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 什么叫流砂流砂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流砂产生的原因分析
1(当坑外水位高于坑内抽水后的水位;坑外水压向坑内流动的动水压大于颗粒的浸水密度;使土粒悬浮失去稳定变成流动状态;
随水从坑底或四周涌入坑内;如施工时采用强挖;抽水愈深;动水压就愈大;流砂就愈严重。
2(由于颗粒周围附着亲水胶体颗粒;饱和时胶体颗粒吸水膨胀;使土颗粒密度减小;因而在不大的水冲力下能悬浮流动。
3(饱和砂土在振动作用下;结构被破坏;使颗粒悬浮于水中并随水流动。
4(易产生流砂的条件是,其一;水力坡度较大;流速大;当动水压力超过土粒重量;达到能使土粒悬浮时;即会出现流砂现象:其二;土层中有厚度大于250mm的粉砂土层:其三;土的含水率大于3%以上或空隙率大于43%:其四;土的颗粒组成中土粒含量小于10%;粉砂含量大于75%:其五、砂土的渗透系数很小;排水性能很差。
2 防治措施
1(防治的方法主要是“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或“使动水压力向下”;土坑底土粒稳定;不受水压力干扰。
2(安排在全年最低水位季节施工;使基坑内动水压减小。
3(采取水下挖土(不抽水或少抽水);使坑内水压与坑外地下水压相平衡或缩小水头差。
4(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使水位降至距基坑底0.5m以上;使动水压力方向朝下;坑底土面保持无水状态。
5(沿基坑外围四周打板桩;深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渗流路线和渗水量;减少动水压力。
6(采用化学压力注浆或高压水泥注浆;固结周围粉砂层;使其形成防渗帷幕。
7(往坑底抛大石块;增加土的压重和减小动水压力;同时组织快速施工。
8(当基坑面积较小;也可采取在四周设钢板护筒;随着挖土不断加深;直至穿过流砂层。
2. 试述流沙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你好:
1、流沙:是由于强风吹扬而降落的沙粒物质或因风力而跳跃滚动的沙粒沉积物质。
2、成因:流沙陷阱的成因在于当地的沙粒很特殊,都是非常均匀的球状颗粒,相互间摩擦力小,极易滑动。沙面只要受到一点儿压力,静止的平衡就会受到破坏,沙粒迅速滑向四周,使外来物转瞬间沉陷下去,沿着深度,沙的湿度就有区别,在两层不同湿度之间产生了相对流动,即形成了流沙。
另外,土体在受浸泡饱和时,土粒中亲水胶体颗粒吸水膨胀使土粒的密度减小,当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动水压力超过土粒的重力时,土粒产生悬浮流动,即可形成流沙。
3、流沙的防治主要是消除、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其具体措施有:
(1)建造地下连续墙以供承重、护壁,并达到截水防止流沙的发生。
(2)采用不排水的水下挖土,使坑内外水压相平衡,使其无发生流沙的条件,一般沉井挖土均采用此法。
(3)利用枯水季节施工,以便减小坑内外水位差。
(4)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等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使动水压力方向向下,增大土粒间的压力,从而有效地制止流沙现象发生。
(5)用钢板桩打入坑底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的距离,从而减少水力坡度。达到减小动力压水,防止流沙发生。
回答完毕,希望能帮助到你,满意请采纳,谢谢。
3. 流砂现象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主要是消除、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其具体措施有:
①利用枯水季节施工,以便减小坑内外水位差。
②用钢板桩打入坑底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的距离,从而减少水力坡度,达到减小动水压力,防止流砂发生。
③采用不排水的水下挖土,使坑内外水压相平衡,使其无发生流砂的条件,一般深井挖土均采用此法。
④建造地下连续墙以供承重、护壁,并达到截水防止流砂的发生。
⑤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泵点等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使动水压力方向向下,增大土粒间的动力,从而有效地制止流砂现象发生。
4. 试述何谓流砂现象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止的途径有哪些
摘要 流砂现象指的是当基坑挖土达到地下水位以下,而土是细砂或粉砂,又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在一定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坑底下的土就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进坑内,发生的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5. 简述流砂发生的原因级防治方法
这个问题太大了,呵呵,是写论文吗?要是在工程中的问题,我可以给你几个参考
1、流砂形成的原因:在砂层中的含水率超过40%,砂层在受到外力或降水时,是极易发生流砂现象
防治方法
1、均匀降水,速度不能快,这个要经过计算,地质勘察报告中有具体的数据
2、支设挡砂保护措施,这个也要看具体的工程类型和施工深度
这2个是在坑内作业的方法
3、大面积降水,就是在工程占地外,打几个降水井点,把水位降到一定的部位是,在开始工程施工
4、地下超深结构,如地下室2层以上时,你要用大面积降水和在基础坑内设混凝土防砂防水导墙,这个应该有个专形的施工方案
6. 流砂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产生流砂现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取决于土的性质,当土的孔隙比小、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较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生流砂现象。因此,流砂现象极易发生在细砂、粉砂和亚粘土中,但是否发生流砂现象,还取决于一定的外因条件。
