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引起心率慢的原因有可能是什麼
您好,心率過緩是由於心臟病變引起博動異常變慢的病理現象.正常人心跳次數是60~100次/分,小於60就稱為心率過緩.意見建議:1.
對於沒有心臟不舒服的人,脈搏在50~60次/分,這種竇性心率過緩多為生理性,即為正常現象,不用擔心會影響健康,也不用治療.
2.
對於心臟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數平時平靜時的脈搏數,再數心臟不舒服時的脈搏數,如果每次不舒服時脈搏數都比平時有減少,就說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過緩引起,需要治療,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檢查24小時心電圖,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臟的快慢有心臟不舒服沒有關系,脈搏在50~60次/分,則說明不用治療心率過緩,但需要做其它檢查,來確診你是不是有心臟病.
Ⅱ 心跳慢是什麼原因
首先,按照醫學統計的數據,人體正常心 率在60-100次之間,如果心率低於60次 就是心率慢,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你的 心臟有問題,從症狀上說叫心動過緩,原 因會有很多,你最好找專門的心內科醫生 檢查。另外一種是因為長期堅持運動,比 如長跑會使心臟功能很強,使安靜狀態心 率低於60,但人體沒有缺氧的症狀。希 望你是後者。我跑了7年的半程馬拉松, 我的靜態心率是56-57次,咨詢過醫生說 是運動的結果沒有什麼異常正常人每分鍾心跳次數約70~100次,如 果每分鍾心跳少於60次,則為 心跳過緩 。
引起心跳過緩的原因常見於:迷走神經功 能亢進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末梢可釋放 一種被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 抑製作用,故可使心跳減慢。由迷走神經 功能亢進所致的心跳過緩,心律多數是整 齊的,一般每分鍾30~40次。這種情況 以老年人為多。不知道您的年齡是多大?
Ⅲ 心跳過慢的原因是什麼
您好!正常人心跳次數是60~100次/分,小於60就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及脈搏在50—60次/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無需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體力活動較多的人。
Ⅳ 心跳過慢是什麼原因
一個人如果每分鍾心跳次數少於60次,就是「心跳過慢」,也叫「心動過緩」。正常人或者運動員都可能出現,特別是運動員,因為經常鍛煉使心臟的收縮力量增強,每搏動一次所輸出的血量增加,足夠供應身體各器官的需要,所以心跳每分鍾50-60次就夠了。但是如果心跳每分鍾只有30—40次,則可能屬於不正常,就要查一下原因
第一種是迷走神經功能亢進,在大腦的延髓部位有一個調節心血管活動的神經中樞。這個中樞可以有抑制心跳也可以加速心跳的功能。迷走神經就是由這個中樞發出的神經纖維用來支配心跳等作用的。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它的末梢可以釋放一種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使心跳減慢。由「迷亢」引起的心跳過慢心律多數是整齊的,心跳雖慢但很少低於每分鍾30-40次,正常人包括老年人可以出現。
第二種心跳過慢叫「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簡稱「病竇」。這是一種病態的心臟表現,它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使竇房結不能很好發出沖動或延遲發出沖動,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病竇」患者心跳很慢,有時每分鍾只有30-40次。
第三種是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所致的心跳過慢,就是原來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被阻斷了,這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所以心跳十分緩慢,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時,心跳每分鍾在20次以下時,可因心臟排血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供血而出現頭暈,甚至暈厥和抽搐,這就是阿斯綜合症的嚴重發作。引起嚴重的傳導阻滯的病因多數為心臟本身的器質性病變,如冠心病、心肌病變或某些心臟病的晚期嚴重變化等。
總之,心跳過慢時,主要應從「迷亢」、「病竇」及嚴重傳導阻滯等主要原因去考慮,也可以通過詳細的病史和心電圖檢查,以尋找引起心跳過慢的原因,這樣就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Ⅳ 心率過慢是什麼原因
心跳過緩不可等閑視之
正常人每分鍾心跳次數約70~100次,如果每分鍾心跳少於60次,則為 心跳過緩。
引起心跳過緩的原因常見於:迷走神經功能亢進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末梢可釋放一種被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故可使心跳減慢。由迷走神經功能亢進所致的心跳過緩,心律多數是整齊的,一般每分鍾30~40次。這種情況以老年人為多。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由於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不能很好地發出沖動或延遲發出沖動,會使心跳變慢,最常見的病因是心肌病、冠心病以及老年人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心跳有時每分鍾只有30次左右。
