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保养生猪胃肠道健康
保养生猪胃肠道健康的话,平时就要注意猪的养殖环境卫生,以及猪饲料的质量。
以及每天饮用水的量,吃饭的时间间隔,这些对于养殖户来说都要严格的注意遵守,才能很好的保护猪的胃肠道健康。
2. 猪拉稀是什么引起的
引起猪拉稀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一是患胃肠炎发生的。两者发生拉稀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喂了发霉、变质或不清洁的饲料,以及暴饮暴食所引起的。
防止猪拉稀的主要办法,首先是加强饲养管理,增加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其次是不喂变质、有毒和带刺激性的饲料;第三是定时定量喂食,改变饲料时,要逐渐更换,要经常保持猪圈和饲槽等的清洁卫生,做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定期驱虫,防止感冒等。
治疗方案:
采用肠毒清(国浩高科)+鞣酸蛋白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腹泻病。
肠毒清100斤/套,连用2—3天,同时口服鞣酸蛋白2-4mg,活性碳2-5g。中药可选用地榆炭、肉桂、煅龙骨、神曲、煎煮饮或灌服,一日二次疗效极佳。
希望有帮助呦!
3. 怎样调节猪肠道使猪消化好长得快
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戒料香
1、增加动物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日增重,缩短出栏时间,增加出栏重。
2、改善肠道微生态体系,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修复肠黏膜;产生多种消化酶类,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肠道蠕动能力,减少便秘、腹泻发生,提高饲料转化率,
3、增强猪群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用药成本;长期添加,促进骨骼发育,改善体型,毛皮光亮,改善猪肉品质。
4、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在肠道内形成生物、化学屏障,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状态,粪便无未消化的饲料残渣。
4. 猪脱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猪脱肛的原因:
猪脱肛的原因:
1、疾病因素
常见的有①呼吸道疾病咳嗽,由于咳嗽过猛,增加体内的腹压,在压力的作用下会造成直肠异位脱落;②拉稀,过于严重的拉稀造成肛门松弛,直肠容易脱落。③便秘,猪排不出粪便,造成体内压增加,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直肠脱落。
2、饲料因素
①由于饲料在运输或保存中处理不当,导致饲料发霉,而猪只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导致直肠肿胀引起脱肛。②饲料中添加大量棉粕也会引起猪只中毒脱肛。
5. 如何注意猪群的肠道健康
由于母猪的生理特点而造成的一系列肠道疾病和由些引起的内外毒素的中毒,是母猪各种疾病发生的其础。所以在母猪的管理中要注重母猪的肠道健康。
1,在母猪日粮中,要注重粗纤维的含量和B族维生素的含量,预防便秘和维生素缺乏。
2,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
3,使用牧之骄脱霉剂可以起到既防霉菌、脱霉,以修复肠道,调节菌群平衡和提高免疫力的多重效果。
6. 饲养家猪的过程中怎么改善猪群的肠道,减少猪群肠道疾病
改善肠道健康,始于母猪产床,在产床上需要确保每头仔猪都能够吸入初乳和乳汁。提高肠道壁的完整性可以提高仔猪营养吸收。好的肠道健康除了能帮助仔猪从源头处有良好的基础之外,还可以:
增加有益微生物菌群,减少有害细菌,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仔猪死亡率。
所以,改善肠道健康对仔猪有诸多好处,在改善健康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营养源——通过选择正确的能够防止肠道炎症的成分,则可以提高并维持肠道的完整性、 增加有益菌群的生长、减少水分流失。优质的动物蛋白、低敏的大豆蛋白、高度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独特的可提高肠道环境的产 品,共同构成了猪群健康和生长的坚固壁垒。
2、肠道菌群——促进肠道有益细菌(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可以减少有害菌的数量,从而减少对营养的竞争。健康的肠道菌群还可增加丁酸甘油酯的产生,而丁酸甘油酯又是肠黏膜细胞的能量来源,且具有抗微生物活性。
3、紧密连接(TJ)——正常的肠上皮细胞是紧密连接的,以此提供肠道保护屏障。肠道发生炎症将导致上皮细胞的分布变成“漏空连接”,这种漏空的结构将导致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毒素通过肠壁进入血液,造成不良后果。
4、饲料采食量——研究表明,当采食量提高时,断奶仔猪肠道所受到的各种负面影响都会有所降低。较高的采食量可使肠绒毛更长、改 善营养物质吸收、减少致病细菌(如大肠杆 菌)数量。
7. 如何促进断奶仔猪的肠道健康
断乳仔猪应激性腹泻,主要是由于仔猪的断乳、环境改变、饲料管理以及饲料突然变化等诸因素所造成的。由于应激反应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上刚断乳仔猪的消化功能尚不健全,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胃酸分泌少,仔猪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病性大肠杆菌乘机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毒素刺激肠细胞,致使肠细胞分泌亢进,肠蠕动增强而产生腹泻。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水肿病的发生而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大肠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日益严重,所以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避免断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发生。