外因:是地下水在土中渗流所产生的动水压力(渗流力)的大小。
防治流砂的主要途径有,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设法使动水压力方向向下;截断地下水流。其具体措施有:
枯水期施工法。枯水期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小,就不易产生流砂。
抢挖并抛大石块法。分段抢挖土方,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在挖至标高后立即铺竹、芦席,并抛大石块,以平衡动水压力,将流砂压住。此法适用于治理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
设止水帷幕法将连续的止水支护结构(如连续板桩、深层搅拌桩、密排灌注桩等)打人基坑底面以下一定深度,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从而使地下水只能从支护结构下端向基坑渗流,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人基坑内的渗流路径,减小水力坡度,从而减小动水压力,防止流砂产生。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采用井点降水法(如轻型井点、管井井点、喷射井点等),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地下水的渗流向下,则动水压力的方向也向下,从而水不能渗流入基坑内,可有效防止流砂的发生。因此,此法应用广泛且较可靠。
此外,采用地下连续墙、压密注浆法、土壤冻结法等,阻止地下水流人基坑,以防止流砂发生。
资料拓展:
流沙防治原理:
减少或消除基坑内外地下水的水头差,例如采取先在基坑范围外以井点降低地下水后开挖,或在不排水基坑内以抓斗等工具进行水下挖土等施工方法。
增长渗流路径,例如沿坑壁打入深度超过坑底的板桩,其长度足以使受保护土体内的水头梯度小于临危梯度。
在向上渗流出口处地表用透水材料覆盖压重以平衡动水力(此法多用于闸坝下游处)。
7. 流沙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治
上涨的地下水减小了沙粒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沙子开始“流动”,从而形成了流沙。
当一片散沙带的水分达到饱合时,普通沙子就会翻滚起来,从而形成流沙。如果被沙子捕获的水分无法从中脱离,就会形成液化土,液化土无法再承受重量。有两种方式可使沙子的翻滚程度增加,最终形成流沙。
防治:认识流沙频现的地区。尽管流沙不是一种特殊的土壤,但只要在地下水与泥沙混杂的地方,流沙都可能形成,使地表呈现出一种粘稠的状态。能够识别可能出现流沙的地方是躲避流沙的最好方法,容易出现流沙的地方包括:滩涂、沼泽及湿地、湖畔、地下泉附近等。
(7)流沙产生的原因如何防治扩展阅读:
在遭遇到慢流沙时可能逃脱的方法:只要动作迅速,方向判断准确,就可以逃脱。在深入流沙陷阱,需要迅速躺下,尽快减轻身体负重,手脚平放沙上以增加浮力,若周围无人则应以慢滚方式或全身伏地缓慢爬行到坚实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流沙
8. 简述流砂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流砂产生的原因分析
,1(当坑外水位高于坑内抽水后的水位;坑外水压向坑内流动的动水压大于颗粒的浸水密度;使土粒悬浮失去稳定变成流动状态;
1/6页
随水从坑底或四周涌入坑内;如施工时采用强挖;抽水愈深;动水压就愈大;流砂就愈严重。
,2(由于颗粒周围附着亲水胶体颗粒;饱和时胶体颗粒吸水膨胀;使土颗粒密度减小;因而在不大的水冲力下能悬浮流动。
,3(饱和砂土在振动作用下;结构被破坏;使颗粒悬浮于水中并随水流动。
,4(易产生流砂的条件是,其一;水力坡度较大;流速大;当动水压力超过土粒重量;达到能使土粒悬浮时;即会出现流砂现象:其二;土层中有厚度大于250mm的粉砂土层:其三;土的含水率大于3%以上或空隙率大于43%:其四;土的颗粒组成中土粒含量小于10%;粉砂含量大于75%:其五、砂土的渗透系数很小;排水性能很差。
2 防治措施
,1(防治的方法主要是“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或“使动水压力向下”;土坑底土粒稳定;不受水压力干扰。
,2(安排在全年最低水位季节施工;使基坑内动水压减小。
,3(采取水下挖土(不抽水或少抽水);使坑内水压与坑外地下水压相平衡或缩小水头差。
,4(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使水位降至距基坑底0.5m以上;使动水压力方向朝下;坑底土面保持无水状态。
,5(沿基坑外围四周打板桩;深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渗流路线和渗水量;减少动水压力。
2/6页
,6(采用化学压力注浆或高压水泥注浆;固结周围粉砂层;使其形成防渗帷幕。
,7(往坑底抛大石块;增加土的压重和减小动水压力;同时组织快速施工。
,8(当基坑面积较小;也可采取在四周设钢板护筒;随着挖土不断加深;直至穿过流砂层。
9. 流砂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枯水期施工。此方法主要是降低坑内外的水位差,减小动水压力,防止流砂。
(2)水下挖土法。此方法为不排水施工,使坑内外水压平衡,防止流砂。
(3)采用井点降水法。此方法使地下水渗流向下,使动水压力的方向也向下,增大土粒间的压力,有效地防止流砂的形成。
(4)打板桩法。此方法是将钢板桩打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的渗流路线,减小水力坡度,从而减小动水压力,防止流砂。
(5)地下连续墙。此方法是在基坑四周先浇筑一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连续墙,以支承土壁,起到截水的作用,防止流砂。
(6)抢挖法。此方法应组织分段抢挖,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铺设芦席并抛大石头把流砂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