嚴重房室傳導阻滯即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而被阻斷,此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所以心跳相當緩慢,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心跳每分鍾僅有20次左右,可因心臟排血量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部供血而出現頭暈,甚至造成暈厥或抽搐。
中老年人一經發現有心跳過緩變化時,不可等閑視之,應及時到醫院請醫生做系統檢查。
其次,關於服葯問題。由於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症狀表現各異,治療用葯有別,進服心血管類葯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不要盲目吃葯,切忌見「心葯」就服。
大部分心律失常病人,經服葯治療症狀一般可以恢復。當然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只要消除誘因,症狀也就自然消失。但有些嚴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如心室顫動、心房纖顫、重度房室傳導阻滯,還須做諸如電除顫、電轉復及安裝心臟起搏器等特殊治療。
最後,還應注意的是,老人一旦發現心律失常後,要冷靜,因緊張會加重症狀,當然平時應保持心情舒暢,忌怒忌躁,戒煙戒酒,注意休息,不要過勞。定期檢查身體也很有必要。
Ⅵ 心率過慢是什麼原因
您好,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在器質性心臟病中,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小於60就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在50~60次/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不用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體力活動較多的人。
Ⅶ 心率慢的原因
在臨床上,引起心跳慢的原因比較多,最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傳導阻滯 傳導阻滯是由於心臟房結或心肌的病變,使竇房結發出的命令不能下傳。傳導阻滯分為3度,I度較輕,可無症狀,只有在心電圖檢查時才能發現;II度是有少數命令不能下傳,病人常有心臟停跳感;Ⅲ度最嚴重,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下傳,心跳每分鍾20~30次,很不規則,病人自覺症狀也很重,隨時都有心跳驟停的可能,應該及時進行搶救治療。
2.迷走神經張力改變 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動過緩常見於正常人,心跳雖然慢,卻有力、規則,且每分鍾不低於50次,心排血量不減少,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竇房結功能改變 人的心臟跳動是由竇房結來指揮的。因竇房結本身的病變所引起的心跳過緩在臨床上稱為病竇綜合征,心跳為每分鍾40次左右,心排血量明顯減少,病人會出現目眩、頭昏、耳鳴等一系列症狀,病情嚴重會出現昏迷與抽搐。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病人會發生心絞痛,甚或心肌梗死。
Ⅷ 心率慢是怎麼回事
心跳慢是什麼原因
傳導阻滯
一般,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會導致心跳慢,也就是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沒有辦法傳到房室結,這樣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因此,會心跳慢。
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時,心跳每分鍾在20次以下時,可因心臟排血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供血而出現頭暈,甚至暈厥和抽搐,這就是阿斯綜合症的嚴重發作。
引起嚴重的傳導阻滯的病因多數為心臟本身的器質性病變,如冠心病、心肌病變或某些心臟病的晚期嚴重變化等。
總之,心跳過慢時,主要應從「迷亢」、「病竇」及嚴重傳導阻滯等主要原因去考慮,也可以通過詳細的病史和心電圖檢查,以尋找引起心跳過慢的原因,這樣就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迷走神經張力改變
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動過緩常見於正常人,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末梢可釋放一種被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故可使心跳減慢。心跳雖然慢,卻有力、規則,且每分鍾不低於50次,心排血量不減少,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竇房結功能改變
由於竇房結本身的病變導致的心跳慢被稱作病竇綜合征,心跳是大概每分鍾四十次。心排血量明顯減少,人會有目眩、頭昏、耳鳴等症狀出現。嚴重還會昏迷抽搐。
心跳慢怎麼辦
心率問題不大,大於50次又沒有症狀的,一般是沒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