(第二色弱)和蓝黄色弱(第三色弱)等,其中红绿色弱较多见,患者对红、绿色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能力近于红绿色盲;但物质色深、鲜明且照明度佳时,其辨色能力接近正常。
色盲(弱)患者生来就没有正确的辨色能力,并且以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故不能自觉有病,许多色盲患者眼部检查也无异常发现。当红、绿色彩特别明显或单一出现时,患者往往凭借独特的经验加以区分,因此色盲(弱)只有通过专门的色觉检查才能判定。色觉检查的方法一般有色盲检查镜、色盲检查灯、假同色表(色盲检查表)和彩色绒线束等。在招工、招生体检中常用假同色表和彩色绒线束进行色觉检查。
补充回答
按规定不允许考 但是体检超级简单
我当时体检时医生只问我你看的见图片上是什么么?
我说: 看的见 然后就过了
呵呵 我都不知道我看的是什么.
祝你走运^@^
⑥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颜色,你知不知道为什么物质会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
物质颜色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吸收不同。比如一个红色的物质,它为红色的原因是它对蓝色、青色、紫色等短波的吸收强烈。
对红光、黄光的吸收不明显,而被反射,所以该物质就表现为红色。
⑦ 化学中怎么知道某个化合物是什么颜色的(我是上初三)
物质的颜色不管是化合物还是单质都没规律 的
溶液倒是有几个
你只要记住常见常用的药品的颜色就好了
溶液:
蓝色: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含Fe2+的溶液
黄色:含Fe3+的溶液
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
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⑧ ★物体为什么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
第一:色彩是光线射在视网膜上后,我们所感受到的感觉。随着射在视网膜上的光线的频率的由底到高,我们的感觉由红色开始发生变化直到紫色(红橙黄绿蓝淀紫)。
第二:光在射入您的视网膜前的“经历”是这样的---首先:它从太阳中“产生”后,它是全光谱性质的,即含有各种频率(当然,也可以用波长来分,是一样的,只是频率和波长是两个互为倒数的起到相同作用的指标)的光,更直白点说,是含有红橙黄绿蓝淀紫七种光的“杂光”,正是由于它是七种颜色汇聚而成的杂光,所以是白色的;其次:它射到一个物体上,这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它的一部分频率的光被物体表面吸收,比如,它射到黄铜上,红橙绿蓝淀紫光被吸收,只剩下黄光“幸免遇难”,这个幸免遇难的黄光接着被物体表面反弹(反射)而改变了方向后,射在了你的视网膜上,使你产生了黄色的感觉。
第三:光色的混合是一个要点,就是说,如果光在射到物体表面的时候,被吸收了红橙绿淀紫后,剩下的黄光和蓝光射入您的视网膜后,由于它们的混合作用,您感觉到的是绿色。这个现象在艺术上研究的比较深入,例如,黄和蓝混合成为绿色,红和黄混合成为橙色,红和蓝混合成为紫色,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就成为黑色等等,颜色种类和数量不同,混合成的光的颜色色也不同,而红橙黄绿蓝淀紫共同混合,就是白色。
第四:物体表面吸收光的特性不一样,它是由物体的分子结构决定的,黄铜和红铜的区别正是黄铜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它吸收除黄色外的色光的能力十分强,而红铜则是吸收除红色光的能力十分的强。虽然都是铜,但是着两种铜的分子结构是不一样的,就象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碳原子构成,但结构和质地却大相径庭一样。
第五:物体表面好比一个大筛子,上面有无数七种不同形状的孔,每重孔的形状跟一种“光颗粒”(当然,只是比喻了)的形状相同,黄铜的黄色光形状的孔太少,其他形状的孔多,所以,就把黄光排除在外面了。
补充:
1 相同的分子(或原子)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比如说同由碳原子构成的金刚石(原子按照网状的构架组合起来)和石墨(原子按照层状的结构组合起来)。而按照不同构架所组合而成的物质对于光的反射效果(衍射、干涉、折射也是一样)是不同的,就象金刚石对光线很通透,但石墨对光线几乎全部吸收。黄铜和红铜的机理也是一样的。您还可以这样理解,一堆砖头(比做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可以堆砌成一座密不透风的堡垒,也可以盖成满身是孔洞的“蜂窝”式建筑,两者对光的反射效果显然会大相径庭。
2 从本质上说,物体反射的光色取决与物体本身(尤其是表面)对特定频率的光的能量的吸收特性,而这种特性又由构成物体本身的原子或分子的构架所决定。(这样说明不便于理解,故采用了上述的说明方法)
4.1 粒子虽然以几率分布,但这种分布也是有规则的分布,这就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构架。
4.2 波函数和能量式的数学描述到是可以“反映全部”,但却是“从全部的角度反映全部”,这就好比“世界上的男女人数总是一比一,但却仍然未说明自然如何在内部具体调整这个比例的”,所以,用这种宏观概念来说明具体问题按照方法论来讲是不可行的,即是一种实质上无效的说明。
4.3 光这种具有波粒两性的物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科学界尚未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光子也是从宏观上为了解决问题而从现象上察觉并提出的概念。
4.4 量子理论也更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为了解决不可知的内因而从宏观上人为引入的概念。光子和量子本身就是因为不能解释内因而引入的人为概念。
4.5 如果要想探究“特性本身的内因”,那也可以说还需要探究“内因的内因”,就象“我们能看见东西是因为有光,但光的内因是因为有太阳,有太阳的内因是因为.....,这样下去就会引发这样近似悖论的问题,“小柯西”先生要是真这样较真,那我们倒是可以把这个问题上升到哲学的层次。
3 在此应用明了的说明而非数学式的描述,正想从本质上来说明您提出的问题。光子概念和量子学说本身就是为解释不可宏观研究的光和能量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性的东西,所以,即便是从光子和能量的深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上述说法依然适用,因为从一开始俺便把量子层面的问题考虑进去了,但是,其实道理是很明了的,如果用数学式的说教方法反倒把问题搞的“深不可测”。俺从您的问题补充中就已经看出----理解问题的本质一定您的首要目的(微笑)
⑨ 初中物质颜色分类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②碱:蓝色↓:cu(oh)2
6、(1)具有憨碃封度莩道凤权脯护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7、有毒的,气体:co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⑩ 为什么人的眼睛看到物体有不同的颜色,我们是怎么去区分颜色的
不同人种的眼睛有不同的颜色,是因为虹膜。眼睛的颜色是由虹膜中的黑色素多少决定的,基因不同,黑色素的多少就不同。虹膜中所含的黑色素越多,虹膜的颜色就越深,眼珠的颜色也就越黑;而若黑色素含量越少,虹膜的颜色就越浅,从而眼珠的颜色就越淡。除了黑色素以外,光经过散射,虹膜还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就是人类眼睛拥有不同颜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