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包地菜餃子餡的做法
准備包地菜,提前把包地菜浸泡,反復清洗干凈;和好面團備用。雞蛋炒好晾涼,用鍋鏟弄碎。韭菜、粉絲、蔥切碎,把韭菜、粉絲、地皮菜、蔥、雞蛋放在一起。調入鹽、醬油、生抽、香油、花椒粉、胡椒粉、姜粉、食用油等調味品拌勻即可。
具體內容將包地菜黃葉清理干凈,用清水多洗幾遍,洗凈泥沙後再用清水泡著;開始准備肉餡:三肥七瘦的前夾肉洗凈去皮剁成肉餡,在肉餡中加入香蔥油,薑末,生抽,蚝油,料酒,鹽,雞蛋,雞精,十三香,胡椒粉,生粉,用筷子向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腌制備用;
鍋內加水燒開後放入薺菜關火,用筷子攪拌一下將地包菜撈出放入涼水盆浸泡一下;用手將包地菜撈出,擠干水份,凝聚成團。把包地菜切細剁碎,加入拌好的肉餡中;攪拌均勻,香噴噴的薺菜鮮肉餃子餡就做好了。
開始包包子;包子包完之後,就可以下鍋了。從地里挖回來的地米菜,一定要清洗干凈;餃子拌餡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口味放入適當的材料。
⑵ 薺菜用什麼方式處理會不變色
將薺菜擇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略焯,撈出,放入冷水浸透,再撈出,擠干水分就可以的。
薺 (十字花科薺屬植物),又名護生草、地菜、地米菜、菱閘菜等,十字花科,薺菜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田野、路邊及庭園。以嫩葉供食。其營養價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種多樣,也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薺菜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自古就採集野生薺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盡薺菜的記載。
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產後出血、痢疾、水腫、腸炎、胃潰瘍、感冒發熱、目赤腫疼等症。人工栽培以板葉薺菜和散葉薺菜為主,冬末春初均可。傳統習俗則是在特定的日子吃鮮美的薺菜煮的雞蛋。味道鮮美,用來包餃子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薺菜高30~40厘米,主根瘦長,白色,直下,分枝。莖直立,單一或基部分枝。基生葉叢生,埃地,蓮座
狀、葉羽狀分裂,稀全緣,上部裂片三角形,不整齊,頂片特大,葉片有毛,葉耙有翼。莖生葉狹披針形或披針形,頂部幾成線形,基部成耳狀抱莖,邊緣有缺刻或鋸齒,或近於全緣,葉兩面生有單一或分枝的細柔毛,邊緣疏生白色長睫毛。
花多數,頂生成腋生成總狀花序,開花時莖高20~50厘米,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小,白色,兩性。萼4片,綠色,開展,卵形,基部平截,具白色邊緣,十字花冠。短角果扁平。花瓣倒卵形,有爪,4片,白色,十字形開放,徑約2.5毫米;雄蕊6,4強,基部有綠色腺體;雌蕊1,子房三角狀卵形,花柱極短。短角果呈倒三角形,無毛,扁平,先端微凹,長6~8毫米,寬5~6毫米,具殘存的花柱。種子約20~25粒,成2行排列,細小,倒卵形,長約0。8毫米。花期3~5月。
薺菜每百克含水分 85.1 克,蛋白質 5.3 克,脂肪 0.4 克,碳水化合物 6克,鈣 420 毫克,磷 73 毫克,鐵 6.3 毫克,胡蘿卜素 3.2 毫克,維生素B1 0.14毫克,尼克酸 0.7 毫克,維生素C 55 毫克,還含有黃酮甙、膽鹼、乙醯膽鹼等。薺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 和胡蘿卜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治療胃痙攣、胃潰瘍、痢疾、腸炎等病。
薺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名醫別錄》記載「主利肝氣,和中。」《日用本草》載「涼肝明目。」《本草綱目》記載「明目,益胃。」中醫實踐證明,其對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腫疼等有一定療效。用於治療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腫疼等。
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薺菜含蛋白質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鈣420毫克,磷73毫克,鐵6.3毫克,核黃素0.19毫克,維生素55毫克,尼克酸0.7毫克。
薺菜可炒食、涼拌、作菜餡、菜羹,食用方法多樣,風味特殊。
薺菜的葯用價值很高,全株入葯,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葯效。其花與籽可以止血,治療血尿、腎炎、高血壓、咯血、痢疾、麻疹、頭昏目痛等症。薺菜種子含油20%~30%,可用於制皂或油漆。薺菜耐寒,冬季保護栽培較容易,對於供應冬季綠葉蔬菜有一定作用。
薺菜性味涼,相對平和,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一般人都適合食用。
宜食: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腫痛等病症患者宜食。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腸癌及痔瘡等病症患者也宜食。
忌食:便清泄瀉及陰虛火旺者不宜食用。此外,患有目疾、瘡瘍、熱感冒等病症者或體弱者也不宜食用,便溏者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