1 断乳的方法
在乳猪预定的断乳日期前5天,把母猪赶离原圈,再定时赶回让仔猪哺乳。哺乳次数逐日减少,补料量逐日增加,至预定日期停止哺乳。这一方法可缓解突然断乳的刺激。
2 断乳仔猪的饲料:
2.1 原圈培育 仔猪断乳后,仍留在原圈饲养10天左右,然后再转圈分群,以减少应激。仔猪断乳分群最好按原窝分群,若必须混群,应在混群前4天左右让仔猪同糟进食或一起运动,使仔猪彼此熟悉,减少因混群而产生紧张不安,避免互相咬斗。
2.2 原饲料 仔猪断乳后继续吃乳猪料,一般维持7天左右,逐步向仔猪料过渡,2周后全部饲喂断乳仔猪料。在这2周内,应按乳期的饲喂方法和次数进行饲喂,夜间应坚持饲喂,以免停食过长,使仔猪饥饿不安。且应少喂勤添,总量适当控制,以防因断乳饥饿而暴食引起腹泻。以后可适当减少饲喂次数。
2.3 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胆汁酸可将饲料中的脂类物质乳化成乳糜微粒,利于肠道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饲料中脂类、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率;激活脂肪酶,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双重作用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解决乳猪和仔猪断奶应激引起的自身内源性乳化剂分泌不足的问题,刺激内脏器官的发育成熟;动态协助其肝胆功能的提高,增加机体健康;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提高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清除自由基,保证机体健康;调节体内胃泌素、甲状腺素的分泌,提高采食量,促进生长。
8. 猪拉稀的原因
(1)营养和饲养管理引起的拉稀。这种腹泻常见的原因有十多种,如母猪的乳量不足,代乳料消化不良,维生素、矿物质缺乏,仔猪日粮中过量添加铜,饮水中金属离子超标,仔猪断奶、分群、转舍等应激性因素都能导致拉稀。
(2)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如环境温度低等。
(3)生理因素。如低血糖、消化不良等。
(4)细菌引起的拉稀。常见有黄痢、白痢、红痢、副伤寒和痢疾等。
(5)病毒引起的拉稀。常见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等。
(6)寄生虫引起的拉稀。常见有线虫、绦虫、球虫等。
(8)猪肠道健康的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1)提高猪舍温度(重点要提高仔猪腹部温度),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有效地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防止仔猪腹泻的关键。
(2)科学饲养管理好母猪。对有寄生虫病的地区做好定期驱虫,防止通过母猪传染虫体。
(3)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护理与防病。母猪于产前40天和15天各接种一次大肠杆菌苗。对有流行性腹泻或传染性胃肠炎发生的地区,可于产前20~30天注射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苗一次。母猪进产房前,必须对产圈彻底清扫、冲洗和认真消毒;母猪做一次驱虫。母猪进入产房后和临产中,用温热的0.1%高锰酸钾液擦洗母猪的阴户、乳房。仔猪吃初乳前挤掉头两把奶,辅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吃好初乳,也是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腹泻的重要措施。
(4)补充铁制剂。仔猪出生后3周内生长较快,每头仔猪每天约需3毫克铁,而母乳仅能提供1毫克铁,给出生3天和10天的仔猪人工补给含钴、硒的铁制剂,可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造成的生长不良,增强仔猪体质,减少拉稀的发生。
(5)提早补料。早补料可刺激胃肠发育,加强胃肠机能,有利于仔猪消化,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胃肠病。
(6)猪抓好断奶关。仔猪断奶尽量减少刺激,断奶后7~10天仍保持用哺乳料,以后逐渐换料。
(7)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消除带菌猪,彻底消毒圈舍,净化养殖环境,有利于预防仔猪拉稀的发生。
(8)药物预防。仔猪出生后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滴入2滴,1小时后再喂初乳,以消炎制菌,减少和防止仔猪的拉稀。
9. 吃食正常,猪拉稀粪是咋回事
1、对已拉稀的猪,要注意观察,如精神和食欲变化不大,粪便稀干交替,一般多为消化不良症。
2、如果病猪水泻不止,粪中混有粘液、血丝或脓样物,味恶臭,食欲大减,或完全停食,间有呕吐,精神不振,
耳尖发凉,体温升高,则可能是得了胃肠炎
治疗方案:
采用肠毒清(国浩高科)+鞣酸蛋白+阿托品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腹泻病。
肠毒清100斤/套,连用2—3天,同时口服次硝酸铋2-6g或鞣酸蛋白2-4mg,活性碳2-5g。中药可选用地榆炭、肉桂、煅龙骨、神曲、煎煮饮或灌服,一日二次疗效极佳。
10. 仔猪拉稀的原因都有哪些怎样解决才是快速高效的
在天气逐渐寒冷的背景下,不少用户都表示仔猪腹泻的情况增多了,但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在气候的头上,因为仔猪腹泻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以下我们来具体科普一下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想要彻底杜绝仔猪腹泻,还是那句话预防远比治疗更为重要。具体如何做好预防,那就要参考上面列举的可能导致仔猪腹泻的因素的。比如你把猪场的卫生工作做好,定期消毒,减少仔猪与致病性微生物的接触机会。其次母猪的保健工作要做好,这不止是为了母猪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为了仔猪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当然了猪场内一些应对腹泻疾病的特效药也是需要常备的,比如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等,在此就不再赘述了。